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3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87篇
工业技术   155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通过对新型超洁净低活化马氏体钢进行Fe离子。Fe+He离了和Fe+H离了的辅照试验,研究了不同辐照条件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单束离予辐照后SCRAM-6钢和SCRAM-9制的冲击韧性都发生了一定的下降,经过双束离子辐照后,两种制的辅照变化率都发生了进一步的下降。辐照条件下SCRAM-9钢相比SCRAM-6钢而言拥有更稳定的马氏休板条和析出物,更高含量的Ti和N元素能够提高这种新型低活化马氏休俐的抗辅照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2.
采用反应性熔融共混技术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物,并采用环氧化三元乙丙橡胶(eEPDM)为增容剂改善PBT/LLDPE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使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共混物进行了分析和相形态观察,并测试了力学性能,研究了eEPDM对PBT/LLDPE共混体系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熔融共混过程中eEPDM的环氧基团与PBT的端羧基发生化学反应,就地生成PBT-g-EPDM共聚物,该共聚物可对PBT/LLDPE共混物起到良好的增容作用。与PBT/LLDPE/EPDM共混体系相比,PBT/LLDPE/eEPDM共混物的相区尺寸更小,分布更窄,而且加入eEPDM在改善冲击强度方面比添加EPDM更有效。  相似文献   
993.
硅基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可以将激光雷达系统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中分立的有源和无源器件集成在芯片上,使激光雷达体积更小、稳定性更强、成本更低,推动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应用。首先,分析激光雷达的基本概念及测量原理。随后,根据扫描方式的不同,将硅基片上激光雷达分为面阵闪光、光学相控阵、透镜辅助光束转向和慢光光栅等4类,并分别对其技术特点和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最后,对目前硅基片上激光雷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994.
为研究装药比例埋深和比例距离对浅埋爆炸空气冲击波峰值压力的影响,测试了3种比例埋深工况下,7种比例距离处浅埋爆炸空气冲击波的峰值压力,结合量纲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浅埋爆炸空气冲击波峰值压力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空气冲击波峰值压力随着比例埋深和比例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比例距离增加,比例埋深对空气冲击波峰值压力的影响减弱;空气冲击波峰值压力ΔPD与装药量Q、爆心距R和埋深L有关,其经验公式为:■。  相似文献   
995.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反应团队依托国内外的大科学装置,在重离子熔合-裂变机制、垒下熔合增强机制、奇特核反应机制、奇异结构和奇异衰变方面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本文对其中的代表性成果进行了简要回顾。主要包括(:1)系统调查了正Q值中子转移的耦合道效应,并提出了自洽的方法评估转移耦合的贡献,发现了异常的同位素效应;(2)提出了用高精度背角准弹散射方法抽取原子核的形变参数,确证了原子核存在十六极形变;(3)提出了用轻带电粒子的替代俘获反应方法,基于此方法给出了关键的239Pu(n,2n)反应截面;(4)系统考察了sd壳丰质子核奇异衰变谱学,发现了22Si的β缓发双质子衰变模式,并发现镜像核22Si/22O的β衰变中存在极大的同位旋不对称性,同时在26Si中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强的同位旋混合态(;5)系统研究了奇特核体系在近垒能区的反应机制,首次给出了实验证据表明经典色散关系不适用于中子晕核6He+209Bi体系,并对质子滴线核8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土壤中装药埋深对地表空气冲击波传播规律的影响,开展了5kg TNT的触地爆炸试验以及埋深分别为0.108、0.228、0.85m的爆炸试验,获得了多个比例距离处的冲击波峰值压力、冲量以及正压作用时间数据,分析了埋深对冲击波传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冲击波峰值压力和冲量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减小,随着爆距的增大而减小;触地爆炸比例距离为4的测点处其峰值压力是比例距离为1处的3.24%,埋深为0.108m的爆炸试验比例距离为4处的测点其峰值压力是比例距离为1处的25.02%;埋深为0.108m时,比例距离为1处的峰值压力和冲量分别是触地爆炸对应值的8.7%和20.4%;并对两种工况的正压作用时间进行了分析,触地爆炸的正压作用时间随爆心距增加呈指数增加,埋深为0.85m的爆炸试验其正压作用时间呈对数增加。通过对试验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建立了冲击波峰值压力、冲量与埋深、比例距离的工程计算模型,可用于浅埋爆炸时弹药威力评价与毁伤效能预估。  相似文献   
997.
煤矿工作面开采普遍面临过空巷的技术难题,为研究浅埋综放工作面过空巷围岩变形规律,采用FLAC3D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研究了传统工作面调斜过空巷过程中围岩变形特征,同时提出一种综放面充填过大断面空巷方法,该方法以大断面空巷充填体为底板,通过仰采-平采-俯采三个过程完成工作面过空巷,避免了传统开采调斜、加强支护等难题,实现了工作面连续高效、安全开采。研究结果表明:调斜时在工作面距离空巷16 m时,空巷围岩逐渐受到影响,塑性区贯穿工作面与空巷之间煤柱,并发生破坏,而充填过空巷推进过程中仅在采场中部充填体及仰俯斜段煤体发生小规模破坏,塑性区发育面积较小,采场两端均未发生破坏,工作面调斜过空巷时超前应力最大达25 MPa,侧向应力最大达12 MPa;而充填过大断面空巷时受采动影响小,相比于工作面调斜过空巷超前应力峰值降低10 MPa,侧向应力峰值降低2.5 MPa,从围岩塑性区破坏及采场应力弱化角度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8.
为酿造具有复合香的调味酒,分别考察高温大曲+中温大曲Ⅰ+麸皮(1#)、高温大曲+中温大曲Ⅱ(2#)、高温大曲+中温大曲Ⅱ+麸皮(3#)对复合香调味酒酒醅堆积过程中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的影响,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堆积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3组酒醅样品的理化指标在堆积过程中均处于适宜的范围内,堆积结束时,样品3#中细菌总数、酵母菌数对数值和芽孢杆菌生物量均最高。此外,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高温放线菌属(Thermoactinomyces)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为酒醅堆积过程中主要优势细菌属;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毕赤酵母属(Pichia)和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为堆积过程中主要优势真菌属。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酒醅堆积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与理化因子有显著相关关系,说明添加麸皮和中温大曲Ⅱ有利于堆积过程中功能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提高市场用电短期能耗预测正确率,降低二次规划与用电能耗,提出梯度采样下的市场用电短期能耗优化预测方法。根据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将湿度、气温、气压、节假日变量作为输入,构建市场用电短期能耗预测模型,依据梯度采样序列二次规划方法优化用电能耗预测模型参数,进行了梯度采样序列二次规划,逐步优化求解LS-SVMR模型目标函数,完成市场用电短期能耗优化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湿度、温度、气压、节假日因素对用电能耗产生影响,采样数量越大,优化性能越好,且能耗预测误差小。实现市场短期用电能耗的预测,预测准确度高,预测能力突出。  相似文献   
1000.
概述了合成氨净化工艺常用的除氢氮混合气中的微量氧、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方法,从实际出发,分析了这种常用方法在运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用钯催化剂除去氢氮混合气中微量氧及氧化物的方法及介绍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