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7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正制造包括生产和服务两部分,即:制造=生产+服务。从微笑曲线来看,服务处于价值链的高端,而生产加工环节却处于低端。生产所创造的价值约占整体价值的三分之一,而服务所创造的价值约占三分之二。当前,全球制造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就是制造企业由仅仅提供物品或物品与附加服务,向  相似文献   
63.
依托武汉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e-works,制造业信息化门户网站,研究和开发制造业信息化网上知识平台,将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仓库、客户关系管理等技术,在WEB服务器上构建基于三层体系结构的应用平台,为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提供信息化的有关知识与信息、培训、咨询、个性化知识管理、产品展示等“一站式”服务,传播先进制造理论,普及现代制造技术,提升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制造工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4.
分析了消弧线圈自动调谐和接地选线相结合的接地方式的特点,综述了调匝式自动调谐消弧线圈及接地选线装置中串、并联电阻的设置,介绍了一种新型电阻设置方式。  相似文献   
65.
针对PLC控制系统存在现场调试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在计算机上实现基于组态软件的全真模拟PLC控制对象的方法,给出了仿真系统的结构框图,分析了用组态软件MCGS虚拟PLC被检对象的仿真原理,并详细介绍了卧辊磨控制仿真系统的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66.
PROFIBUS现场总线通信协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ISO/OSI为参考.弹细描述了PROFIBUS通信协议的结构,包括物理层的数据传输技术、数据链路甚的报文通信格式以及用户接口的各种应用规范。研究了PROFIBUS的三种协议规范PROFIBUS-DP、PROFIBUS-PA和PROFIBUS-FMS的的总线配置、主从站工作机制以及开发相关接口的方法,并就从站的软件流程进行了说明。分析和研究PROFIBUS现场总线协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7.
介绍一种实用的过载测试系统,能够实现空间三个垂直方向上数据的采集,实现过载过程中过载量的测试。  相似文献   
68.
胥军 《电子测试》2008,(4):61-64
针对工控领域对远程测量的需求,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远程动态测量系统.采用具有SPI接口和CAN控制器的16位单片机MC9S12DP256,结合MC33993检测芯片,实现了多路开关量和模拟量的采集.开关量输入配置为2路高端开关量和12路低端开关量,模拟量输入配置为8路,采集精度为10位.由本地站采集的测量数据经CAN总线发送到远程监测站,系统实时性高、可扩展性强,满足工业现场对远程测量系统点多面广的需求.  相似文献   
69.
针对目前多种现场总线协议共存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PROFIBUS总线的全集成自动化方案。分析了PROFIBUS—DP协议与异类现场总线协议转换网关的结构,设计了现场总线协议转换网关、PROFIBUS—DP通信主站和从站。通过现场总线协议转换网关可以将异类现场设备统一集成到PROFIBUS—DP总线网络中,通过总线耦合器可以将PROFIBUS—PA过程自动化设备连接到PROFIBUS—DP总线,利用PROFI—BUS主站对各类现场设备进行统一监控与管理。在该方案中,信息交互直接在设备层实现,硬件设计成本较低,非常适合于中小企业内部的信息集成。  相似文献   
70.
杨攀  胥军  方彦军 《计算机工程》2007,33(4):245-246
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ADV611视频压缩芯片进行图像压缩,解决了视频数据过大的问题。设计了PROFIBUS-DP与Ethernet的网关模块来进行图像数据的传输,充分利用了现场总线传输快、带宽高的特点,并给出了传输系统的硬件组成。实验证明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在保证图像数据完整性和图像质量的同时,极大地延长了传输距离,提高了传输速度,减少了传输误差,还可以节约成本,避免重复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