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8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通过对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及邻区油气成藏规律和模式的归纳和总结,寻找控制油气藏形成的关键因素,并提出潜在的勘探方向。胡-庆地区受构造运动和2个成烃旋回的迭合,形成油气藏平面上和纵向上分布的规律性交化;早期成烃旋回早期的烃类聚集于石家集断层下降盘的断块与断鼻构造中,早期成烃旋回晚期的烃类主要聚集在二台阶外侧的反向屋脊断块内;晚期成烃旋回的烃类主要聚集在长垣断层与邢庄断层下降盘,由于晚期成烃旋回期间,绝大多数断裂不活动,深层油气整体封存效果好,往往形成异常超压油气藏;对于早期成烃旋回来说,二台阶沙三段烃源岩生成的低成熟-成熟原油油气藏,以及洼陷内部沙三段烃源岩生成的高成熟原油油气藏勘探前景较大;对于晚期成烃旋回来说,长垣断层与邢庄断层下降盘的构造-岩性油气藏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22.
23.
截至2007年底,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炼油新水单耗为0.97吨/吨,比去年同期1.07吨/吨节约了0.1吨/吨;工业污水回用41.13万吨,废渣利用4.48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3%。 这些结果是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能与生产并重,减排与发展并举,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24.
简要介绍了胜利油田一口五段制多目标定向井——老斜29井的工程设计情况,总结分析了该井采用的钻具组合、钻井参数、井眼轨迹控制等技术问题。该井的钻探成功为胜利油田海油陆采方案的实施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5.
一般实验室所配备的FSF型粉碎磨,难以达到粮食检验中所要求的样品细度,通过调节粉碎磨的刀距,旋转方向,配备适当的筛网,即可达到要求。介绍了用改进后的粉碎磨制备样品的方法和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对所制样品进行项目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6.
通过“三大工程“建设,加快水土流失的治理,促进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7.
对比了Cu-15Ni-8Sn合金铸态、均匀化退火态(850℃×8 h)、锻造态、固溶态(840℃×1 h)和时效态(400℃×6 h)的硬度、强度和伸长率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工艺状态下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的组织为发达的树枝晶;经均匀化退火后,枝晶组织消失,层片状组织完全溶于铜基体;均匀化退火态合金经锻造后,晶粒尺寸明显减小,平均晶粒尺寸从58.78μm减小到4.22μm,抗拉强度由395.39 MPa提高到659.50 MPa,细晶强化为主要强化机制;固溶态合金由于溶质原子的充分固溶,伸长率大幅提升到46.7%;进一步经时效处理后,抗拉强度提高到802.50 MPa。  相似文献   
28.
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胡12块的开采历史进行了拟合,得出了剩余油分布状况,找出剩余油富集区域横向上主要集中在各层系或构造的高部位,西块的剩余油主要集中在Es3^中亚段7砂组和Es3^k 亚段6砂组1-3砂层,其次在Es3^下亚段1砂组1-4砂层沿胡7-7断层及石家集断层一带,且连片性较好,东块剩余油主要集中在Es3^中亚段4砂组,12-7井北面及其东北和西南方向约200-300m内,其他层系的剩余饱和度都比较低且十分分散,同时还设计了4个调整方案进行了10年的开发预测,通过对这4个方案开发指标的对比分析,推荐采用方案3。  相似文献   
29.
通过描述复杂断块油田的构造特点、储层建筑结构特征、油层分布规律,指出复杂断块非均质油田应采用滚动开发的方法来开发,其基本原则是"总体部署,分步实施,及时调整,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30.
利用统计法、Dykstra法和劳伦兹曲线法分别计算了胡状集油田胡5块几个层系的渗透率变异系数;并对层间宏观、微观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块储层非均质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