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双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i-6Al-4V表面形成均匀致密连续的渗铌合金层。将未渗铌和渗铌的Ti-6Al-4V试样分别在700℃,800℃,900℃进行100h的高温氧化实验,采用XRD,SEM及EDX对试样在900℃氧化100h后的氧化层的相组成、截面形貌及成分分布进行分析,初步探讨Ti-6Al-4V表面渗铌后的抗氧化性能及氧化机理。结果表明:渗铌后的Ti-6Al-4V合金氧化速率常数降低了1个数量级,氧化激活能提高,抗氧化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2.
钛(TA2)及钛合金(TC4)表面等离子渗Nb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进行钛(TA2)及钛合金(TC4)的等离子渗Nb表面改性研究。分析了合金化条件对渗层Nb含量及厚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到优化的典型工艺条件。研究发现,在1000℃进行合金化时,放电气压对渗层表面Nb含量有显著的影响,在本试验选取的气压范围(20~80Pa)之内,气压为65Pa时可以得到最佳质量的渗层。对此典型条件下渗层的组织形貌及成分分布特征进行了观察与分析,测试了渗层的显微硬度并用划痕法评价了渗层结合强度。结果表明,渗层表面Nb含量可达70%左右,向内逐渐降低,呈梯度分布特征。渗层与基体结合良好,硬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3.
利用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了TiNi/Ti2Ni合金层,考察了合金层的表面形貌、成分分布、截面组织形貌、相结构。采用球盘磨损试验机分析了TiNi/Ti2Ni合金层在不同载荷下的滑动干摩擦学性能,并与基体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体和TiNi/Ti2Ni合金层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在同一磨损条件下,TiNi/Ti2Ni合金层的摩擦系数略低于基体,耐磨性优于基体。TiNi/Ti2Ni合金层在不同载荷的摩擦系数接近,在0.29~0.32之间波动。随着载荷的增加,磨损率增加。  相似文献   
34.
介绍了DZ型单体液压支柱活柱体摩擦焊技术 ,论证了大批量圆形截面金属焊接应用摩擦焊 ,具有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  相似文献   
35.
0Cr18Ni9不锈钢表面等离子铌合金化层的组织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形成厚度为22μm均匀致密连续的渗铌合金层.采用图像分析仪、辉光放电光谱仪、XRD衍射仪对合金化层的显微组织、厚度、成分以及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测量.结果表明,在合金化层中铌含量最高达52wt%,合金化层主要由铌的碳化物NbC、Nb6C5和金属间化合物Cr2Nb、Fe2Nb组成.  相似文献   
36.
采用双辉技术在TA2基体表面渗入铌形成结构致密、与基体形成冶金结合的钛铌合金层。结合XRD、SEM及EDS等手段分析渗铌和未渗铌TA2试样分别在700、800、900℃的高温氧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氧化温度的提高,氧化增重增加,渗铌比未渗铌的氧化增重降低,抗高温氧化性能改善,特别在900℃铌的作用明显;对渗铌和未渗铌TA2在900℃分别氧化20、40、100 h后氧化层的表面及截面进行分析,获得对合金层成分、结构、氧化性能之间关系的认识。钛铌合金层高温氧化后的氧化层是由三部分组成:外层是由高浓度合金层氧化而形成,其氧化产物主要是Nb2O5/TiO2,中间层主要由TiO2/TiO和Nb2O5组成,内层是分布着条状的富铌相。  相似文献   
37.
源于自然界非光滑表面的表面织构能够起到捕捉磨屑、储存润滑剂、减小接触面积等积极作用,被认为是一种改善材料摩擦学性能的有效途径,并在改善钛合金摩擦学性能方面取得了有益成果。本文重点关注了钛合金表面织构的设计与加工、减摩与抗磨机理、与表面技术的复合应用,综述了表面织构在改善钛合金的摩擦学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相关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8.
借助热氧化技术对TC4合金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表面性能。借助扫描电镜,辉光放电光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热氧化TC4合金的特征,采用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热氧层和TC4合金基材在CO2饱和模拟油田采出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热氧化处理后,TC4合金表面生成连续、均匀的热氧化层,主要由金红石相组成。热氧化处理显著提高了TC4合金在模拟油田采出液中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39.
在973 K和保温10,20,30,40,50 h条件下对Ti6Al4V进行热氧化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辉光光谱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分析热氧化层的特征。借助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和电化学工作站研究热氧化时间对Ti6Al4V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i6Al4V表面制备的热氧化层均匀、连续;延长热氧化时间可促进氧化层的增厚。热氧化处理显著提高了Ti6Al4V的表面硬度、改善了其耐磨性和耐蚀性,但没有呈现线性增长特征。结合氧化层的厚度、表面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等结果,973 K/30 h工艺下获得的氧化层具有较好的综合特征。  相似文献   
40.
改善钢铁材料摩擦学行为的表面织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钢铁材料广泛应用于诸多工程领域,但其耐磨性差,源于材料表面的摩擦会引起磨损损伤、阻力大、噪声污染等问题,从而导致材料损伤或失效,影响部件局部或整体的正常使用。在材料表面形成表面织构可有效实现减摩/抗磨、减阻、降噪的效果,从而达到改善钢铁材料摩擦学行为的目的。综述了表面织构在改善钢铁材料摩擦学行为方面的研究现状,对钢铁材料表面减摩/抗磨、减阻和降噪表面织构的设计与研究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简要阐述了相关机理。干摩擦和润滑条件下,表面织构通过发挥捕捉磨屑、储存润滑剂、流体动压润滑的作用来实现减摩/抗磨;与流体和空气摩擦时,表面织构通过产生二次涡达到减小表面与流体/空气接触面积等作用实现减阻和降噪。最后,展望了能够改善钢铁材料摩擦学行为的表面织构的相关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