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3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灌木植被水流的流速垂向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速度分布是植被水流动力学研究的基础问题之一。与明槽水流的对数流速分布不同,植被水流在垂直方向差别较大,一般分为植间水流和植上水流两部分,垂向分布较为复杂。本文在考虑水流动量平衡的基础上,借助于混合长度紊流模型,并考虑植被形态的垂向差异,建立了表征流速垂向分布的微分方程;以灌木植被的形状为原型,在假定灌木直径垂向分布的前提下,得到了更为普适的流速垂向分布公式。将所得到的解析公式和室内试验数据及Baptist公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本文公式与试验数据吻合得更好,能准确地反映植间流速的垂向变化。  相似文献   
12.
北方地区的中小河流枯水期流量普遍较小,径流式电站的日内调节对流量的影响幅度相对较大,对下游河道水质安全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以牡丹江石岩电站为例,研究了径流式电站日内间歇性运行对下游河道水质的影响并分析探讨了不同电站运行方式下的水质变化.结果表明:径流式电站日内的间歇性运行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流量过程,造成了下游水质指标不同程度的波动,波动幅度随着与电站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在同样流量条件下,减少发电机组数量,增加发电时长有利于水质指标的稳定,而机组停运期间的下泄流量的增加对下游水质指标影响不大.此外,本文还预测了在建的三间房电站对牡丹江城市江段水质的影响,其影响程度约为石岩电站的10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在20世纪40年代,自此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发展对社会的重要性并给予其进行深入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已遍布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其技术与信息关系密切,进而帮助人们处理、传递及识别信息;在此发展过程中,计算机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其存在利与弊;本文将围绕计算机技术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给予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朱德军 《人民长江》2010,41(13):82-84
宜昌市夷陵区实施"长治"工程20 a来,通过各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引导宣传,强化行政执法,利用科技、项目管理机制、体制创新等手段,使水土保持工作局面大为改观,水土流失加剧的情况得到根本遏制,人民生活水平上台阶,农村面貌大改观,同时生态环境也得以修复。总结了取得以上成绩的经验、做法,对其他地区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河道横断面形状数据是应用数值模型模拟水动力过程必不可少的基础数据之一,然而在我国很多河道缺少断面数据,若进行野外补充测量,须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耗时较久。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可以免费下载,获取途径方便,但若直接通过DEM获取断面数据存在两个问题,即水面上数据不精确和无法得到水下地形,就此,作者对获得的DEM数据进行校正以获取河道水面以上断面数据,同时本文首次提出采用三次样条对水面以上数据插值得到水面以下断面数据,从而合成完整的河道断面。将所得断面与实测断面同时代入一维水动力和水质模型THU-River1H进行模拟计算,两者模拟得到的流量和水位过程均吻合良好。本文证明了当径流流量较大或水位较高时,若缺少河道横断面数据,可将基于DEM获取的河道断面代替实测断面进行一维水动力计算,所得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隔圈采用渗碳空冷、单件压床淬火存在生产成本高、操作者劳动强度大、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问题,从热处理方式、装挂方法、冷却方式、淬火温度及淬火油温度等方面进行改进,从而使该产品生产成本显著降低,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用户常常要求根据各自所需,自己定义查询统计条件,输出显示项要求也要自定义显示,且可以自由调整显示项的前后顺序,本文以此需求为基点,论述了在.NET架构下,结合数据字典和AJAX技术实现了一个实际的邮政名址信息系统,由于该项目的成功上线,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地表水体粪大肠菌群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开发表的文献,调研了我国地表水体(河流、湖泊、水库、近海海域)粪大肠菌群的含量,对粪大肠菌群含量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这种分布特性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我国地表水体粪大肠菌群含量普遍较高,受到较为严重的粪便污染,其中河流水系含量最高,湖泊、海域次之,水库最低;粪大肠菌群含量的年际和年内波动都较大,年内丰水期含量高于枯水期含量;粪大肠菌群含量的空间分布特性为南北无明显差异,东部水域含量高于西部水域含量,下游水体含量高于上游水体含量,近岸水体含量高于远岸水体含量,人为干扰严重的水体含量高于干扰轻的水体含量。降雨径流对粪大肠菌群含量的时空变化存在非常显著的影响,同时水体有机物含量、富营养化程度、盐度及温度等物理化学特性也影响着粪大肠菌群在水体中的分布。  相似文献   
20.
水库水温对河流水生态环境以及局地气候有重要影响。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水库水温的响应受到国内外关注。本文以气候模式WRF中的湖泊模型为基础,对未来气候态下(RCP2.6、RCP8.5)糯扎渡水库水温变化趋势进行模拟。研究发现,不同未来气候态下,糯扎渡水库水温均呈现上升趋势,且表层水温比深层水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显著。本世纪末水库表层水温上升幅度在4 °C以内,深层水温上升0.8 °C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