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真实齿面的数字化重建是虚拟仿真与测量的重要基础,提出了基于几何线特征的渐开线齿轮齿面的数字化曲面构造方法,根据渐开线齿轮齿面的渐开线、螺旋线和接触线三条特征线之间的相交关系划分齿面网格点,分别构造出三角面片组成的渐开螺旋面和双三次NURBS渐开线螺旋面。与三角面片集拟合得到的曲面进行面型拟合特征与拟合精度、特征线拟合特征与拟合精度的比对分析、特征线拟合精度与光顺性的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数字化曲面具有明显不一样的特征,NURBS渐开螺旋面具有良好的精度和光顺性。  相似文献   
32.
论述了在CNC齿轮测量中心上测量偏心圆齿轮齿形误差的测量原理,并将不同偏距下的测量结果与普通圆柱齿轮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证实了所提出的测量原理的正确性.这一方法对于解决非圆齿轮的检测问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3.
该研究基于双适配体夹心原理,建立了一种酶联适配体检测葡萄球菌肠毒素A(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A,SEA)的新方法,并对适配体浓度、链霉亲和素-辣根过氧化物酶浓度、反应体系、封闭条件、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在适配体浓度40 nmol/L、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相似文献   
34.
基于数字证书的在线声誉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网络安全的支持,目前的主流技术是以密码学为基础,如遵循X.509标准的PKI体系,但数字证书只能保障一次交易的安全性。由于电子商务中信息的异步性,无法预测交易的风险,对已造成的损失常常是无法挽回的。而声誉评估就是根据以往的交易历史来预测将来的行为,从而减少交易风险。另外,电子商务中的匿名欺骗可通过数字证书加以防范。因此,将在线声誉评估与数字证书结合起来,可进一步增强网络安全,减少风险,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所以,声誉系统是对目前基于密码学的网络安全技术的一种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35.
构建了一种快速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适配体试纸条。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核酸适配体为识别分子,纳米金为显色信号,基于双适配体夹心原理,制备了用于检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适配体试纸条,并对制备条件如适配体浓度、胶体金溶液pH值、纳米金-适配体复合物和链霉亲和素-纳米金复合物的包被量等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在优化条件下,该试纸条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裸眼可视检测限为10~3cfu/mL,且具有很高特异性。可实现样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快速定性检测。  相似文献   
36.
D30 1A自动缫所缫制的生丝在清洁、洁净的成绩方面降低较明显 ,本文阐述如何从合理调整煮茧工艺、缫丝工艺等一系列环节入手 ,来有效提高生丝的清洁、洁净成绩。  相似文献   
37.
为研究大孔树脂对大黄5种蒽醌的分离效果,本文采用静态吸附实验,比较6种大孔树脂(HPD-100、XDA-6、AB-8、LX-38、ADS-7和ADS-17)对5种游离蒽醌(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吸附及解吸附性能,筛选出对大黄5种蒽醌吸附率和吸附率最高的大孔树脂。然后以筛选的大孔树脂作为载体,对其动态吸附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HPD-100大孔树脂对大黄5种蒽醌吸附率和吸附率最高;在层析柱径高比1:8,上样溶液5种蒽醌总浓度为3.64 mg/mL,上样体积2.0 BV,流速1.0 BV/h,85%的乙醇洗脱,洗脱体积为3.0 BV的优化条件下,HPD-100对5种蒽醌的动态吸附率为86.3%,洗脱率为85.9%,5种蒽醌总含量增加了2.88倍,由原来的7.13%增加到20.5%,总回收率98.7%,提取物中残留的离子液体[bmim]Br也同时被除去,表明本实验选择的优化条件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以苏丹红Ⅲ适配体为识别元件,以未修饰的纳米金传感信号,以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作为纳米金聚集的诱导剂,构建了一种简单、经济、快速的苏丹红比色检测方法。在优化条件下评估本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准确性和特异性,最后应用于食品中苏丹红快速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国标法(GB/T 19681-2005)对比验证。结果显示,在PDDA浓度20 nmol/L、适配体浓度5 nmol/L、反应时间4 min等优化条件下,纳米金吸光度比值(A650nm/A530nm)与苏丹红Ⅲ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86),线性检测范围为3.13~50 ng/mL,可视化检测限为3.13 ng/mL,检测时间约为5 min。特异性分析显示,本方法对苏丹红Ⅰ、Ⅱ、Ⅲ和Ⅳ有高的特异性,与柠檬黄、日落黄、分散橙11等无交叉反应。将本方法应用于食品中苏丹红检测,加标回收率为85.4%~102.5%,相对标准偏差为3.37%~6.75%。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结果易读等优点,适用于批量样品中苏丹红的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9.
以苏丹红III核酸适配体为识别元件,以氯化血红素/G-四链体DNA酶为信号探针,结合杂交链反应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一种简单、新颖、高灵敏的生物传感器,用于苏丹红比色检测。在优化条件下,对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性、特异性进行评估,最后将其应用食品中苏丹红III快速检测,并与GB/T 19681—2005法对比验证。结果显示,在优化条件下,苏丹红III质量浓度在0.5~250 ng/mL范围与45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方法检测限为0.09 ng/mL。特异性分析显示,本方法可用于苏丹红I~IV的检测。实际样品分析中表明,食品中苏丹红III加标回收率为84.3%~101.6%,相对标准偏差为4.13%~8.36%,本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与GB 19681—2005法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批量食品中苏丹红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40.
研究酶联免疫法检测乳及乳制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氟喹诺酮EIA微孔板含12个板条,每个板条8孔,用羊抗兔抗体IgG包被.特异性抗体(兔多克隆抗喹诺酮类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诺氟沙星(酶结合物)、诺氟沙星标准品或样品被加入到微孔后,经过1小时孵育,特异性抗体被牢固地结合在板条上的羊抗兔抗体IgG上,与此同时,游离的氟喹诺酮类(存在于标准品溶液或样品中)和酶结合物相互竞争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位点结合(即竞争性酶联免疫检测).然后在洗涤过程中除去未结合的酶结合物试剂,加入色原底物(四甲基联苯胺TMB),结合的酶结合物将无色的底物转化为蓝色的产物.滴加终止液终止显色反应,颜色由蓝色变为黄色,在450nm波长下检测吸光度,吸光度值与样品中氟喹诺酮类浓度成反比.本方法单样检测时间为120分钟,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等特点,适用于乳与乳制品中氟喹诺酮类残留的检测,该方法为半定量检测检测结果超出相应产品的质量标准,必要时,需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仲裁方法或仪器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