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8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96篇
工业技术   246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4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高青  卓宁 《化工机械》1994,21(2):63-66
本文对纵肋管束换热器的传热、阻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传热特性和阻力特性关系式,并着重分析梯形纵肋管束换热器的特性。进一步探讨了管束节距、肋片高度对传热及流阻的影响情况。与相同结构的光管管束比较,换热增加10%-35%,而流阻最高增加48%,最低情况下,低于光管。文中指出具有梯形纵肋的管束呈现出一种特殊的传热及流阻规律,它不但可获得较低的流动阻力,而且传热得以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32.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现如今的油库管理应该做到现代化、信息化.在油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计算机及其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油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与具体内容,并详述了计算机系统是如何在油库的信息化管理中应用的.  相似文献   
33.
采用草酸盐沉淀法,以硝酸锶、硝酸钡、钛酸丁酯和草酸为原料,Dy2O3为掺杂剂,制得了Ba0.6Sr0.4TiO3粉体,并于1 250 ℃将其烧结成Ba0.6Sr0.4TiO3系电介质陶瓷.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TH2818自动元件分析仪对Dy2O3 掺杂量为0.2%~2%的Ba0.6Sr0.4TiO3陶瓷的微观结构和介电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y2O3的掺杂没有影响到BST陶瓷的主晶相钙钛矿结构,且一定量的Dy3+进入到BST晶格中.BST陶瓷的介电损耗随着掺杂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介电常数随着掺杂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掺杂量为0.5%时,介电常数最大,为4 474.48.  相似文献   
34.
采用草酸盐沉淀法,以硝酸锶、硝酸钡、钛酸丁酯和草酸为原料,Dy2O3为掺杂剂,制得了Ba0.6Sr0.4TiO3粉体,并于1250℃将其烧结成Ba0.6Sr0.4TiO3系电介质陶瓷。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TH2818自动元件分析仪对Dy2O3掺杂量为0.2%~2%的Ba0.6Sr0.4TiO3陶瓷的微观结构和介电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y2O3的掺杂没有影响到BST陶瓷的主晶相钙钛矿结构,且一定量的Dy3+进入到BST晶格中。BST陶瓷的介电损耗随着掺杂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介电常数随着掺杂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掺杂量为0.5%时,介电常数最大,为4 474.48。  相似文献   
35.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结构元形态学的遥感图像边缘检测方法,与经典边缘检测算法的仿真比较表明,其算法在边缘连续性、边缘定位精度和地物细节体珥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6.
PA66/TLCP原位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形貌及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挤出和注射成型制备了聚酰胺66/热致液晶聚酰胺(PA66/FLCP)原位复合材料,研究了其热性能、形貌及力学性能。DSC分析表明,PA66和TLCP相容性较好,随着TLCP含量的增加,PA66的结晶度、结晶速率下降;SEM分析表明,TLCP在PA66基体中分散均匀,两相相容性较好,当加入10%(质量分数,下同)的TLCP时,TLCP形成长径比比较大的纤维;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当加入TLCP后,PA66的力学性能有明显的改善。当加入10%的TLCP时,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增幅最大,拉伸强度增加79.6%,拉伸模量增加120.4%,断裂伸长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7.
本文基于体系作战的视角,通过与传统作战中作战系统运行方式的比较,对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要素联运机制进行了分析,从而揭示出其本质属性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8.
针对分层式路由协议在建立整个网络拓扑后无法动态维护的缺点,本文修改了现有分层路由机制中节点地址的分配方法,提出素数动态路由协议。该协议利用素数乘积分解的唯一性,使得节点在网络中的位置能被明确表示出来且可以动态修改。通过仿真实验,对比常见的LEACH、SPIN和DD这3种路由协议,本文提出的D-HiPr路由协议在网络生存时间、传输时延等方面表现更优,很好地满足异构型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  相似文献   
39.
基于松辽盆地油气勘探实践,结合地震、测井、地球化学等勘探开发新资料,对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全油气系统基本地质条件、油气类型、油气分布特征、成藏聚集动力、源储关系及成藏聚集模式开展系统研究。研究表明:(1)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具备全油气系统形成条件,油气资源充足、储集层类型多样、输导体系发育,形成以白垩系青山口组烃源岩为中心的全油气系统。(2)全油气系统内不同类型油气资源在沉积体系、岩性组合及物性变化等方面存在关联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常规油藏-致密油-页岩油有序共生的空间分布特征。(3)纵向上,源上常规油、源内页岩油/致密油、源下致密油有序共生;平面上,自盆地边缘向凹陷中心有序发育常规油-致密油-夹层型页岩油-页岩型页岩油。(4)构建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全油气系统源上常规油浮力充注成藏、源内页岩油滞留聚集、源下致密油源储压差充注聚集3类成藏聚集模式。提出的松辽盆地北部全油气系统新认识,为松辽盆地油气资源的整体勘探部署提供新思路,将有助于松辽盆地剩余油气资源高效勘探和新层系新领域快速获得油气发现。  相似文献   
40.
强伟  李文卓  路永新  李欢  米广鑫  程龙 《焊管》2023,46(4):44-47
为了研究单面焊接双面成形背面保护剂的保护效果,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能谱仪、显微硬度计等对接头组织及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Solar TYPE B型焊接保护剂可以获得成形良好的焊缝;熔合线附近的焊缝组织为联生结晶的奥氏体柱状晶,焊缝中心组织为细小均布的奥氏体枝晶,平均枝晶间距为8.9μm;焊缝背部表层有较低含量的O元素,从而说明保护剂对焊缝背部的保护具有效果良好;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的硬度较低,而焊缝区硬度较高,但总体硬度值波动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