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工业技术   3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消噪和核模糊C均值(KFCM)聚类相结合的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识别方法。首先提出一种通过综合运用泄漏能量和互相关系数函数确定VMD预设尺度数K的新方法,弥补了VMD方法通常按经验选取预设尺度数方法的不足;然后对振动信号进行VMD分解得到K个限带的内禀模态函数(BIMF)分量,利用归一化的自相关系数函数能量集中比大于0.9的原则确定含有噪声的BIMF分量,并剔除这些含噪BIMF分量,再将剩余的BIMF分量叠加进行信号重构,实现了信号的消噪;最后计算各样本重构信号的均方根值和归一化能量值得到二维特征向量样本集,并输入到KFCM聚类器进行故障诊断。利用实测轴承故障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相比,可以有效地实现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52.
以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水溶液为模型白酒,系统考察了酒度(乙醇体积分数)、贮存时间及汾酒中主要微量成分对模型白酒黏度的影响,以此来揭示清香型白酒中乙醇和水的缔合行为,为进一步探讨白酒陈化机理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考察汾酒的黏度随酒度及贮存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清香型白酒中乙醇-水缔合强度与其中的微量成分有一定的关系,但决定其缔合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酒度。  相似文献   
53.
为了深入研究淮河流域的降水时空变化特征,以淮河流域1961~2005年36个气象站日降水数据为基础,基于信息熵理论,首先利用边际熵研究年、季、月等不同尺度下降水的变化特征;再利用分配熵和强度熵研究年内不同月份降水的分配情况;然后利用改进的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对淮河流域降水序列不确定性的变化趋势进行检验;最后对降水月份分配情况与极端降水量进行相关分析,以研究极端降水量与降水月份分配的关系。结果表明,淮河流域降水量较小的季节或地区,其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较大,淮河流域北部降水的不均匀性及其较小的降水量可能加剧该区的干旱风险;降水量与降水天数月份分配的不均匀性均表现出由南向北增大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淮河流域大部分站点,降水量月分配不均匀的年份面临洪灾的风险也会增加,而淮河流域西部降水月份分配不均的情况可能加剧,且该区面临的洪灾风险也可能加剧。  相似文献   
54.
分析了大唐国际再生资源公司预脱硅粉煤灰制取氧化铝熟料烧成过程存在的问题,并确定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实验室研究的方案.实验室研究表明:生料浆中加入适当的烟煤粉和铁粉,能够使烧成的熟料结粒状况明显改善,熟料的溶出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5.
为了分析杨柳煤业10416工作面通风系统调整以后,风量增大而工作面回风巷瓦斯浓度下降不大、风排瓦斯量增大的原因,分析了通风系统调整以来通风设施及采掘的变化情况及其对工作面风排瓦斯量及10414工作面采空区漏风的影响。通过分析认为影响因素有:通风系统调整引起风量和风阻的变化;临时通风设施的影响;邻近的10412工作面回风巷局部通风机的影响;采掘条件变化的影响等,其中通风系统调整及10412工作面回风巷局部通风机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6.
本工作对α-乙酰基-γ-丁内酯与Fe3 的显色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酸性水溶液中,α-乙酰基-γ-丁内酯与Fe3 生成紫色的稳定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55nm处,其吸光度值与α-乙酰基-γ-丁内酯浓度在0.05%~0.50%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相关系数为0.9999,加标回收率为98.52%-101.22%.该法用于α-乙酰基-γ-丁内酯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获得与气相色谱测定相吻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57.
研究‘黑宝石’李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变化。采用二氯甲烷直接萃取法提取绿熟期、着色期、商熟期和完熟期果实的香气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测定分析。‘黑宝石’李的香气成分共检测到49种,主要有醇类、醛类、酯类、内酯类、酮类、酸类、酚类,还有少量的烃类和胺类化合物。在果实的不同发育时期,香味成分的组成及含量差异较大。醇类主要包括以C6醇类为主的脂肪醇、甾醇以及芳香醇,C6醇类的含量在绿熟期最高,随着果实成熟逐渐降低;甾醇中22,23-二氢-豆甾醇的含量最大,并随着果实成熟逐渐升高。醛类物质在‘黑宝石’李果实中含量最高(29.16%),主要包括C6醛类和芳香醛类,前者的变化同C6醇类;芳香醛类苯甲醛含量随着果实成熟逐渐升高,商熟期达到最高(0.40%),到完熟期又下降至0.29%。酯类和内酯类化合物主要有乙酸酯和γ-十二内酯,它们到商熟期或完熟期才检测出,含量低于1%。除2,3-二氢-香豆酮和十六酸外,酮类化合物(7种)和酸类化合物(3种)只在完熟期出现。酚类化合物主要有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和二叔丁基对甲酚,其相对含量绿熟期最高,完熟期最低。3-羟基-2-丁酮、苯甲醛、十六酸、反式-肉桂酸、乙酸丁酯、乙酸己酯、γ-十二内酯、22,23-二氢-豆甾醇等成分的相对含量随着果实成熟逐渐升高,初步推断是黑宝石李的主要香气成分,对其香气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58.
目前在国内大中小城市,交通量急剧增长,因此选择合理的出行方式尤为必要。本文所描述的动态交通信号优先控制方法主要是在公交车上安装无线车载设备,通过中继器实现与路口信号机的对话,实现车与路、车与车之间的通信,进而实现公交优先控制,达到优化道路交通结构、缓解道路交通压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9.
ASPS软件经过核心算法的研究和开发,固化了众多工程师的经验,具有基于多种数据源来实现半智能优化的能力,目前该软件已经具备10个优化功能模块,已在一线优化工作中得到了大规模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该软件在TD-SCDMA网络中优化应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60.
动力平板车车架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0t动力平板车车架为研究对象,建立动力平板车车架的力学模型.在HyperMesh中建立车架的简化CAD模型及网格划分并结合实际工况采用Optistruct模块进行拓扑优化分析,求出拓扑图形.按照拓扑分析所得规律,结合实际结构特点,提出动力平板车车架的设计方案,为车架的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