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9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陈独秀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对中国封建主义伦理道德的毁灭性攻击.他通过对封建旧礼教、旧伦理道德的批判,阐明道德革命的必要性;通过对新道德的张扬,提出了构筑新道德的根本途径及其基本轮廓.陈独秀关于道德革命的思想虽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它打破了定孔学于一尊的思想,极大地激发了人们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热情.  相似文献   
52.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是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引入Matlab仿真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53.
列出了在高温下二氧化硅熔体对不同组成的锆质及锆镁质耐火材料的侵蚀作用的实验数据。研究查明,存在游离方镁石时可以阻止锆镁质立方固溶体分解。  相似文献   
54.
以CRH5型动车组轮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夹杂物的形态对轮辋局部应力和轮辋裂纹成核的影响。结果显示,夹杂物棱角角度越小,夹杂物周围应力水平越高;夹杂物的厚度越小,半径越大,夹杂物周围最大等效应力越大,越易引起局部应力集中,导致疲劳裂纹易于萌生。利用有限元法和曲线拟合方法得到不同工况下夹杂物的临界尺寸,研究发现:不同工况下夹杂物的临界尺寸不同,弯道工况下的临界尺寸最小,夹杂物的尺寸超过临界尺寸时,裂纹才会萌生。  相似文献   
55.
由于手持设备屏幕空间有限,但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测量的内容较多,因此利用LabVIEW设计一个简洁有序的虚拟仪器界面,同时又能满足实际测试系统的要求至关重要.该系统设计选用LabVIEW提供的选项卡功能设计应用界面,生成的程序占用手持设备存储空间小,并使用触摸屏模块直接将开发的应用程序通过USB下载到目标设备上,极大提高了项目开发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测量数据误差小于0.02%,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56.
铁路交通信息系统PDA为了使内部信息具有实时性,在系统内部增加传呼接收电路,从而可以实时更新铁路、民航交通信息。本文简要介绍了此功能实现所采用的硬件结构、通信协议及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57.
随着城市建设档案在社会各方面利用率的提高,在公安、司法部门办理与城市建设有关案件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责任也越来越大。那么,专业性极强的城建档案是如何在公安、司法部门办案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呢? 城建档案是城市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各项基本建设的真实的历史记录。城建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原始记录性赋予了城建档案在城市房地产管理中的历史凭证作用和解决产权纠纷的法律证据的权威作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房屋的商品化,城建  相似文献   
58.
基于嵌入式Linux的矿井远程监控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的矿井远程监控系统,其借助CAN总线技术实时地采集井下的各种环境参数,并通过GPRS无线网络发送到远程终端接收机,从而实现远程监控。系统设计包括嵌入式Linux系统结构、CAN控制器设备驱动、GPRS无线通信模块等的设计。该系统以嵌入式微处理器为核心,具有功耗小、性能稳定、维护方便、通信方式有多种选择等特点。  相似文献   
59.
为解决传统集成电路抗单粒子加固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利用TCAD及SPICE软件,探索出一种单粒子效应仿真与电路抗辐射加固设计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通过TCAD软件的器件建模、仿真单粒子效应对器件的影响,得出器件在单粒子辐射条件下的3个关键参数。利用SPICE软件将此参数转化为模拟单粒子效应的扰动源,进而指导电路抗单粒子效应的加固设计工作。通过对一款SRAM的加固设计及辐射试验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为以后单粒子效应设计加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0.
姚洁  童敏明  刘涛  唐守锋  蔡丽 《煤矿安全》2013,(2):29-31,35
矿井水源的识别是矿井防治水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选择合适的识别方法是快速准确地识别水源的关键。对聚类分析的原理及步骤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将其应用于矿井水源的识别。根据矿井水样的水化学数据,分析矿井水样的水化学特征,确定水源的识别指标,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研究了矿井水源识别方法。最后,结合已有的矿井水样数据,通过MATLAB仿真实验,证明了研究的聚类分析方法识别矿井水源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