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21.
船用Al-Mn-Mg 合金的耐蚀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船用材料Al-Mn-Mg合金容易造成结构损坏的问题,对其耐蚀性能进行研究。分别运用阳极极化、交流阻抗及扫描电镜技术研究2种Al-Mn-Mg合金在3%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并对其进行极化试验、交流阻抗试验、自腐蚀电位检测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Al-Mn-Mg合金具有钝化能力强和较好的耐蚀性,Al-Mn-Mg合金1的耐蚀性要优于Al-Mn-Mg合金2。  相似文献   
122.
杨志成 《电工技术》2020,(24):158-163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压波动率可配置的超级电容器串并联拓扑。该拓扑运用超级电容器串并联变换技术,通过开关器件动态地调整超级电容器组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每个单体连接方式,使超级电容器深度充放电,从而提高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利用率。同时,该拓扑电压波动率可调,能够减小后级变换器的输入/输出电压波动,使变换器中的磁性元件体积减小,使变换器参数设计简化。首先分析了该拓扑的工作原理,然后对该拓扑的能量利用率、电压波动率、超级电容的容值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和计算,最后搭建了Simulink仿真电路,验证了该拓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3.
以5种优质稻谷为试验材料,分别于25℃、50%相对湿度和37℃、70%相对湿度条件下贮藏,研究优质稻谷主要贮藏品质(发芽率、丙二醛含量以及脂肪酸组成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短期陈化过程中,高温高湿会抑制优质稻谷的种子活性,使其发芽率显著降低,同时增加稻谷的丙二醛含量,但稻谷脂肪酸组分相对含量在短期贮藏内较为稳定。与籼粳杂交稻(甬优17、甬优7850、甬优1540)相比,粳稻(秀水14、浙粳99)多项指标变化明显,说明其贮藏品质较易发生劣变。  相似文献   
124.
目前,矢量网络分析仪在微波领域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由于端口功率输入超载或器件老化等原因,矢量网络分析仪会发生损坏,其中典型的故障便是源输出功率不足、接收机故障以及本振合成板故障等。基于此,以3种典型故障案例为切入点,阐述了功率测量法、自检结果分析法、观察对比法等在故障定位中的应用,为矢量网络分析仪的维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5.
渤海Q油田主力油田采出程度已达40.6%,综合含水率96%,已处于“双特高”开发阶段,呈现出单井产能低、采油速度低、经济效益差的开发特征。针对油田经过长期注水开发,井间优势渗流通道发育,注水利用率低等问题,开展深部调驱技术研究,采用非连续性调控剂对低效水循环区域进行调整,实现微观液流转向,提高微观波及体积和波及效率,从而实现控水增油的目的。矿场试验结果表明,深部调驱能够有效封堵优势渗流通道,P16井组3口受效井累计增油5 108 m3,含水率下降2%~4%,为海上“双特高”油田控水稳油及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6.
海上K油田平面、纵向非均质性严重,经过长期注水开发油田含水率、采出程度高,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影响开发效果。为了调整吸水剖面改善开发效果,本文根据渗流力学原理推导出优势渗流通道描述方法,利用相对渗透率曲线推算出井间窜流通道定量刻画方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K油田,定量刻画出优势渗流通道体积、渗透率、孔喉半径等参数;在此基础上设计优化化学驱调堵段塞用量,采出程度较基础水驱方案提高8.5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7.
为了明确底水稠油油藏隔夹层的成因、类型及展布特征,从而提升油田的开发效果。本文以LD油田为例,结合岩心、测井、录井和生产动态资料,从目的层沉积类型出发,明确了隔夹层分为三类,分别是泥质、钙质和物性3种,通过统计分析泥质隔夹层最为发育。其次,利用夹层频率和夹层密度2个参数以及隔夹层平面展布规律的研究,明确了隔夹层发育特征,利用更新的精细三维地质模型指导了油田提液措施的实施,并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28.
导线节径比是影响导线接触应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架空导线各层的应力分布,建立了导线节径比与应力关系数学模型,应用遗传算法实现了导线节径比的优化。结果表明:节径比取上限时,各层间的接触应力达到最小值。这一结论可以为导线的优化设计、减磨、降低线损及延长导线寿命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9.
复电阻率(CR)法探测油气藏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电阻率(Complex Resistivity method缩写CR)法是基于位场理论的一种地面勘探方法,通过对地下低频一超低频基波的振幅一相位谱的高精度测量,研究被探测目标的电极化效应和近区电磁场效应所引起的谱参数异常,利用可极化物质的体积含量和粒度分布与各谱参数的相关性,结合油气成藏规律,建立异常模式,判断油气的相对富集区和富集中心,以便指导钻探。CR法经过十几个油气田、不同沉积盆地(第三系、白垩系、侏罗系等)、不同成藏类型的60余口钻井的实际验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勘探效果(钻探验证符合率不低于70%),展示了该法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0.
离子膜法烧碱工艺已被世界公认为技术最先进、经济最合理的烧碱生产技术。我国2002年离子膜法烧碱产量已占烧碱总产量的23%。本文介绍了我区第一套离子膜法制碱工艺及设备引进中的工艺及性能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