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工业技术   1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以海绵钛为钛源,海绵钛∶铝∶碳=3∶1.2∶1.8的比例混合,采用无压烧结的方法合成Ti3AlC2粉体。探讨保温温度在1 000℃和1 100℃下烧结产物结果,以及不同保温时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同时在工艺上还采用了熔盐法探究掺杂NaCl或KCl对无压烧结制备Ti3AlC2的纯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氩气保护条件下,1 100℃烧结出的产物纯度最好,采用熔盐法工艺中,掺杂盐所得产物中仍以1 100℃的产物纯度最好,并且掺杂产物纯度高于掺杂KCl。同时保温时间不足会导致杂质Ti2AlC相与TiC相过多,保温时间过长也会导致产物分解。最终试验确定以海绵钛:铝:碳:盐的摩尔比例3∶1.2∶1.8∶2.5置于通氩气的管式炉中升温至1 100℃,保温0.5 h的产物纯度最高,可达到90%。  相似文献   
152.
针对钙化提钒尾渣难以实现有效提钒利用的现状,提出采用碳酸氢铵脱硫-酸性浸出的工艺对钙化提钒尾渣进行处理。研究了脱硫过程中反应温度、碳酸氢铵加入量、液固比对脱硫效果的影响;酸浸过程中温度、pH、液固比对提钒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曲面响应的研究手段进行了条件优化,获得了最佳反应参数。结果表明:在脱硫反应温度为30℃,碳酸氢铵用量与脱硫理论值之比为1.4∶1,脱硫液固比(L∶S)=5∶1时,脱硫率为94.58%;在酸浸温度30℃,酸浸液固比L∶S=6∶1,酸浸pH=1.0的条件下,尾渣钒的浸出率为56.79%。通过曲面响应试验得到了最佳工艺参数:浸出pH为0.977,浸出温度为39.36℃,液固比4.455∶1。在该条件下,钒的浸出率的预测值为56.80%,验证性试验浸出率为56.77%,比预测值仅低0.03个百分点。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操作简单,脱硫率高,提钒效果较好,有利于钙化提钒尾渣的有效利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3.
我国河流、湖泊众多,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水利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先进水文化更是建设幸福河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本文对文化之河的概念进行了初步解析,基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和弘扬好水文化的原则,建立了文化之河评价的三级指标体系,并将指标体系成果应用于全国十个水资源一级区的文化之河评价中。整体看来,我国文化之河幸福河湖评价等级处于中等水平,长江区的太湖流域文化之河评价得分最高,达到中等偏上等级。文化之河距离实现“大河文明、精神家园”的最高目标尚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