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6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155篇
工业技术   3899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视频序列的运动分割是运动分析和运动跟踪的基础,本研究基于高斯混合模型和帧间梯度信息提出了一种新的运动目标分割算法。在利用亮度信息对背景建立自适应高斯混合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前景的粗分割;针对由于视频信号的亮度和色彩分量随光照突变有较大的改变,导致大片背景的高斯模型产生错误匹配,误判为前景的问题,为了提高高斯模型分割算法的鲁棒性,结合结构梯度互相关函数对分割结果进一步校正,使之能适应剧烈的光照变化;最后,利用数学形态学进行后处理,消除影子和孤立的噪声点。通过不同场景的运动分割实验,表明该算法在复杂背景和剧烈光照变化条件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较高的分割精度。  相似文献   
42.
两种预氧化剂处理高藻水的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烧杯实验研究了预氯化、高锰酸钾预氧化这两种目前最常用的预氧化工艺对高藻水及微囊藻毒素、致嗅物质的处理效果,探讨处理过程中藻毒素、致嗅物质的释放程度.结果表明,两预氧化工艺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混凝工艺对藻细胞的处理效果;预氯化工艺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中溶解性微囊藻毒素的浓度(最高可增加1倍以上),而高锰酸钾预氧化则几乎不会影响水中溶解性藻毒素的浓度,原因在于两氧化剂对微囊藻毒素氧化和藻细胞破坏的顺序差异;高锰酸钾预氧化对致臭物质的控制效果要明显强于预氯化.对于暂没有条件采用其他有效措施的水厂,高锰酸钾预氧化是应对高藻水源水的一种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43.
pH对氯氧化微囊藻毒素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试实验研究了pH值对氯氧化黄浦江原水中两种微囊藻毒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对游离氯氧化微囊藻毒素的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较低的pH值有利于两种微囊藻毒素的氧化降解,pH值为6时的MC-LR的表观二级反应速率常数较pH值为7.25时提高了16倍,原因在于较低的pH值增加了HOCl在总游离氯中的比例,而HOCl与微囊藻毒素分子之间的反应为游离氯降解微囊藻毒素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4.
针对广州珠江钢铁公司生产的厚规格集装箱板易在外弧面出现微裂纹的现象,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大量冷弯裂纹试样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冷弯裂纹试样主要存在以下3种缺陷:距表层10~30μm处的皮下微裂纹、皮下链状夹杂物和表层氧化层与基体结合部位的残余元素(Cu、Ni、As)偏析,其中以皮下微裂纹缺陷的几率居多。  相似文献   
45.
结合现场,分析PLC控制系统中信号产生干扰的原因,和可能引起模板故障的因素,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介绍了软件界影响最为广泛、也最著名的软件开发成本估算模型COCOMO,并且根据软件测试工作成本难以估算的特点,将COCOMO估算模型应用于软件测试成本估算工作中,以提高软件测试成本估算效率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47.
针对天然气水合物合成系统试验回路中的气液混输问题,提出了一种轴流式多相混输泵的设计。基于N-S方程和SST k-ω湍流模型对该多相混输泵的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纯水和进口含气率为50%时外特性的差异,揭示了内部流动规律。结果表明,纯水和进口含气量为50%的状态下,扬程均随流量的增大而单调减小;效率均随流量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在同一流量点,纯水时的效率比进口含气量为50%工况下的效率高约1%;轴功率均随流量的增大而单调减小,在同一流量点,纯水时的轴功率约为进口含气量50%工况下的2倍。同时制作了样机,应用于天然气水合物合成系统的试验回路中,验证了该混输泵具有较强的气液混输能力。研制的多相混输泵可应用于天然气水合物合成系统试验回路中或者其他高压环境下的气液混输场景。  相似文献   
48.
过鱼实施选型是过鱼设施设计中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选取工程造价(水头差)、地形地质条件、布置条件、运行管理、鱼类洄游习性和集鱼及过鱼效果6个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仿自然鱼道、技术型鱼道、升鱼机和集运鱼系统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比选结果推荐采用技术型鱼道方案。结合技术型鱼道各型式优缺点,工程河段鱼类生态习性,地质条件和鱼道集诱鱼段布置方式,最终推荐DG水电站过鱼设施采用右岸竖缝式鱼道方案。  相似文献   
49.
为弥补侦查机器人行进灵活性不足的缺陷,降低无故运动碰撞事件的发生几率,提出基于区块链的侦查机器人实时避障与航线控制算法;利用超声信号处理电路,提取可供直接应用的侦查运动节点,联合已完成配置的MoveIt避障程序,实现对侦查机器人的实时避障运动规划;在此基础上,设置LQR控制器,在控制机器人侦查航速的同时,建立必要运动操纵方程,完成对侦查机器人的运动航线控制,提升与运动设备元件相关的行进灵活性;完善P2P网络平台,以待交互的运动数据作为处理支持条件,将所有侦查信息封装至同一区块组织中,完成基于区块链的避障控制原理研究,实现侦查机器人实时避障与航线控制算法的搭建;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基于区块链的控制算法后,C-Space参数极值超过8.0,RRT灵敏度也提升至75%,实现了对侦查机器人的灵活性行进控制,有效抑制了无故运动碰撞事件的出现。  相似文献   
50.
2013年1月,国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加快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1]。次月,国家电网公司立足能源可持续发展,提出"为分布式电源项目接入电网提供便利条件,为接入系统工程建设开辟绿色通道"[1],同期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围绕"支持、欢迎、服务"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工作方针,国网滁州供电公司积极践行,主动作为,在推进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