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8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118篇
工业技术   348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微机电系统(MEMS)是一种通过以硅为原材料的、将微电子和微机械技术集于一体的微细加工技术,实现各种机械元件、传感器、触动器和电子电路在硅片上的集成。  相似文献   
12.
13.
14.
首先对仪器仪表电路中常用电阻器和电位器的技术性能作了较详细的介绍,然后结合电路设计实际提出了选用要点和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在中小学课程中推进信息技术教学并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已呈方兴未艾之势。作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实现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旨在浅要探究在素质教育推行的当下,信息技术如何更好地与中小学课程实现有效的整合,从而廓清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担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在设计企业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有效解决了设计效率的问题,例如利用参数化设计,可以对设计进行轻松修改。而工程仿真,也叫做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可以用数值方法模拟设计对象的功能特性,从而完全或部分代替物理样机或试验验证,并引导更优化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准确分析储层岩石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是发挥油气层的产能和提高油气采收率的关键.构建一种具有过程式输入的极限学习机模型,并提出基于灰狼优化算法原理改进的混洗蛙跳算法对模型的网络隐层节点个数及网络权值进行优化,利用基于张量乘积矩阵的广义逆求解方法加速极限过程学习机模型的求解.实验结果表明:与5种改进混洗蛙跳算法对比,所提的算法无论在6个高维函数优化还是微观孔隙结构类型识别方面都取得了最好的优化效果,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非共价分子印迹体系的快速筛选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印迹是一项制备对特定目标分子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选择性分子识别材料的新兴仿生技术,但分子印迹体系的筛选繁琐而耗时。综述了目前常用的 4种快速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达到热废水排放过程中热水快速稀释的目的,采用Fluent中Realizable k-ε模型基于SIMPLEC算法,研究了热射流过程中,射流孔间距、初始流速对射流流场、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射流孔间距的增大,第1孔射流对第2孔射流影响程度逐渐减弱且第2孔射流的弯曲程度随之增加;射流与横流作用促使反向涡对的产生,加快了热水与环境水体的掺混度,横断面温度场出现"肾形"分布;当相对孔间距相同时,随着射流初始流速的增加,第1、2孔射流温度衰减速率随之增大;射流初始流速相同时,射流孔间距的增加对第1孔射流轴线温度稀释度影响较小,对第2孔射流的轴线温度稀释度影响相对复杂;S/D=2时,增大热射流的初始流速,为本研究中热水快速稀释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0.
以己二酸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聚己二酸乙二醇酯,按己二酸计产品收率为95 2%。本文对整个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进行了研究,并从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升温梯度、真空度及氮气流量等方面讨论了对其的影响,为生产聚氨酯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