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提出了一种新型静止叶片式空气压缩机,该压缩机具有一个做摆动运动的转子和一个静止不动的叶片,叶片的外端与气缸的内孔壁面密封紧固连接,叶片的侧端与端盖密封紧固连接,借此减少了气体直接从压缩腔向吸气腔窜逸的通道,有效地消除了压缩机在这些部件间的泄漏损失和摩擦损耗。介绍了压缩机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建立了压缩机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转子的扭摆惯性力矩对滑块与叶片运动副的摩擦及磨损有较大影响,应减小转子的转动惯量以降低滑块与叶片间的接触力;转子与端盖的轴向间隙对压缩机内部泄漏损失十分敏感,应采取轴向密封措施以减少转子轴端处的泄漏量。  相似文献   
12.
铰接叶片式汽车空调压缩机的结构和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包括有旋转缸套和铰接隔离叶片的新型汽车空调压缩机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它除继承了传统滑片式压缩机结构简单和高速运转平稳的优点外,与之相比还具有较低的摩擦损耗和较小的泄漏损失。  相似文献   
13.
二冲程汽油机调谐腔排气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剖析YAMAHAYB80二冲程汽油机排气管内气体压力波的传播和反射过程,探讨了传统排气动力效应系统调谐转速范围过于狭窄的原因,介绍了用调谐腔拓宽排气系统调谐转速范围的研究结果。试验表明,采用排气调谐腔能有效改善发动机在中低速区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应用样条函数绘制试验曲线广西大学耿爱农一、前言在做各种工程试验时,常要将大量的试验数据绘制成曲线,以供分析之用。以往这些工作大都由手工完成,工作量大且易出错。近年来广泛采用计算机绘图技术,大批的实验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直接由绘图仪绘制出各种所需曲线,大...  相似文献   
15.
对滑片类旋转压缩机近二十年来在减摩技术与密封结构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从原理、结构以及工艺性等角度讨论了一些新出现的减摩技术与密封措施的优点与不足,指出开发低摩擦、低泄漏滑片压缩机的关键在于从结构上进行创新,同时必须处理好减摩与密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提出并分析了一种新型叶片式汽车空调压缩机 ,该压缩机内有一个旋转缸筒、一个嵌固式的隔离叶片和 2个随动端盖 ,其最大特点在于从根本上解决了隔离叶片外端与缸孔内壁面之间、以及隔离叶片侧端与密封端盖之间的摩擦和泄漏的问题 ,而且还增大了压缩机的有效进气角度。  相似文献   
17.
全封闭旋转式冰箱压缩机的结构创新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一种具有嵌固隔离叶片,旋转缸套和随动端盖的新型全封闭冰箱压缩机,并对其结构及原理进行了分析。该压缩机不仅继承了传统滚动活塞机体积小,重量轻和结构简单的优点,而且还具有较低的振动噪声,较小的摩擦损耗和较少的泄漏损失。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用于汽车制动系的助力真空泵,该泵包含有1个铰接叶片、1个旋转缸套和2个随动端盖,与传统滑片式汽车刹车真空泵相比,它具有摩擦损耗小和泄漏损失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新型往复活塞式无油润滑空气压缩机,在传统曲柄连杆机构的基础上增设一个摆杆机构,以此约束连杆和活塞以近乎直线往复的方式进行工作,从而缓解活塞及密封环对气缸的侧压力与敲击强度。与传统机型相比较,新型压缩机摩擦功减小了7.4%,噪声下降约1dB(A),密封环寿命提高约10%,高度降低24%。建立了新型压缩机的数学模型,对其摆杆约束机构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增设摆杆可以大幅度地减小活塞及密封环相对于气缸的摆动幅度,有利于降低它们对气缸的侧压力和敲击强度;另外,曲柄的运转方向对摆杆机构的运动学特性和动力学特性影响较为明显,将机构的急回行程与压缩机的进气行程呼应设置有利于改善摆杆的受力状况。  相似文献   
20.
耿爱农 《机电工程技术》2011,40(5):83-84,120
针对某广打火机机壳的结构特点及制造要求,设计了能实现打火机拔口自动冲制工艺的生产装置,该装置以气缸作为执行元件,最终完成了机壳的顺序上料、推进就位、冲制拔回、回退脱壳和成品列队等工序,经生产实践证明,所研制的装置运行可靠、工艺稳定和生产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