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9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61篇
工业技术   179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建立了基于Gamma灰度值的微流控纸芯片定量分析法,并用于检测半胱氨酸浓度。将其与现有的RGB均值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GB均值法检测的相对误差小于2.0%,相对标准偏差(RSD)最大为0.26%,y=82.333x+27.06,R2=0.998 6;Gamma灰度值法检测的相对误差小于1.0%,RSD最大为0.26%,y=77.976x+22.402,R2=0.999 4。RGB均值法数据处理简单,误差较Gamma灰度值法稍大。Gamma灰度值法较为复杂,但线性关系更好,在实际应用中均能满足要求,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92.
多孔介质中气体水合物的成核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气体水合物成核过程是水合物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气体水合物生成过程,掌握其动力学规律,进而有效的对水合物进行开发利用。本研究通过在实验室内模拟实验合成CO2水合物,利用电学探测技术研究其成核过程,建立了水合物成核速率与阻抗关系的模型,并结合具体实验条件对模型进行拟合求解, 得到水合物成核速率变化趋势。同时发现水合物生成诱导时间受水分子记忆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正>基于建立2D-3D坐标密集对应的两阶段方法是对目标物体进行6D位姿检测的一类解决方案。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提出了ZC-Pose,一种基于分区编码坐标的目标物体6D位姿检测网络框架,其仅使用RGB数据和模型信息对目标位姿进行预测。本文在Linemod数据集上测试其表现,相较于该领域的一项经典工作——CDPN中的旋转分支部分有了可观的提升,并且与其他相关工作进行比较,也表现出了具有竞争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94.
为深入认识拱形结构对钢托板力学特性的影响,及其与不同锚杆匹配的承载适用性,基于球壳结构弹性力学与极限平衡分析构建了2种拱形托板承载力理论关系式,结合工程实践详细论述了其中5个影响参数。采用实验室加载试验研究了不同板厚、不同拱高的方形托板承载力与变形特征。结果表明:托板承载力与钢板厚度、拱高与拱底圆直径之比呈正增长关系;试验承载力较好地验证了理论计算式的适用性;此外,调向球垫尺寸与强度对托板承载与支护的充分发挥非常重要。综合以上研究与煤炭行业标准,提出常用锚杆规格与拱形托板尺寸的合理匹配表,以供矿山支护工程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95.
极近距离煤层变厚度顶板下部回采巷道综合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三交河矿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变厚度顶板下部煤巷布置及合理支护的技术难题,通过上部残留煤柱应力扩散分析与提高掘采回收效率考量,确定601首采面两巷采用反向大错距的布置方案。在开展现场巷道顶板窥视、锚固力测试与预紧扭矩转化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不同地质条件的煤巷差异化支护方案:架棚-锚杆联合支护、锚杆-锚索支护及锚杆-钢带-锚索支护。在井下实施了两条回采巷道的全进尺支护示范,监测结果表明:掘巷期间锚杆锚索工作载荷快速稳定,预紧力设计合理,围岩最大变形量30mm;回采期间超前巷道顶板最大下沉93mm。相关回采巷道综合控制技术保障了近距离下部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96.
不同碳氮组合对小球藻异养培养油脂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碳氮组合对小球藻Chlorella pro tothecoides CS-41异养培养油脂积累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葡萄糖为碳源,尿素为氮源,异养培养小球藻,采用干重法测定小球藻生物量,氯仿/甲醇法提取总脂,并采用GC-MS分析脂肪酸含量。结果小球藻最佳生长条件的碳氮组合配比为葡萄糖浓度40g/L,尿素浓度3g/L,此时小球藻生物量达最高,为9.1g/L,脂肪酸产率最大,为1.26g/L;总脂含量最高,为4.38g/L。结论获得了碳氮最佳配比,使小球藻脂肪酸含量提高到1.26g/L,为发酵扩大化培养小球藻制备生物柴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
不同应变率下混凝土受压损伤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在大连理工大学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型静动态电液伺服试验系统上对普通混凝土受压试件在应变率为10-5/s~10-2/s范围内进行动态单轴直接抗压试验,分析了动态荷载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以及临界应变随应变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随应变的增加而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临界应变与应变率之间呈线性关系,并给出了抗压强度、临界应变受应变率影响的经验公式;以切线模量的退化来量度损伤,从损伤的角度分别在应力和应变空间分析了混凝土动态损伤槛值随应变率的变化规律和混凝土的动态损伤演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应变率的增大,混凝土损伤应力槛值增加,但损伤应力槛值与最大应力的比值变化不大,损伤应变槛值及其与临界应变的比值随着应变率的变化影响不大;在相同的应力比或应变比条件下,混凝土损伤值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98.
深圳大运会篮球馆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深圳市坪山体育馆的结构选型,受力特点及结构设计进行介绍。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包括:弦支穹顶体系整体受力性能和屈曲稳定性影响分析;荷载取值分析;施工全过程模拟计算分析;单体上部钢结构、单体下部混凝土结构初步分析基础上的整体结构总装分析;根据深圳本地气温统计资料,合理选取计算温差,分析温差效应对结构安全的影响;关键复杂节点实体有限元计算分析,确保其可靠安全。计算分析表明:1)弦支体系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屋盖结构刚度,还大大提高了单层网壳结构稳定性;2)大跨空间结构设计进行总装分析至关重要;3)大跨结构温差收缩效应影响存在,温差效应施工模拟计算十分必要;4)复杂空间结构的节点十分关键,应通过有限元分析,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99.
江平  李运学  张剑 《长江建设》2010,(11):60-61
新时期,旅游景区的建筑市场管理工作较以往有了较大进步。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等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构建和谐社合同样是举足轻委。虽然建筑市场秩序有了一定好转.建筑市场开始逐步走向依法管理轨道,但是,由于政府职能没有正确定位.建筑市场管理松懈,秩序较乱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00.
荷载历史对混凝土动态受压损伤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了研究荷载历史对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动态抗压强度及应力和应变空间动态损伤特性的影响,在应变速率10-5/s~10-2/s范围内,对历经了0%、30%、50%和75%极限抗压强度荷载历史后的普通混凝土受压试件进行了单轴动态抗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应变速率下历经荷载历史后,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发生明显的变化;混凝土动态抗压强度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荷载历史超过某一槛值后,混凝土抗压极限强度明显降低;混凝土损伤应力槛值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历经超过损伤槛值的荷载历史后,混凝土的损伤应力槛值随着荷载历史的增加而减小,且损伤值随着荷载历史的增加而增加;混凝土损伤应变槛值受应变速率的影响不大,但随着荷载历史的增加而减小,且损伤值随着荷载历史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