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5篇
工业技术   63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62.
目的 建立基于特征组分诊断比值法的饮料与炮制酒中非法添加刺五加中药材的分析鉴定方法。方法 优化刺五加中药材的特征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条件,对不同产地刺五加中药材模拟的刺五加配制酒、代用茶、饮料样品进行检测分析,选取样品中的4种特征组分原儿茶酸、绿原酸、刺五加苷B和刺五加苷E,并对各组分间的峰面积比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种基质模拟样品中刺五加苷E和刺五加苷B的峰面积比值在一定范围内恒定,且比值稳定,重现性良好。对诊断比值进行箱线图分析,刺五加的诊断比值鉴别区间为1.19~2.71。对市售含刺五加的保健食品进行检测,其诊断比值与我们的结论一致。结论 建立的特征组分比值法简单、高效,可用于饮料与炮制酒中非法添加刺五加中药材的鉴别。  相似文献   
63.
过去约20年间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在许多国家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该害虫传入我国,对农业生产构成严峻威胁。外来入侵物种的快速准确鉴定是科学研究及其管理的基础。本研究对来自海南三亚和陵水地区的扶桑绵粉蚧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mt COI)测序并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扶桑绵粉蚧序列进行了比较。系统发育树表明该物种存在两个遗传支系,即海南支系与佛罗里达支系;这两个支系的遗传距离约3%。这是利用mt COI分子标记对我国扶桑绵粉蚧的首次分子鉴定。这些结果提示:(1)扶桑绵粉蚧可能是至少含有两个隐存谱系或姊妹种的复合种;(2)新入侵我国海南三亚和陵水地区的扶桑绵粉蚧是该复合种内的一个隐存谱系或物种,且海南三亚和陵水种群可能不是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扶桑绵粉蚧隐存谱系的发现对于该物种的分子鉴定及其入侵生态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过去约20年间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在许多国家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该害虫传入我国,对农业生产构成严峻威胁。外来入侵物种的快速准确鉴定是科学研究及其管理的基础。本研究对来自海南三亚和陵水地区的扶桑绵粉蚧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mt COI)测序并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扶桑绵粉蚧序列进行了比较。系统发育树表明该物种存在两个遗传支系,即海南支系与佛罗里达支系;这两个支系的遗传距离约3%。这是利用mt COI分子标记对我国扶桑绵粉蚧的首次分子鉴定。这些结果提示:(1)扶桑绵粉蚧可能是至少含有两个隐存谱系或姊妹种的复合种;(2)新入侵我国海南三亚和陵水地区的扶桑绵粉蚧是该复合种内的一个隐存谱系或物种,且海南三亚和陵水种群可能不是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扶桑绵粉蚧隐存谱系的发现对于该物种的分子鉴定及其入侵生态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过去约20年间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在许多国家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该害虫传入我国,对农业生产构成严峻威胁。外来入侵物种的快速准确鉴定是科学研究及其管理的基础。本研究对来自海南三亚和陵水地区的扶桑绵粉蚧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mt COI)测序并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扶桑绵粉蚧序列进行了比较。系统发育树表明该物种存在两个遗传支系,即海南支系与佛罗里达支系;这两个支系的遗传距离约3%。这是利用mt COI分子标记对我国扶桑绵粉蚧的首次分子鉴定。这些结果提示:(1)扶桑绵粉蚧可能是至少含有两个隐存谱系或姊妹种的复合种;(2)新入侵我国海南三亚和陵水地区的扶桑绵粉蚧是该复合种内的一个隐存谱系或物种,且海南三亚和陵水种群可能不是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扶桑绵粉蚧隐存谱系的发现对于该物种的分子鉴定及其入侵生态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自干型水性丙烯酸改性醇酸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白干型水性丙烯酸改性醇酸涂料的研究概况,并讨论了催干剂、中和剂、助溶剂等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刘国 《腐蚀与防护》2022,43(1):67-72,77
100 mV阴极极化准则是国内外阴极保护标准中的一个重要判据,它在运行年限久、防腐蚀层较差的金属结构物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在标准和文献中缺乏该阴极保护准则的依据介绍以及有效性的论证,业界对该准则的有效性也存在疑虑与争论.为此,本工作介绍了100 m V阴极极化准则的起源,通过理论依据结合现场验证数据阐述了该准则的有...  相似文献   
68.
骆晶  刘国繁  蔡志辉 《电源技术》2012,36(4):511-514
研究并分析了120QNFT6-3方形密封MH/Ni电池在常温下不同倍率的充放电性能,并给出了充放电电压特性曲线;提出了单一恒流充电法、恒流-恒压两阶段充电法和分段恒流充电法,通过比较验证,实验结果表明:MH/Ni电池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利用三段恒流充电法可提高充电效率。  相似文献   
69.
TiO_2可见光光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扩展TiO2催化的响应光谱范围,已成为目前TiO2光催化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从TiO2体相掺杂、表面敏化等方面对近年来实现TiO2可见光光催化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简要总结。要进一步提高光催化效率还需:深入理解现有TiO2可见光体系的光催化机理;发现更高效的体相掺杂剂和表面敏化剂;设计和控制掺杂剂和表面敏化剂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70.
为研究氯碱电解槽内气液两相流动的压力波动特性和流型特点,对冷模电解槽阳极室内循环板上开口处的压力信号进行了混沌特性分析;利用高速摄像仪照相法及Kolmogorov熵下降法对流动形态进行了识别,绘制了流型图;利用流型图对不同电流密度下的两相流型进行了判定。结果表明,电解槽压力信号的吸引子具有分数维数,当电流密度大于6 kA·m~(-2)时,Lyapunov指数大于0,说明电解槽内两相流动具有混沌特性;对于测压点位置及电解槽下部,当电流密度小于5 kA·m~(-2)时,分别为射流充分发展段和孤立气泡流;电流密度为5~8kA·m~(-2)时为射流过渡段和合并气泡流;电流密度大于8 kA·m~(-2)时为射流的初始段和合并气泡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