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4篇
工业技术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通过热处理得到3种强度级别的Ti-1023合金材料。拉伸和疲劳试验结果表明,在时效温度为510~560℃的范围内,Ti-1023合金的轴向拉压疲劳极限随屈服强度的提高而提高。拉伸断口分析表明,高强度Ti-1023的断裂模式为沿晶断裂,在较低强度Ti-1023断裂模式以韧性断裂为主的韧性和沿晶断裂的混合断裂模式。疲劳断口分析则表明,在较低载荷时,时效温度对断口疲劳区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2.
熔滴对TB6钛合金高周疲劳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典型应力对比试验,研究了烧伤熔滴对,TB6钛合金旋转弯曲疲劳和轴向拉.拉疲劳的影响,并分析了烧伤熔滴的形貌和疲劳试样的断口特征.结果表明:熔滴处易形成富氧和富氮层脆性相,在应力作用下极易开裂成为疲劳源;另外,熔滴会导致基体组织发生变化,对基体一般产生第二类烧伤,破环试样表面的完整性,从而加速疲劳试样破坏,也会成为断裂源,显著降低其高周疲劳性能,对TB6钛合金高周疲劳有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3.
TA15钛合金焊接接头性能与断裂行为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2,他引:4  
对TA15钛合金氩弧焊和电子束焊焊接接头的性能与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断口观察,对其断裂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焊接接头强度均与母材相当,而塑性明显降低.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组织均呈现从粗大等轴组织到魏氏组织的过渡变化特征.疲劳断裂位置一般位于靠近熔合线的焊缝区域,主要原因是此区域存在组织突变和熔合线气孔.焊接气孔对接头疲劳性能影响较大.两种焊接接头疲劳断口特征存在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24.
单晶高温合金断裂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单晶高温合金高温拉伸、低周疲劳、高周疲劳和持久断裂特征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晶高温合金高温拉伸断口具有类解理断裂与韧窝断裂的混合特征,断裂机制为中心微孔聚集型断裂。低周疲劳断裂在高应变幅下为多疲劳源,裂纹扩展初期断口与主应力方向垂直,随后疲劳裂纹沿特定晶体学平面扩展;在低应变幅下为单疲劳源,疲劳裂纹沿特定晶体学平面扩展。高周疲劳断裂为单疲劳源,在大应力下断口由多个相交的特定晶体学平面组成,应力较小时,断口由一个大的晶体学平面和瞬断区组成。疲劳裂纹在晶体学平面上扩展形成的疲劳条带间距很宽。高温持久断裂机制为微孔聚集型断裂,显微缩孔成为持久断裂的主要裂纹源。表面再结晶对高温持久断裂机制影响较小,但会使持久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25.
紧固螺栓开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某螺栓在安装过程中有两个在螺纹牙底开裂.通过对螺栓裂纹及裂纹断口的宏观微观观察、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检测,确定了裂纹性质;通过对螺栓在安装过程中的受力分析、扭拉试验、摩擦因数测定以及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确定了螺栓开裂原因.结果表明:螺栓裂纹性质为过载开裂,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螺栓孔内残留的蓖麻油和TB06-9底漆使得螺纹旋合摩擦因数大大降低,螺栓在一定的扭矩下承受的轴向拉应力显著增加,从而导致螺栓开裂.  相似文献   
26.
TA15钛合金焊缝及热影响区疲劳裂纹扩展行为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在扫描电镜下对TA15钛合金氩弧焊焊缝(FZ)及热影响区(HAZ)疲劳裂纹扩展行为进行了动态原位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焊缝疲劳裂纹扩展过程中裂纹尖端滑移明显,滑移线较长;热影响区裂纹扩展初期裂纹尖端滑移不明显,在裂纹扩展中后期才出现较为明显的滑移,且滑移线较短,存在较多的二次裂纹;焊缝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高于热影响区.焊缝与热影响区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差异与其显微组织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27.
飞机水平安定面后梁中段裂纹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使用过程中,飞机水平安定面后梁中段出现裂纹。通过宏微观形貌观察、微区成分分析、金相检查和硬度测试,确定了水平安定面后梁中段的裂纹性质及失效原因。结果表明:后梁中段裂纹性质为剥层腐蚀裂纹,水平安定面后梁中段铆钉区腹板与后梁下缘条之间以及凸台与机身之间发生磨损导致剥层腐蚀裂纹。建议水平安定面后梁中段铆钉区腹板与后梁下缘条之间以及凸台与机身之间连接增加垫片,防止直接接触,并且对材料进行表面防护。  相似文献   
28.
在对国内外航空产品失效案例进行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了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S)体系结构的航空产品失效案例共享系统.该系统由客户端程序、应用服务器程序以及后台数据库三部分组成,采用SQL Server 2000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VC++作为客户端程序和应用服务器程序的开发工具.对系统体系结构、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29.
补焊是提高WE43A镁合金铸件性能和合格率的重要手段。采用体视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补焊接头进行组织分析,采用显微硬度计对接头硬度进行测试,同时对补焊接头的疲劳断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WE43A镁合金补焊后未见明显的热影响区,母材中可见方形的Mg24Y5相和沉淀强化相Mg14NdY、Mg3(Y,Nd);焊缝区为等轴晶,从熔合线到中心晶粒尺寸逐渐增大,析出相主要为Mg24Y5、Mg14Nd2Y以及Mg3(Y,Nd)。熔合线两侧母材及焊缝显微硬度均匀,焊缝区硬度较母材低8.13%,这是由于焊缝区析出了大量第二相降低了基体固溶度,以及析出的Mg3(Y, Nd)相粗大未产生沉淀强化综合作用所致。补焊接头疲劳断口源区和扩展区为准解理特征,源区可见较多扇形花样,扩展区可见大量台阶以及少量的沿晶特征,瞬断区为沿晶+韧窝的混合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30.
利用高温蠕变试验,研究SRR99单晶高温合金在低应变速率下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结果显示,在大气环境且无涂层保护的情况下,长时间高温低应力作用会使单晶合金发生动态再结晶,动态再结晶的温度和临界应变量均低于静态再结晶,再结晶晶粒均位于试样边缘的γ′相贫化层内,再结晶深度较浅,一般不超过15μm。在高温低应变速率下,再结晶以完整晶粒的形式发生,晶粒内无条状γ′相存在。单晶合金在高温低应变速率下的动态再结晶行为主要与高温氧化有关。在实际服役条件下,表面涂层可有效抑制动态再结晶的发生。此外,还利用高温压缩试验,研究了SRR99单晶合金在高应变速率下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在高应变速率下,单晶合金发生动态再结晶的温度和临界应变量均显著提高,再结晶以胞状组织的形式发生,晶胞内含有大量粗大的条状γ′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