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3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原位磷注入液封直拉(LEC)法在富铟熔体中生长了100方向的磷化铟单晶,并研究了晶体内缺陷形态及形成机制。在富铟熔体中生长的磷化铟晶锭中发现,多种形态富铟夹杂物镶嵌在磷化铟基体中。在晶片的抛光过程中,由于局部受力不均匀导致富铟夹杂周围的晶体出现裂纹。通过研究发现,除了磷化铟晶体的各向异性外,局部的冷却条件也控制着晶体凝固过程,进而控制着富铟夹杂物的形态。由于磷化铟基体与富铟夹杂物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在富铟多面体夹杂物产生了很大的应力,进而导致富铟夹杂物附近出现了位错聚集现象。经讨论给出了这些夹杂物的形成机制及其对晶体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采用先分解后组合的设计理念,并充分考虑产品的脱模工艺,设计了某型发动机内喷口组件模具。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实用,所加工的模具可顺利硫化出合格制品。  相似文献   
23.
冯丰  肖高标 《信息技术》2007,31(3):59-62
主要对SIR滤波器在两方面进行了改进。采用了DGS结构和新型的耦合方式,增强了耦合,为滤波器提供了更多的零点抑制寄生通带的影响。根据理论原理,设计了基于4阶低通原型滤波器结合新结构的SIR带通滤波器,通过HFSS仿真结果看出,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带外寄生通带的影响,对寄生通带的抑制可以达到40dB左右。  相似文献   
24.
通过溶剂热法和滴钌法(室温)将钒和钌引入到NiS2中,并制备了包覆在泡沫镍上的V,Ru共掺杂NiS2微球(V, Ru)-NiS2/NF电催化剂。通过硫化过程产生粗糙的高尔夫球状结构暴露出丰富的活性位点,此外,钒和钌的协同作用可以优化NiS2的电子结构,提供额外的催化活性位点,进一步增强本征催化活性。泡沫镍的加入对催化材料起到支撑作用,避免聚集,同时提高导电性。结果表明,(V, Ru)-NiS2/NF电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性能和优异的析氢反应稳定性。在1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V, Ru)-NiS2/NF提供了38 mV的过电位,小于商业Pt/C的过电位,并且具有较低的Tafel斜率(80.3 mV·dec-1)、较高的电化学活性表面(ECSA)和在KOH溶液中24 h出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5.
Pd/Al2O3催化剂因其优异的甲烷燃烧催化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消除和控制燃气发动机污染物的排放。通过综述近20年来Pd/Al2O3甲烷燃烧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系统地讨论了活性组分、助剂以及制备方法等因素对Pd/Al2O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热稳定性、耐水及耐硫中毒能力的影响,并提出利用新型制备技术制备掺杂非金属助剂的双贵金属或多贵金属活性组分的Pd/Al2O3催化剂是未来低成本高性能甲烷燃烧催化剂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26.
整体立铣刀因其良好的切削性能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和医疗器械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精确的三维实体模型是整体立铣刀数字化设计的基础,简化模型无法满足高性能立铣刀的精确建模需求。本文提出基于成型工艺的整体立铣刀三维实体建模方法,根据整体立铣刀实际制造工艺流程,以砂轮形状、砂轮相对刀具毛坯棒料的位姿关系以及砂轮运动轨迹为输入条件,采用NX12.0扫掠体功能依次建立整体立铣刀容屑槽、周刃后刀面、Gash面和底刃后刀面等结构,获得与成型工艺相匹配的立铣刀三维实体模型。刀具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建模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27.
为分析摆动磨削工艺参数对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基于热-力顺序耦合理论,建立基于温度场的凸轮残余应力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摆动频率、摆动幅度、砂轮线速度、磨削深度、工件转速、砂轮宽度、砂轮直径等工艺参数对凸轮型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残余应力随工件转速、磨削深度、砂轮线速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砂轮宽度的增加先增加然后趋于平缓,随砂轮直径的增加而减少,随摆动频率与摆动幅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加。  相似文献   
28.
冯丰  林小玲 《微特电机》2008,36(5):10-14
磁浮球是典型的电磁悬浮系统,由于电磁线圈的电感特性影响了系统的响应速度,造成系统难以稳定悬浮.对磁浮球的混合励磁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得到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同时给出了系统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研究结果应用于磁浮球不仅可以减小系统电感,提高系统的控制响应速度,增强系统的稳定性,而且能够大大降低系统功耗.  相似文献   
29.
针对水力喷射式海底挖沟所用锥形喷嘴冲蚀挖沟效率低等问题,基于理论分析,设计了缩扩形空化射流喷嘴。数值模拟结果发现,该喷嘴在低压1.5 MPa喷嘴压降下可以使淹没射流空化,空化发生的区域主要在扩张段。冲蚀试验揭示了喷嘴扩张段的长度对射流冲蚀效果的影响。1.5 MPa下冲蚀砂样试验结果表明:当喷嘴喉部长度为3倍喷嘴直径、扩张角为30°、扩张段长度为4倍喷嘴直径时,射流冲蚀效果最佳,试验条件下比其他3种缩扩形喷嘴的冲蚀深度及宽度分别提高125%和75%,对比锥形喷嘴分别提高73%和280%。研究结果为空化射流应用于海底挖沟提高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0.
基于某市售1.6L汽油缸内直喷(GDI)发动机轿车,进行底盘式汽油机颗粒过滤捕集器(GPF)/催化型汽油机颗粒过滤捕集器(CGPF)设计和性能研究,研究了不同涂覆量、涂覆工艺和贵金属含量设计对GPF/CGPF催化剂冷流背压、涂层形貌的影响,从而设计出低背压CGPF催化剂样品。通过对配备有国六标定系统的GDI汽油车进行系列全球统一轻型车测试循环(WLTC)工况排放试验,分别考察了加装底盘式GPF、CGPF及不同贵金属载量CGPF对尾气后处理排放的影响,并与采用原装紧密耦合式三效催化剂(TWC)时的排放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加装GPF或CGPF配置,会对造成排气系统背压提升,但油耗变化不大;采用紧耦合式TWC+底盘式GPF/CGPF后处理集成净化系统,可有效解决单TWC布局下颗粒物数量(PN)超标问题;使用CGPF可在保证颗粒物捕集效果同时,较好发挥对气态污染物的处理作用,并使各个指标满足国六b排放要求;使用CGPF的催化剂后处理系统进行多次WLTC工况预处理运行,可有效提升其对颗粒物的捕集能力,使PN捕集效率从76.38%跃升至97.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