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9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在基于弹性力学的正常滚动轴承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外圈局部点蚀缺陷宽度以及深度对接触变形的影响,引入滚动体通过缺陷时接触变形量的变化,建立了外圈产生单一局部故障的滚动轴承的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证实了当外圈产生单一局部缺陷时,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低频成分为滚动体通过外圈的频率及其倍频这一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常用的结论,并合理解释了倍频产生的原因;最后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了所建立模型和仿真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2.
为了探明挤压油膜阻尼器存在不同心度以及碰摩故障时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建立了带挤压油膜阻尼器的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考虑了阻尼器不同心度以及油膜环碰摩故障等因素,并搭建实验器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转子涡动半径越大,阻尼器的安装不同心度对转子振动影响越强;挤压油膜阻尼器不同心度越大,转子振动幅值越小,但非线性振动风险迅速增加;阻尼器偏心比过大时油膜内、外环可能发生碰摩,激起转子反进动固有频率,且振动幅值表现出剧烈波动现象。  相似文献   
33.
缘板干摩擦阻尼器叶片减振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减小叶片振动,在叶片缘板部位设置干摩擦阻尼器,以引入外加阻尼。本文介绍缘板干摩擦阻尼器叶片减振实验研究方法;针对带阻尼器的单叶片、双叶片,在3种激振力、9种正压力情况下,进行1阶弯曲、1阶扭转、2阶弯曲强迫振动实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获得阻尼器对不同振型下振动响应和谐振频率的基本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干摩擦阻尼器对1阶弯曲、1阶扭转振动有一定的减振效果;对2阶弯曲振动没有减振作用。  相似文献   
34.
在进行某型航空发动机模拟试验时,发现了一种鲜见报道的转子-轴承系统振动幅值长周期变化现象。为探究该现象的成因,利用某型航空发动机模拟试验器对该现象进行了长时间测试和验证,试验揭示了该现象受转速、滑油流量和温度、载荷、轴承状态和游隙等因素的影响规律。在大量试验后,分解了试验器和轴承,并更换新轴承进行了重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轴承的振动幅值长周期变化现象是轴承游隙引起的热-构耦合现象。其机理是游隙较大的轻载轴承打滑发热,引发轴承游隙周期性变化,导致转子振动出现振荡现象,该研究称其为滚动轴承的游隙振荡现象。该现象对轴承的散热状态和径向载荷较为敏感,主要发生在轴承工作载荷远远低于轴承额定载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供油条件或适当增加不平衡载荷的方式消除该现象。  相似文献   
35.
建立了升速过程多点预估临界转速和阻尼比的最小二乘优化方法 ,减弱了测量误差和噪声的影响而且计及了支承刚度的各向异性。利用转子升速至 80 %~ 90 %临界转速之前的数据就可估计出转子的临界转速、阻尼比和不平衡响应。现场实验数据验证结果表明 ,本文建立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6.
利用电阻应变计开发的动应变测量系统,成功的实现了机械振动信号的动态检测.这里对动应变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并在实测中验证了该测量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37.
设计了一种便携式滚动轴承故障智能诊断系统,对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结构及软件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该诊断系统除具有“便携式”的特征外,还具有操作简便,测试、诊断与分析自动化、智能化等特点,适用于生产现场对滚动轴承故障进行快速、自动地诊断。  相似文献   
38.
预测风机喘振边界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轴振动、轴位移及风机噪声信号来预测风机喘振边界,并在实际工程中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39.
针对变速变桨风力机组的特点,基于风力机半物理仿真平台,根据建立的组合风速模型及风力机不同的运行区域,研究了考虑机械传递、阻尼等因素的风力机PID控制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真实物理平台实验更能体现风力机的机械特性,建立的PID控制方法也较为贴近真实风机的控制特性。  相似文献   
40.
陡子振动的进动分析方法及其应用(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介绍了转子进动分析方法的原理、算法以及进动圆表征形式,构建了进动比函数(反进动量与正进动量之比),分析了其特性,阐述了进动比函数在转子振动故障诊断中的作用。列出了九种典型故障的进动特征,给出了三个应用实例。结果表明,转子进动分析既反映了转子振动的频率、幅值,又包含了转子振动的相位信息,而且还显现了转子进动的方向,是转子故障诊断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