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对旋转圆盘式快门机构的加速寿命试验进行设计,以固体润滑轴承为重点研究对象,分析影响轴承寿命的因素,把转速作为加速应力.分析机构加速后,轴系动不平衡量带来的动载荷对轴承最大接触应力的影响,建立正常工作寿命和加速寿命的等效关系.分析认为经过动平衡处理后,动载荷对轴承接触应力的影响很小,轴承受力环境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可以通过提高转速,加大润滑膜单位时间的磨损次数,来达到加速寿命试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
阐述了陶瓷型精密铸造球墨铸铁子午胎活络模具 ,应用硅橡胶母模制陶瓷型芯 ,负压浇注等新工艺 ,提高模具精度及铸造成品率 ,模具型腔表面粗糙度达 3.2 ,尺寸精度达 1 0 0± 0 .0 6mm ,铸造成品率达 1 0 0 %。  相似文献   
23.
基于虚拟现实的遥操作技术是目前实现时延下遥操作准确力反馈的重要方法。分析了遥操作虚拟模型误差,提出以虚拟手指尖位移来获取场景中手指碰撞信息,利用基于弹簧、振子、阻尼的动力学模型计算虚拟力。为减小虚拟模型误差,以从端反馈数据修正虚拟场景碰撞信息,采用自适应的最小二乘法实现对动力学模型各参数的在线参数辨识。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可实现快速模型误差修正,并使虚拟力与真实力基本吻合,提高操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4.
新型近等强度高阻尼航天载荷隔振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某航天载荷,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具有近等强度、高阻尼、兼顾冲击保护等特点的航天载荷隔振器。考虑到安全性对于航天应用尤为重要,在隔振器支架的设计中引入了等强度理论,将应力集中现象显著降低,与未应用等强度设计的结构相比,安全系数提高了0.4倍。在隔振器阻尼材料的设计中,应用阻尼材料能量耗散理论及Rongong修正模态应变能方法,设计了新颖的梳状剪切型阻尼结构。这种结构使隔振器具有高等效阻尼比。同时,所设计的隔振器等效阻尼比处于最佳冲击衰减性能的范围。最后,通过由30个隔振器组成的隔振系统的正弦扫频与随机振动试验验证了隔振器能有效抑制中低频共振,衰减宽频带上随机振动。  相似文献   
25.
快门装置是卫星相机的关键部件,不仅要保证其运行强度可靠性,而且要保证成像清晰,因此要求快门装置保持极高的运动精度。为了研究卫星相机快门装置动态性能,对快门装置进行了谐响应分析,分别得到了快门装置关键点沿快门装置虚拟轴X、Y、Z方向的位移谐响应曲线。在有限元建模中采用以弹簧单元代替滚珠的滚动轴承部件的简化建模方法。根据分析结果讨论了快门装置的谐响应特性,为验证和改善快门装置的动态性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6.
美军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全面检验了其崭新的作战理论“网络中心战”。在这次战争中,网络中心战显示了在信息获取、传输等方面的信息优势,而且以网络为中心的各种力量达成了一体化的整体协调性,以网络为中心的精确联合打击作战也体现了更强的能力;同时,也暴露了其精确打击不能“斩首”,空中优势存在漏洞,联合不力存在误伤,技术不能代替战术等不成熟不完善之处。尽管如此,在未来高度信息化的条件下,网络中心战将必然发展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  相似文献   
27.
提出一种基于双目视差和主动轮廓的机器人手眼协调技术;该方法利用主动轮廓的思想动态地逼近和跟踪机器人及目标物体的外部轮廓,通过控制双目视差趋零来实现机器人靠近目标和抓取物体.首先建立了机器人手指轮廓的几何参数模型和相应的观测概率密度模型,利用CONDENSATION算法对轮廓进行动态逼近和跟踪.然后针对动态轮廓的几何特征,探讨了基于双目视差的手眼协调控制策略.最后利用这种手眼协调控制技术进行了机器人抓取圆球目标的实验.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具有对图像噪声不敏感的特点,可以在杂乱的背景环境和复杂的纹理条件下执行视觉引导的跟踪和抓取任务,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8.
定频变温下粘弹材料动力学特性数据拟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粘弹性阻尼材料的耗能机理和动态阻尼特性,采用分数导数模型,并与温频等效原理相结合,得到了粘弹性阻尼材料的复模量、损耗因子与温度关系的参数化数学模型;并结合粘弹性阻尼材料的DMA测试实验数据对模型参量进行了拟合。实验结果和误差分析表明拟合的数学模型能够准确反映粘弹性材料在定频率变温度条件下的动力学特性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9.
面向机电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虚拟维修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全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以虚拟现实软件为表现手段,按照组件的思想提出面向机电产品设计的虚拟训练与维修系统框架,该系统由核心组件和应用组件组成,用系统总线构建各组件之间的通讯机制和关联关系。介绍了虚拟维修应用组件的组成、功能和在进行故障诊断时采用的可以快速定位的伪故障树法。开发了震雄集团有限公司注塑机虚拟训练与维修系统。  相似文献   
30.
粘弹性阻尼材料动态力学性能温度谱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弹性阻尼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通常以时温叠加得到的频率谱主曲线表征,而时温叠加过程需要测量多个温度下的频率谱,难以保证试验条件的一致性.为此,由时温叠加原理,提出频率谱—温度谱镜像关系的数学形式.基于频率谱五参数分数微分模型,提出粘弹性阻尼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温度谱六参数分数微分模型,简称温度谱模型.所提模型能直接利用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