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89篇
  免费   1421篇
  国内免费   1038篇
工业技术   27448篇
  2024年   185篇
  2023年   683篇
  2022年   761篇
  2021年   606篇
  2020年   694篇
  2019年   805篇
  2018年   775篇
  2017年   395篇
  2016年   543篇
  2015年   600篇
  2014年   1246篇
  2013年   1026篇
  2012年   1142篇
  2011年   1154篇
  2010年   1122篇
  2009年   1142篇
  2008年   1126篇
  2007年   1128篇
  2006年   1105篇
  2005年   1039篇
  2004年   988篇
  2003年   884篇
  2002年   764篇
  2001年   736篇
  2000年   659篇
  1999年   607篇
  1998年   491篇
  1997年   482篇
  1996年   495篇
  1995年   432篇
  1994年   428篇
  1993年   367篇
  1992年   293篇
  1991年   310篇
  1990年   330篇
  1989年   277篇
  1988年   200篇
  1987年   202篇
  1986年   166篇
  1985年   174篇
  1984年   170篇
  1983年   152篇
  1982年   131篇
  1981年   112篇
  1980年   66篇
  1979年   60篇
  1978年   33篇
  1974年   12篇
  1959年   16篇
  1958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疲劳载荷对17CrNiMo6喷丸强化层残余应力与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强度渗碳钢17CrNiMo6常用喷丸强化工艺来改善抗疲劳性能,但疲劳载荷会使喷丸强化层的残余应力与组织发生改变,削弱了强化效果。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其残余应力、半高宽和残余奥氏体随疲劳载荷周次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喷丸前后表面形貌、硬度和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喷丸与二次喷丸强化层残余应力场在疲劳载荷前100周次内发生了应力松弛,松弛幅度分别为50%与33%,之后基本保持稳定。半高宽随载荷周次的增加分别下降了5%与7%,而残余奥氏体含量变化不大。此外,喷丸处理增加了材料表层残余压应力,细化了晶粒尺寸,使疲劳寿命提高了11%;二次喷丸可进一步增加材料表层残余压应力,细化晶粒尺寸并改善表面形貌使材料疲劳寿命提高了23%。因此在评估喷丸工艺强化效果,预测喷丸处理后零部件的疲劳寿命时,宜采用松弛后的残余应力作为衡量参数。  相似文献   
992.
为实现对缸套-活塞环摩擦磨损状况的实时监测和对缺陷、故障的诊断,以缸套-活塞环往复试验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声发射技术,研究缸套-活塞环单周期内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值随曲柄转角的变化关系,进而对声发射信号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缸套-活塞环单循环周期内的声发射信号成"双驼峰"形变化,上下止点位置信号强度最弱,运动行程中点附近声发射信号最强;随着转速增加,声发射特征参数RMS和绝对能量逐渐增加,在上、下止点附近增幅较小,在行程中点附近增幅较大;随着载荷的增加,在低速时RMS和绝对能量呈现出增大的趋势,但增幅逐渐减小,在高速时RMS和绝对能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93.
针对我国惯性约束聚变装置(ICF)对高性能传输反射镜元件的性能要求,探索了大口径传输反射镜制备涉及的关键技术与工艺。深入开展了K9玻璃坯片研制、光学冷加工、传输反射镜镀膜和激光预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400mm口径K9反射类坯片精密退火工艺,形成了高精度平面加工技术路线;制备了低缺陷薄膜,并且建立了大口径光学元件预处理装置。最后,综述了大口径高性能传输反射镜研制方面的主要成果。研制的400mm口径传输反射镜在1053nm处以45°入射时,其表面粗糙度优于99.8%,面形PV值小于λ/3(λ=1 053nm),损伤阈值大于30J/cm2(5ns)。基于提出的技术研制的大口径传输反射镜已成功应用于我国神光系列高功率激光装置,有力支撑了我国大型激光装置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94.
针对内渐进镜片在加工过程中出现过切的情况,提出一种判断方法。该方法使用双三次样条曲面参数方程计算自由曲面各点曲率半径最小值,通过三维软件对曲面曲率半径进行计算,研究镜片在机床上实现加工的判据。由分析和计算表明,若曲面加工范围内存在某些点的曲率半径小于给定的机床刀具半径,则机床无法加工内渐进镜片的曲面。  相似文献   
995.
