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10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基于CFD-DEM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对拉瓦尔喷管进行结构优化分析,并利用基于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法探讨了结构参数对拉瓦尔喷射器出口气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叠加效应的喷射器有利于粉体被吸入喷射器;拉瓦尔喷管喉管越长、管径越窄,收缩管的锥角越小,扩张管的锥角越小,都将造成喷射器出口压力增大;拉瓦尔管的出口压力受喉管长度影响最大,其次是喉管管径,再次是收缩管的锥角,最后是扩张管的锥角;通过增加一级拉瓦尔喷管以及增加喉管长度,可以提高进料的流畅性,同时有助于粉料更远距离的输送。  相似文献   
62.
介绍了以丰润砂岩替代滦县砂岩生产卫生陶瓷的配方组成、工艺制度和产品的主要性能。  相似文献   
63.
采用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机械式粉体搅拌机内超细粉体搅拌过程的搅拌功率、扭矩的变化规律。对平均粒径为10.56μm的轻质碳酸钙粉体进行搅拌实验,研究了机械式粉体搅拌机内的操作参数,包括搅拌转速、桨叶位置、料面高度的变化对超细粉体搅拌功率和扭矩的影响,拟合得出了功率计算的表达式。利用相似原理放大粉体细颗粒,对放大的粗颗粒进行虚拟实验,获得接触参数;对粗颗粒搅拌过程进行DEM数值模拟,将模拟搅拌功率和扭矩的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机械式粉体搅拌机内超细粉体搅拌功率消耗与搅拌桨转速、桨叶位置、料面高度等参数密切相关。同时,扭矩值与功率值与搅拌桨转速、料面高度呈正相关,与桨叶位置呈负相关。模拟的扭矩值和功率值与实验的扭矩值和功率值比值与颗粒放大因子基本吻合,验证了相似原理应用于研究桨叶位置和料面高度对搅拌功率特性的影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4.
橡胶内衬球磨机制釉最佳工艺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实例讨论了以球石为研磨体,型号为2100×2100内衬为橡胶的球磨机,在制造卫生瓷釉料中与硅石内衬球磨机相比较所得到的一些工艺参数,以及对釉浆细度、流动性、温度和烧后釉面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为研究重整反应器扇形管的变形机理,采用正交各向异性板模型简化其结构,并进行力学分析。为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从试验、理论计算及有限元模拟3方面对开孔板料进行分析比较,分别建立小段扇形管有限元完整模型和正交各向异性板简化模型进行分析,再加以试验验证,结果显示用正交各向异性板简化扇形管是可行的。通过对整段扇形管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静力和线性屈曲分析,得到扇形管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外压载荷作用时的屈曲变形。  相似文献   
66.
催化剂密相装填过程中反应器内部直观可视性差,无法实时掌握反应器内床层堆积状态,影响布料控制和装填质量。本文以某单位固定床反应器为研究示例,构建了一套催化剂密相装填过程的床层料面监测系统,从机械结构设计、电气控制逻辑、软件窗口架构完成系统设计。使用脉冲微波雷达获取特征点距离,计算空间分布,根据空间分布使用自然条件下三次样条插值法构建料面图像。考察系统对多种形态料面的监测效果,探讨环境光照、催化剂粒径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操作维护简单,具有较高的成像分辨率和测量精度,中心位置监测效果优于边缘;生成的三维毯式图像与径向料面分布图极大提高了密相装填过程床层料面信息的可读性;监测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适应反应器内多工况下的监测需求。  相似文献   
67.
以网纹内管型双套管双管板安全型换热器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外管接触面积当量法,将网纹内管与外管内壁的接触面积当量成对应接触面积的直槽管;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内管为当量的直槽管换热器传热性能进行了研究,换热器管壳两侧的介质均为水,分别将空气和水两种介质填充至隔绝腔内,模拟不同入口流量条件下传热特性;引入接触修正系数,在传统传热系数经验公式的基础上,结合网纹管模型特点,获得网纹内管安全型换热器传热系数计算公式,并对不同工况下换热器的传热系数进行理论计算;建立网纹内管安全型换热器传热特性评价实验台。结果表明:内外管接触面积当量法在处理网纹内管安全型换热器传热特性时具有可行性,基于接触修正系数的传热系数工程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可靠;数值模拟结果、理论计算结果及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趋势;隔绝腔介质分别为水及空气时,网纹内管的传热效率比内管为光管分别提高约24%和40%。  相似文献   
68.
以江苏某地的凹土为原料,用搅拌磨在干法环境下制备了粒径小于1μm、粒度分布均匀的超细凹土粉体。通过条件实验,系统地研究了粉碎时间、搅拌器转速、球料比、球磨介质种类和尺寸以及助磨剂等因素对搅拌磨粉磨效果的影响规律,初步确立了制备超细凹土粉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从而为实际生产中确定适宜的工艺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9.
李岩  刘雪东  钱建峰 《化工进展》2013,32(9):2056-2060
采用CFD方法模拟了具有相同桨径、不同桨叶折角和叶宽结构的6种新型搪玻璃搅拌桨的搅拌特性。考察了挡板、桨叶离底高度对釜内流场的影响,基于此分析了桨叶折角、叶宽对速度分布的影响。对模拟得到的搅拌功率和混合时间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与传统搪玻璃桨式搅拌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新型桨叶在加挡板且桨叶离底高度为450 mm时,搅拌效果最佳;②随桨叶折角、叶宽的增大,桨叶区轴向、径向和切向速度均呈增大趋势,当桨叶折角为45°、叶宽为95 mm时,釜内混合效果最好;③随转速增大,搅拌功率呈增大趋势,混合时间呈减小趋势,新型桨明显比传统桨混合性能好,桨叶折角为30°、叶宽95 mm时功率消耗最低,桨叶折角为35°、叶宽95 mm时混合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70.
我国在用化工压力容器安全现状及延寿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在用压力容器的安全现状和影响在用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6个突出问题,以及国内外压力容器缺陷安全评估技术的最新进展和表面防护技术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