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6篇
交通运输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对比分析现有国民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本文从时间节省、燃油节约和交通事故减少3个方面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国民经济效益评价的模型与方法,探讨了模型中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和取值。以178个城市3年来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为合理的对交通管理产生的国民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2.
住宅项目交通影响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住宅项目交通需求特点出发,提出住宅开发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原则,指出了住宅开发项目交通影响分析流程。在进行交通影响分析中,交通需求预测是关键技术,采用了重力模型、层次吸引和走行路线3种预测方法,结合北京康泉新城住宅小区交通影响分析进行论述,并对项目周边公交线路服务水平,停车设施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23.
旅客吞吐量的预测对于机场的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目前多数预测技术都不适用于我国尚不成熟的航空市场.本文从可能影响机场旅客吞吐量的若干因素出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最关键的因素,剖析了机场旅客吞吐量的内在影响机理,并且提出了基于影响机理的预测模型.以北京首都机场的旅客吞吐量预测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采用趋势分析法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出机场的旅客吞吐量.  相似文献   
24.
从住宅项目交通需求特点出发,提出住宅开发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原则,指出了住宅开发项目交通影响分析流程.在进行交通影响分析中,交通需求预测是关键技术,采用了重力模型、层次吸引和走行路线3种预测方法,结合北京康泉新城住宅小区交通影响分析进行论述,并对项目周边公交线路服务水平,停车设施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25.
为保证紧急车辆更安全、高效地到达紧急事故现场,基于车路协同系统,提出车队避让紧急车辆的换道引导策略。针对目标车道无车辆、有车辆和有车队3种不同场景,分别提出确保紧急车辆快速通过的协同换道策略。通过协同换道策略引导紧急车辆前方行驶的车队和目标车道的车辆改变速度以调整车辆间距,使其满足换道安全距离,依据换道轨迹规划使车队完成换道,并提出紧急车辆发送紧急避让信号的位置方法,计算当不影响紧急车辆的速度情况下,其发送紧急避让信号时与车队尾车的最短距离。利用SUMO交通仿真软件,实现车路协同环境下3种不同场景车队避让紧急车辆的换道引导,并比较目标车道为车队的场景下,车队换道至目标车队的每个空档中(方式A)和车队换道至目标车队的同一个空档中(方式B)2种不同的换道引导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目标车道有车队的场景下,方式B的协同换道时间更短,发送紧急信号的位置距车队尾车82 m,较方式A的87 m更近,对周围车辆影响更小,因此此场景采用方式B的协同换道策略;在目标车道无车辆、有车辆和有车队3种场景下,紧急车辆分别距车队尾车71,71,82 m时发送紧急避让信号,其可以维持期望速度,验证了最短距离与车辆速度的关系式;与未使用换道引导策略的情况相比,紧急车辆的速度提高,延误减少。  相似文献   
26.
在分析、总结现有调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城市公交常用的调度模式,采用随机服务系统理论(排队论)针对公交线路调度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客流需求为基础数据、兼顾公交企业和乘客利益为目标函数的公交线路发车频率求解数学模型.首先描述了模型目标函数的构建过程.接着引入了乘客满意度函数并确定了约束条件中各组成要素的计算方法.最后利用全国数学建模大赛提供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案例研究,并利用Matlab进行了模型的求解.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求解和适用性方面均具有很好的优势,在现实中对公交调度问题有很强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7.
利用数学方法可以改善城市轨道交通进站客流量的短时预测效果,促进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管理智能化水平。首先建立K近邻非参数回归模型,然后在传统卡尔曼滤波模型的观测方程中引入偏差修正系数以提高其预测精度;再采用贝叶斯方法将以上两模型进行组合;最后利用2013年11月北京市地铁13号线的进站客流数据,研究对比这三类模型在早高峰、平峰、晚高峰和全天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K近邻非参数回归的总体预测精度最高;贝叶斯组合预测模型次之,但平峰时段效果最好;基于偏差修正系数的卡尔曼滤波模型晚高峰时适用性较差。  相似文献   
28.
为了研究饮酒对驾驶员视觉信息收集的影响,验证酒后驾车判断标准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利用UC-win/Road软件搭建虚拟道路交叉口场景,组织20名驾驶员在饮酒前后进行模拟驾驶试验,使用呼吸式酒精检测仪对驾驶员体内酒精浓度进行检测.对驾驶员进入5个交叉口前后的7种视觉指标进行对比和显著性差异分析,并根据饮酒前后指标变化情况计算驾驶员指标衰退率,建立各指标衰退率与体内酒精浓度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驾驶员饮酒后6种视觉特性指标均出现显著变化,在相同时间和场景下注视次数减少12.3%,单次注视持续时间增长11.6%,且注视区域更加集中,扫视幅度减小14.1%,眨眼次数和持续时间分别增加10.7%和16.4%.与直行相比,驾驶员在交叉口转向时注视和扫视指标的变化幅度更为明显.当被体内酒精浓度在20~60 mg/100 mL范围时,3种视觉特性指标衰退率在5%至20%之间,且随体内酒精浓度呈递增趋势,其中眨眼指标受试验时间影响较大,其衰退程度也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停车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了提高停车管理水平,进行智能停车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建设势在必行.针对智能停车管理系统,本文系统的阐述了该系统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部分现有系统的优缺点,指出了未来城市智能停车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以系统整合为前提,重点研究了智能停车系统的主要功能,并提出了系统的逻辑架构、物理架构、系统组成和功能实现的技术方法.该系统为解决城市停车问题提供了1种可靠途径,并能有效利用现有的停车设施,做到停车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