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9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甲醛气敏元件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纳米SnO2材料。材料的平均粒径为15 nm。制作了旁热式甲醛气敏元件,对不同气体体积分数、不同温度下元件的灵敏度以及元件的响应恢复时间进行了测试。试验证明:元件工作的最佳加热电压为2.5 V,元件的响应时间约为25 s,恢复时间约为40 s。  相似文献   
92.
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厚度的PZT薄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技术,在Pt(111)/Ti/SiO2/Si(100)基底上制备了不同厚度的Pb(Zr0.50Ti0.50)O3薄膜,在600℃的退火条件下获得了晶格完善的钙钛矿结构.通过前驱体溶液的差热(DTA)、热重(TGA)实验以及PZT膜加热到不同温度的物相转化分析了PZT薄膜的相结构演化过程.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PZT薄膜的物相和微观形貌,用HP4194A阻抗分析仪测量了薄膜的介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退火循环次数的增多,PZT(111)相含量增加;薄膜的晶粒大小不随薄膜厚度改变;薄膜晶粒呈柱状生长;薄膜的介电常数随测量频率的增加而降低,随薄膜厚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3.
为研究p型材料和n型材料复合时气敏特性的变化,采用静电纺丝法分别制备了CuO、SnO_2以及3种比例混合的CuO/SnO_2复合纳米纤维材料,并通过XRD及SEM对其形貌、微观结构等进行表征.测试了该5种材料对丙酮、甲醛、甲醇、乙醇、甲苯等VOC气体的敏感特性.研究表明,CuO/SnO_2=2∶1的复合材料对丙酮、甲苯和乙醇的的响应值有一定提高;CuO/SnO_2=1∶1的复合材料对丙酮具有很高响应的同时,对乙醇和甲苯的响应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材料的选择性.其机理是:半导体材料复合后,在复合材料的表面会有更多的氧吸附,导致更多的VOC气体在半导体材料表面发生反应,使材料的电阻值变化更加明显,提高了材料的响应值.  相似文献   
94.
为了更精确地对充填管道失效风险性进行预测,建立核主成分分析与PSO-SVM相结合的评价模型。选取8项定量指标作为充填管道失效风险性的评价指标。统计15个矿山的样本数据,运用核主成分分析法对15个样本进行预处理,得出主成分,再利用改进的SVM模型进行预测,进而得到更加精确的管道失效风险性预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实际预测结果与期望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控制在5%以内。利用核主成分分析法与PSO-SVM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具有精度高和运算速度快的优点,为充填管道失效风险预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
数值仿真已经从处理弹性静力问题,发展到处理粘弹塑性、强非线性、大变形以及多场耦合问题,普通的PC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高性能机群开始用于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96.
以乙二醇(C2H6O2)为有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花状SnO2纳米材料,并将制备的SnO2制成旁热式气敏元件.通过XRD,SEM等测试手段对SnO2纳米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初步分析了气敏元件对丙酮的敏感机理.制备的SnO2材料是由粒径约为10 nm的颗粒有规则的堆叠而成的直径约为3~4μm的花瓣清晰的多孔分级花状结构.研究发现,气敏元件对丙酮气体有很好的响应灵敏度.在最佳工作温度(350℃)时,检测的丙酮体积分数最低为1×10-6.对100 ppm丙酮的响应及恢复时间分别为40和50 s.且气敏元件对丙酮气体的响应灵敏度远高于对苯、甲苯、甲醇、甲醛、氨等气体的响应灵敏度.  相似文献   
97.
为探讨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和自发气调(self-modified atmosphere,MA) 贮藏对猕猴桃常温贮藏品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分别采用1 μL/L 1-MCP、MA贮藏和1-MCP+MA贮藏3 种方式处 理猕猴桃后,将其贮藏于(20±1)℃环境中28 d。结果表明:1-MCP处理和MA贮藏都能保持猕猴桃果实硬度,抑 制可滴定酸质量分数下降和总糖含量上升,降低乙烯释放速率,其中1-MCP处理效果优于MA贮藏,而1-MCP处理 后进行MA贮藏效果最好。1-MCP处理和MA贮藏都能提高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活力,且在贮藏前、中期提高抗坏血酸含量,从而降低组织氧 化水平并抑制膜脂氧化进程,其中1-MCP处理在贮藏前中期效果显著,MA贮藏在贮藏后期效果更佳,而1-MCP处 理后进行MA贮藏的果实在贮藏前、中期CAT、APX活力和抗坏血酸含量最高。可见,1-MCP处理和MA贮藏都能保 持猕猴桃常温贮藏品质,并提高关键抗氧化酶活力和抗氧化物质含量,其中1-MCP作用效果更好,而1-MCP处理后 进行MA贮藏的保鲜方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