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18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01.
面向多学科协同开发领域的集成建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复杂产品研发过程中不同学科的信息共享,消除系统集成、协同仿真和系统优化的障碍,提出了基于本体元模型的数字化样机构建方法.分析了基于本体元模型的多领域集成建模的可行性,利用统一建模语言的扩展模型构建了本体的元模型核心包;基于本体理论分析了复杂产品协同开发领域的概念及其关系,构建了多学科协同领域信息集成框架;基于本体元模型建立了涵盖产品定义信息、研发方法信息和研发流程信息的数字化样机模型,支持产品在研发过程中的多抽象层次演化、多粒度层次分解和多学科协调优化,控制复杂产品的整个研发过程.以有源相控雷达为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2.
J-T制冷器管路对稳定平台的干扰力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作用于稳定平台上的各种干扰力矩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J-T制冷器供气管路所引起干扰力矩的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计算公式和减小此项干扰力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3.
基于层次链的产品装配过程建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虚拟装配中装配过程模型信息表达不完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链的产品装配过程建模方法.该方法引入装配任务和装配操作模型,通过粗粒度的装配任务与细粒度的装配操作相结合的装配过程建模,实现了虚拟装配中装配过程信息的完整性表达.该方法采用并行的装配操作,实现了对非线性装配过程的建模;引入调整零部件和拆卸零部件两种类型的装配任务,实现了对非单调装配过程的建模.此外,通过基于层次链的装配过程建模方法,实现了装配过程回溯、重做和回放等装配过程信息地管理和重用.最后自主开发了原型系统,并对相关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4.
支持自顶向下设计的产品功能建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顶向上的设计模式符合一般的设计规律,面对几何建模技术为主的各种CAD系统难以真正地对这一过程提供支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功能单元和功能特征的产品功能模型。它能够表达产品的功能结构和功能关系,并建立了对零件形状特征的功能约束。功能建模系统 基于特征的产品建模系统相连接,能够实现自顶向下的产品设计 。  相似文献   
105.
产品开发过程涉及诸多应用系统之间的功能交互,而分布式系统的异构性影响了它们的互操作能力,使产品数据的可访问性和易用性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以服务为核心的应用集成思想和以智能服务元为基础的多层次集成服务模型,设计了智能服务元的结构,在分析PDM/CAD和PDM/CAPP的集成方案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运行于PDM集成环境中的多个智能服务元.通过PDM原型系统的开发验证了集成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6.
基于多色集合理论的几何公差信息推理及其规范性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准体系、公差类型、附加符号等几何公差信息设计不规范的问题,提出基于多色集合理论的几何公差信息推理及其规范性验证方法。首先根据构建的几何公差本体模型,提出几何公差信息推理层次结构,并建立了该推理层次结构的多色集合模型。然后根据新一代产品几何规范,提炼了推理层次结构中不同层次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形成了几何公差信息推理围道矩阵。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基准约束的自由度方向,判断是否存在基准冗余和基准顺序不一致等问题,验证了基准体系的规范性;基于围道矩阵以及推导的几何公差信息推理算法,经过两步推理得到了适用的公差类型、附加符号,验证了几何公差设计结果的规范性。基于上述模型和算法开发了几何公差信息规范性验证软件模块,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7.
用系统的观点应用和发展先进制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先进制造技术的系统性特点进行了分析 ,认为随着先进制造技术开始发展成为多学科交叉融合一体化的新一代制造科学 ,在应用与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不能孤立看待某一先进制造技术 ,不应以追求技术的高新为目的 ,必须用全面、整体和系统的观点及手段对其进行处理 ,协调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 ,追求总体优化 ,必须重视技术、组织、管理及人的综合 .先进制造技术必须以人为中心 ,其运作需要先进的制造模式相匹配  相似文献   
108.
管材弯曲过程中的弹塑性变形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鄂大辛  宁汝新  古涛 《兵工学报》2009,30(10):1353-1356
在管材弯曲变形的基本假设和简单应力状态下的线性强化材料模型的基础上,对管材弯曲进行了变形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弯管横截面上垂直于弯曲平面方向的对称轴两侧存在很小的弹性区,对弯曲卸载后的回弹产生一定影响;弯曲切向应力主要随相对弯曲半径减小、屈服强度和塑性模量增大而增大;在较小相对弯曲半径范围内,弯曲切向应力有急剧上升的倾向;根据弯曲切向应力小于材料拉伸极限的关系,推导出最小相对弯曲半径的计算公式,理论计算值略小于实际试验值,修正并完善后,可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09.
面向虚拟装配的装配序列规划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产品装配序列完全通过自动推理获得的方法工程实用性不高,据此,提出将计算机的辅助知识导航与人的决策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虚拟环境下的人机协同方式来解决装配序列规划问题。首先给出了装配序列知识导航的框架结构,提出了根据当前装配状态,将几何层和语义层知识规则交替运用、递进分层的装配序列动态导航算法;给出了几何层推理所运用的优先级判断准则和假设,并对语义层规则的4层框架描述方法进行了说明;最后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0.
车间调度中的动态工作日制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间调度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更多地表现为动态调度问题.在分析调度问题的三个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并结合车间实际生产情况,对时间的动态变化这个影响动态调度最基本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动态工作日制的实现策略和关键算法,为动态日制的离散实现提供了一个应用的具体方案,最后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