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工业技术   11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沈志鸿  陆婉珍 《化工学报》1965,16(2):99-108
应用乙氧基在960厘米~(-1)处的吸收,建立了硅油中乙氧基的红外光谱定量测定方法,方法的灵敏度为0.1%,精确度为0.015%。 硅油中苯基含量可以应用紫外光谱法测定,精确度为0.53%,也可以由其中硅元素含量测得,两种方法所得结果无显著差异。应用紫外光谱法同时可以定量测定两种不同类型结构及在甲基苯基硅油中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22.
几种汽油脱硫工艺中含硫化合物类型变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联用(GC—AED)技术,研究了几种不同的脱硫工艺(加氢脱硫、吸附脱硫和抽提脱硫)中各种含硫化合物的变化。加氢脱硫工艺中含硫化合物的脱除效果最好,硫脱除率可达98%以上,硫醇、硫醚最易脱除,仅有少量的烷基取代噻吩不易被脱除,加氢脱硫条件的选择应以汽油中噻吩类化合物的含量而定;吸附脱硫工艺中,硫醇、硫醚、四氢噻吩类化合物最易脱除,受空间位阻的影响,取代噻吩比噻吩难脱除;在抽提脱硫工艺中,因苯并噻吩与所用抽提剂结构相近,最易被脱除,而空间位阻较大的三甲基噻吩和四甲基噻吩不能被脱除。采用GC—AED技术,可根据汽油馏分中含硫化合物的分布来选择合适的脱硫工艺。  相似文献   
23.
RIPP化学计量学光谱分析软件3.0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新版RIPP化学计量学光谱分析软件3.0的结构、主要功能及其特点。该软件具有模型传递、模型验证、参数自动筛选以及非线性校正等多项实用性强的新功能,模型界外样品识别等方法符合ASTM E-1655的要求。该软件具有界面友好、计算速度快、操作方便、结果稳健可靠等特点,非常适合应用于工矿企业,对科研部门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重整汽油详细族组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采用近红外光谱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快速、准确测定重整汽油详细族组成 (C3~C+ 9链烷烃、C5~C+ 8环烷烃、C3~C7烯烃、C6 ~C+ 9芳烃 )的分析方法。试验表明 ,该方法分析速度快、重现性好、成本低 ,特别适用于中间控制分析。  相似文献   
25.
近红外光谱在清洁汽油生产控制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介绍近红外光谱分析在清洁汽油生产控制中的应用。在标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了适合催化裂化、催化重整、90号清洁汽油和93号清洁汽油测定RON、MON、烯烃含量、芳烃含量、苯含量和氧含量的分析模型,通过大量试样对所建分析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的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的测定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分析效率,降低成本,对装置的平稳运行和汽油的优化调合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6.
近红外光谱仪国内外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国内外近红外光谱仪的现状,包括生产厂家、仪器类型、主要技术指标和仪器性能以及测量附件等.讨论了近红外光谱仪今后的发展趋势,特别是我国近红外光谱仪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7.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正在快速进入石油化工领域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简述了现代近红外分析技术,包括光谱特征,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和光谱仪。着重介绍了近年来这门新技术在石化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8.
石油产品中痕量砷的存在可使某些贵金属催化剂中毒,为此研究出了一种简单、快速的测砷方法。当砷转化为AsH_3时,即可在滴定池内用微库仑法定量地进行氧化滴定,实验用仪器为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和江苏电分析仪器厂共同研制的WC-1型砷分析仪。用I_2(饱和)-KBr-H_2SO_4-CH_3COOH(饱和)混合液为电解液,滴定池容积为8毫升,在测量电路中以Hg_2I_2-Hg为参考电极,其它电极为铂电极。油样(沸点低于350℃)先用硫酸淬取,然后在一个AsH_3发生瓶中将酸液与2毫升2%的NaBH_4溶液混合,同时向瓶中通入N_2气,以便将产生的AsH_3带入滴定池,并和电生的氧化剂反应。用50毫升油样时,方法检测下限为1ppb,单次测定周期约为20~30分钟。滴定池内使用复合电解液可消除通常随着发生AsH_3而对铂电极产生的氢效应。方法回收率为100±5%。方法已完成了上千次分析。当存在Pt或Re时可用硫脲作掩蔽剂。试样中含有Bi、Ge、Se、Sb和Sn时,将干扰滴定并得到偏高的结果,因此需使用特殊的试剂来掩蔽这些金属。随AsH_3而产生的H_2S可用涂有醋酸铅的脱脂棉来吸收。水样中的痕量砷亦可用本法测定。  相似文献   
29.
甲醇-汽油互溶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醇汽油混合物是一种最有希望的代用汽车燃料,但在低温季节,甲醇-汽油的互溶性(以相分层温度表示)常影响这类代用燃料的应用.为此,考察了汽油组成、混合物中水含量及助溶剂等因素对甲醇-汽油相分层温度的影响.芳烃含量对相分层温度的影响十分明显,除此以外,组成中其它烃类的分子结构及物理性质也将影响甲醇-汽油的相分层温度.混合物中的水含量也是极敏感的因素,即使很少量的水份存在,也会大大增高甲醇-汽油的相分层温度.添加甲基叔丁基醚或异丁醇有助溶效应,但加入7%甲基叔丁基醚以后,甲醇溶解度仍与含水量密切相关.根据实验结果,求出了关联相分层温度对甲醇含量和汽油中芳烃含量的回归方程.并给出了适宜于冬季温度低达-15℃地区使用的甲醇-汽油混合比例.  相似文献   
30.
易挥发油品采样器的研制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的、适合于含气油样采样分析的采样器。研究结果表明:在取样精度、分析数据重现性、存放稳定性等主要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的玻璃小瓶取样器,并具有耐压、易携带、易操作、可反复使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