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8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文章介绍了单片机在电缆充气设备检测系统的功能、设计原理、应用及其发展前景。通过单片机技术及时发现电缆充气设备的故障情况,减少了误差,使维修工作取得主动,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通信畅通,使故障检测达到信息化。  相似文献   
22.
从东盟地区劳务市场状况入手,着重分析和研究了该地区的劳务市场格局、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及其行业供需状况等,同时结合中国高职教育的特点,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所带来的机遇,对如何与东盟国家进行高技能人才的交流与合作进行了探讨。阐述了调整和完善我国高职办学体系,引进国外先进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东盟地区乃至国际劳务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观点。  相似文献   
23.
曲靖市在实施人才本地化战略过程中存在着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和开发使用方面的问题和困难,需要通过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合理引进开发人才以及改变人才观念等多个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4.
通过综合运用地震、地质、测井资料,依次建立三维的数字化地层格架模型、沉积相分布模型,结合实际的地质情况,利用沉积相和趋势面的控制建立三维属性确定性及随机模型。通过对三维属性模型的研究分析对红岗油田储层的剩余油气分布特点作出评价,为红岗油田的进一步开发作出指导。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以江苏海州湾常见微藻塔胞藻(Pyramidomonas delicatula)、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为受试藻,研究水环境中草甘膦对2种微藻的致毒胁迫效应。[方法]以叶绿素a含量、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为指标,研究2种海洋微藻的生长及细胞内抗氧化系统对草甘膦致毒胁迫的响应。[结果]草甘膦质量浓度高于6.15 mg/L,对2种微藻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塔胞藻、塔玛亚历山大藻10.25 mg/L组培养至7 d,分别为对照组的5.9%、6.4%;96 h培养时间内,草甘膦对塔胞藻及塔玛亚历山大藻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表现在降低叶绿素a的合成量,呈现显著的质量浓度-剂量效应;低质量浓度草甘膦对2种微藻的SOD活性均表现诱导性上升,在10.25 mg/L恢复对照组水平;草甘膦对2种微藻的CAT活性表现微弱抑制;2种微藻体内MDA含量随草甘膦处理质量浓度增加而显著增长,塔胞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在10.25 mg/L试验组达最高值,均为对照组16倍之多。[结论]高质量浓度(≥6.15 mg/L)的草甘膦可以有效抑制海洋微藻抗氧化酶活性,对塔胞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具有强烈的致毒效应,不同的海洋微藻对农药残留致毒胁迫的响应存在较大的种属差异性。旨在提示农药污染对水环境破坏的严重性,揭示海洋微藻作为环境毒理学评价指标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27.
在以往的研究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图件,需要数字化到计算机中去,以便进一步研究。工程图纸数字化是指采用手工输入、图像扫描、数字化仪、编程自动绘制、直接绘制等方式将工程图纸矢量化,使之能够用计算机绘制、编辑、修改、保存、输出、交换的数字文件矢量化后的图形文件。数字  相似文献   
28.
亚临界水提取大豆胚芽中异黄酮及低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胚芽为原料、高压反应釜为反应容器,应用亚临界水为溶剂、采用高纯氮气加压提取大豆胚芽中异黄酮及大豆低聚糖。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异黄酮的含量。选取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压力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再进行正交试验优化亚临界水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条件。结果表明:在液料比25:1,浸提温度120℃,浸提时间40 min,浸提压力1.9 MPa的条件下,大豆异黄酮的得率是1.09%,大豆异黄酮粗提物的产率为6.52%,粗提物纯度是2.60%;大豆低聚糖粗提物产率是3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