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工业技术   22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基于对CONFORM连续挤压变形过程的刚粘塑性有限元模拟,对CONFORM连续挤压工艺缺陷的形成进行了预测研究。给出了产生缺陷的极限工艺参数,从而完善了实际的模具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22.
在网络化协同设计中,参数约束对整个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约束管理系统无法满足现在网络化设计的需求,也无法利用以前解决冲突的经验.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网络化协同设计参数协调系统模型,该系统采用知识推理和一致性算法的约束求解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网络化协同设计中参数约束冲突的问题,充分利用了以往的解决方案经验,并有效地解决了约束求解问题.  相似文献   
23.
针对目前的设计历史管理技术过分依赖于知识表达模型,存在知识获取瓶颈,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设计任务要求的现状,研究了如何从设计主体的设计行为事件的捕获入手,建立嵌入知识活动的轻量级设计历史。重点研究主体设计过程的设计事件建模、设计行为捕获、通过底层行为数据进行目标设计任务推测、设计规划识别等知识挖掘手段来解决设计过程知识获取问题。  相似文献   
24.
针对目前的设计历史管理技术过分依赖于知识表达模型,存在知识获取瓶颈,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设计任务要求的现状,研究了如何从设计主体的设计行为事件的捕获入手,建立嵌入知识活动的轻量级设计历史。重点研究主体设计过程的设计事件建模、设计行为捕获、通过底层行为数据进行目标设计任务推测、设计规划识别等知识挖掘手段来解决设计过程知识获取问题。  相似文献   
25.
介绍基于VB、ANSYS和ACCESS的ERW高频电阻焊接钢管排辊辊弯成形过程建模和仿真的数字化系统.借助VB实现了ERW直缝焊接钢管生产线成型过程中QS参数的ACCESS数据库管理查询等,并且实现了CAD/CAE可视化参数输入界面,通过调用ANSYS中APDL语言编写的建模仿真分析程序,对ERW焊接钢管成型过程进行建模仿真,分析各种参数对成形结果的影响,极大地方便了ANSYS的使用并提高了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26.
冷弯辊型设计过程知识表示与推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冷弯型钢成型辊的设计中的知识获取和重用框架,表述了冷弯辊型设计过程中各个阶段知识的特点.进而通过对冷弯辊型设计过程知识应用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面向设计过程的冷弯知识表示和推送的模型,实现了冷弯知识管理的精确化;通过对推送理论的研究应用,提出半主动推送模式,实现知识经验的有效重用,对其他设计类型的知识管理具有指导性.  相似文献   
27.
ERW焊管辊弯成型过程的动态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RW焊管辊弯成型过程复杂,规律难以把握。为了获得高质量的ERW焊管,减少成型缺陷,降低开发成本,文章采用动力显式有限元法和实验获得材料模型,建立ERW焊管辊弯成型过程的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实现了对ERW焊管连续成型过程的全流程仿真,分析了带钢在成型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变化规律与形状变化规律以及带钢厚度对成型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整个辊弯成型过程应力变化较为平缓,在精成型段有较大变形量,产生较大应力;边部纤维纵向应变高于中部纤维,导致边部有少量"皱曲"产生;随着厚度的增加,纵向应变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28.
提出某QP1180超高强钢制的电池包纵梁辊冲成形方案,以解决该超高强钢梁类零件台阶结构特征的成形问题。为了成形此类具有典型变高度特征的电池包纵梁,考虑到辊冲成形独特的运动方式,避免在零件成形过程中出现模具与板料碰撞的缺陷,提出了具有新型结构的辊冲模具,通过数值仿真的方法,对零件在辊冲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分布情况以及机架的工作载荷进行了分析,判断了工艺方案的可行性;进而基于仿真结果对模具进行优化迭代,确定了最终模具的补偿参数,将仿真结果的角度偏差控制在±1°以内;最后,开展辊冲成形的实验与试样制备,试制零件的尺寸偏差在±1 mm以内。  相似文献   
29.
AZ31 镁合金板材气体胀形的模拟及成形极限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300℃下AZ31镁合金板材气体胀形实验方法的有限元模型,并对板材胀形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基于板材应变历史分析,以二阶主应变转折点作为判别准则,预测了板材成形极限应变。通过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解释了不同尺寸试样的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30.
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取向成像技术,分析AZ31镁合金热挤压棒材和轧制薄板的织构特点;对具有不同初始织构的镁合金棒材和薄板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并从织构角度分析棒材的拉压不对称性和薄板的力学各向异性。结果表明:挤压镁合金棒材具有主要以(0001)基面平行于挤压方向的基面纤维织构,存在严重的拉压不对称性,其原因在于压缩时的主要变形方式为{1012}1011孪生;热轧镁合金薄板具有主要以(0001)基面平行于轧面的强板织构,具有显著的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其原因在于拉伸时不同方向的基面滑移Schmid因子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