郁斌  何方  朱晓波 《机械》2016,(5):68-73
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模型对密封件在高压情况下的变形、受力和磨损情况进行分析,得到对机械密封端面造成磨损的因素有:材料的性能、表面硬度、载荷、滑动速度、表面温度、表面粗糙度、表面粘附物及润滑情况等。其中载荷、滑动速度和润滑情况由应用工况决定无法改变,因而从密封设计上进行改进。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改进,一是提高材料强度,选用抗压强度为320 MPa浸金属石墨做动环材料;二是优化零件细微结构,例如增加环体厚度、圆滑处理棱角以减小应力集中等。最后通过柴油和水密封实验验证得到,优化后的密封端面磨损得到明显改善,运行状态良好且无明显可见泄漏。  相似文献   
996.
针对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微小线段间拐角处产生的冲击与振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笛卡尔空间与关节空间相结合的机器人联合空间轨迹规划方法。在笛卡尔空间中采用三次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对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复杂的加工轨迹进行插补。为解决笛卡尔空间微小线段间拐角处的切向不连续导致轨迹突变的问题,基于并联机器人逆运动学模型,将笛卡尔空间轨迹规划算法所得插补点映射到关节空间,采取五次均匀B样条曲线进行第二次轨迹插补,平滑并联机器人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及加加速度突变曲线。并在动力学层面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联合空间轨迹规划策略能使机器人末端执行器较好地改善连续高阶曲率导数的轨迹平滑问题,提高末端跟踪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末端跟踪误差值最大减少21.12%,力矩最大值减少11.65%。  相似文献   
997.
朱志浩 《机床与液压》2023,51(17):51-56
针对多机械臂系统末端受环境约束而产生的力/位混合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降阶滑模算法的受约束多机械臂力/位混合控制方法。通过运用多个坐标系建立受约束多机械臂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将位置控制、约束力控制以及内力控制引入同一控制器中。将自适应滑模算法与降阶方法相结合,对动力学模型中的未知扰动进行了补偿。基于李雅普诺夫方法,证明系统的稳定性。经仿真验证,该方法不仅提高了控制器的控制精度和系统的响应速度,同时还能保证约束力误差及内力误差均稳定在极小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998.
通过高温固相技术合成Ho3+和Yb3+共掺杂La7P3O18上转换荧光粉。XRD结果表明,合成样品是空间群为P21/n的单斜结构的La7P3O18晶体和少量La PO4晶体的混合物。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结果证实La7P3O18晶体是一种光学带隙为4.10 e V的间接半导体。经980 nm激光激发,Ho3+和Yb3+共掺杂La7P3O18荧光粉发射出Ho3+离子特征的蓝色(486 nm)、绿色(550 nm)和红色(661 nm)特征峰,其中,661 nm处发射峰在样品上转换发光光谱中占主导地位。此外,随着Ho3+和Yb3+掺杂量的增加,样品上转换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999.
随着人民对健康舒适居住要求的提升和国家建筑节能要求的提高,辐射空调方式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住宅项目中。本文通过实际的项目经验对毛细管辐射空调的冷热源、新风系统和末端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对辐射空调的推广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为研究主跨600m自锚式悬索桥主梁主缆锚固段的力学性能和传力机理,需进行总荷载达1 296t空间加载的大型缩尺模型力学性能试验。通过方案设计、理论分析,提出了1套由千斤顶、纵向反力架、侧向反力架及竖向反力架组成的空间加载反力系统。加载方案将实际模型的主缆拉力改为等效加载的推力,以主缆散索锚固段作为加载点,并设计钢箱-混凝土组合加载承压垫块,采用4台千斤顶搭配纵向反力架对试验模型进行空间加载,模拟实际加载效应;为平衡试验模型因承受偏心加载而产生的水平分力,并限制模型侧向水平位移,加载反力系统设置侧向水平反力架;通过竖向反力架来平衡千斤顶空间加载产生的竖向分力,避免模型锚固横梁下部与支座脱离;采用抗剪锚杆群将加载反力有效传递至反力地板。对试验模型及加载反力系统的各部分构件、接触方式及边界条件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比较表明:该加载反力系统受力明确,反力体系在2.0倍设计最大主缆力工况下处于弹性受力状态,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且刚度满足要求,可安全有效地对试验模型进行加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