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4篇
工业技术   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笔者研究了145 kV断路器开合电容器组电流试验的标准选用、试验方法、试验回路参数、试验要求等,并介绍了试验情况。研究成果的应用使得145 kV投切电容器组断路器的开合电容器组性能得到了型式试验考核,为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2.
为解决上行开采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问题,针对淮南矿区某矿1122(3)工作面巷道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在分析上位巷道变形特点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分析采空区区域垂直应力分布特征以及不同支护方案下巷道围岩的位移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下伏煤层开采对顶板的影响范围为100m,处于此影响范围内的巷道围岩受到严重的开采损伤,为此提出采用锚网索组合支护技术控制巷道变形,取得较好的支护效果,为同类巷道支护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3.
基于陷落柱对巷道围岩控制影响的认识,提出针对性注浆加固技术,分析了注浆材料和注浆参数选择的影响因素和方法,确定了注浆加固陷落柱影响范围内巷道注浆材料和注浆参数;在注浆加固基础上,采用锚杆(索)网+钢带的采前加固方案及支护参数,同时阐述了留巷巷道墙体砌筑和巷内辅助加强支护具体方法。留巷效果表明,该支护加固技术保证了陷落柱段巷道在整个服务期间满足通风和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34.
朱集东煤矿为“三高一深”(高地压、高瓦斯强突出、高地温、千米埋深)矿井,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极大,开采此类煤层最经济有效的办法是开采保护层。为抽采保护层11-2煤层开采过程中本煤层及邻近层大量卸压瓦斯,采用分源法计算瓦斯涌出量,结合工程类比取大值。根据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选用Y型通风方式,辅以顺层钻孔、地面钻井、顶板巷大直径筛管平钻孔、留巷埋管及穿层钻孔等抽采方式,使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抽采率达到84.8%,实现了深井高瓦斯工作面煤与瓦斯安全高效共采。  相似文献   
35.
针对潘三矿1632(3)工作面轨道巷道发生的一起锚索断裂导致伤亡事故,结合工作面开采布局和巷道支护方案设计,总结并分析了断锚处巷道矿压显现特征。得出了该巷道锚索断裂的原因是在大地质构造和下伏工作面煤柱叠加作用下,断锚点附加应力和矿压显现异常突出;锚杆初始支护阻力低,未实现锚杆-锚索协同支护;安装锚索预拉张紧时,锁具夹片进入锚环深浅不一,导致锚索偏载;锚索长时间使用,易导致锚索锚具自锁能力不足,导致锚索退锚,局部钢绞线达到承载极限发生破断。最后,提出了防范回采工作面巷道顶板锚索破断的地质方面、设计方面、技术方面、时空方面、施工方面、安全管理6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为类似条件下回采巷道的开采布局、支护设计、使用和维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6.
当前基于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算法在电力系统暂态分析领域被广泛应用,但是实际中电力系统测得的数据样本中暂态失稳的情况较少并且对失稳样本的重视不足,导致分类模型的抗干扰性、泛化能力较弱,影响整个模型的评估性能。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粒度邻域粗糙集和改进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IM-Bi-LSTM)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方法。首先采用邻域粗糙集在不同粒度级别下寻找最优的约简子集,再利用Bi-LSTM神经网络完成对特征子集进行时序信息的提取,并且在模型中引入注意力机制,对与失稳样本相关的特征增加更多的权重;通过焦点损失函数,引入权重系数调整模型训练的倾向性,解决失稳样本与暂态稳定样本间的不平衡问题,提高模型的评估性能。在IEEE10机39节点系统上的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算法,所提方法的分类精度更好、结果更稳定。  相似文献   
37.
SF_(6)气体因其温室效应受到众多限制,使用SF_(6)与N_(2)混合气体是实现GIS环保化的简便有效措施,已逐步应用于GIS等气体绝缘电力设备中。SF_(6)/N_(2)混合气体GIS隔离开关研制时,由于混合气体开断能力下降,母线转换电流开断能力成为限制条件,需要进行充分试验验证。大型试验站试验费用高、周期长,有必要搭建厂内小容量试验回路。文中开展SF_(6)/N_(2)混合气体GIS隔离开关小容量母线转换电流开断试验回路研制及试验。为便于在运设备改造,直接气体置换设计126 kV SF_(6)/N_(2)混合气体GIS隔离开关样机。参照GB/T1985—2014,基于一台温升变压器研制了厂内小容量GIS隔离开关母线转换电流开合试验回路,可开展转换电压30 V和100 V、转换电流1 600 A的母线转换电流开断试验,研究了混合比、气压、分闸速度对开断性能的影响,发现混合气体开断性能明显低于SF_(6),会造成燃弧时间增加,触头烧蚀加重,甚至开断失败;气压降低后燃弧时间会增加;分闸速度对开断影响较小。结合母线转换电流开断摸底试验结果,对混合气体GIS隔离开关触头结构改进,增加铜钨引弧触头,顺利通过了母线转换电流开合型式试验。  相似文献   
38.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潜供电弧仿真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引起的潜供电弧的随机性较强,为弥补模拟试验的不足,数字建模和仿真已成为研究潜供电弧的重要工具。鉴于此,提出了一种计算潜供电弧自熄特性的仿真模型,以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为例,计算了电弧的运动特性、电弧电流波形,得到了潜供电弧自熄时间,仿真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所提出的潜供电弧仿真模型具有较大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Si(100)衬底上生长Si1-xGex∶C合金作为缓冲层,继而外延生长了Ge晶体薄膜. 根据AES测量结果可以认为,缓冲层包括由衬底中的Si原子扩散至表面与GeH4, C2H4反应而生成的Si1-xGex∶C外延层和由Si1-xGex∶C外延层中Ge原子向衬底方向扩散而形成的Si1-xGex层. 缓冲层上外延所得Ge晶体薄膜晶体取向较为单一,其厚度超过在Si上直接外延Ge薄膜的临界厚度,且薄膜中的电子迁移率与同等掺杂浓度(1.0E19cm-3)的体Ge材料的电子迁移率相当.  相似文献   
40.
将脱硫菌的筛选与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相结合,探索脱硫菌筛选的新方法,为生物甲烷的高值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实验将富含硫细菌的环境土样及经过培养基富集培养后的液样分别进行16S rDNA V6区的高通量测序,并分析了物种组成和丰度、Alpha多样性和菌群结构。结果表明,高通量测序的平均数据利用率达99.177%,测序量能够充分反映样品在该区域细菌的群落组成和结构。取自环境的土壤样品物种组成丰富,含有Pseudomonadales(假单胞菌目)、Rhizobiales(根瘤菌目)、Desulfuromonadales(除硫单孢菌目)、Desulfobacterales(脱硫杆菌目)、Acidithiobacillales(酸硫杆状菌目)等脱硫菌目。经过培养基富集后,菌群多样性显著降低,主要组成菌为Pseudomonadales(假单胞菌目)和Rhizobiales(根瘤菌目)。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能够在筛选脱硫菌之前就了解实验样品的菌群结构和组成,为有针对性地设计筛选脱硫菌实验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