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6篇
交通运输   26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用于城市交通规划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分析了确定排放因子的方法,提出适用于中国城市交通规划的MOBILE模式法参数修正及参数计算方法,根据中国城市实际情况,使用MOBILE模式法参数修正计算排放因子,适用于城市交通规划;给出的南京市现状排放因子可直接用于南京市及附近城市的环境影响评价,平均车速在30-75km/h时CO,NOx和HC的排放因子都相对较小,污染较少。  相似文献   
262.
城市高架道路出口匝道衔接路段交通组织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大城市高架道路出口匝道衔接路段的交通组织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的交通组织方式对交通运行的影响,提出了各种衔接路段交通组织方式的适用情况,为出口匝道衔接路段及其关联交叉口的交通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3.
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不可逆转的趋势下,营商环境作为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所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是重要软实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264.
基于竞争-合作的群体决策机制,将单点信号优化构建为各相位的交叉口通行权的竞争过程,将多点协同构建为上下游相位之间的协作过程,提出了一种兼顾多交叉口协同效益和单交叉口控制优化的路网信号配时设计方法;利用车路协同环境下路网内车辆路径信息的可感知性,动态精准地量化解析上下游交通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分层动态决策框架,在单层决策中剥离了上下游交叉口控制决策对本地决策的影响,解耦协同控制模型中路网交通状态和信号控制决策之间的复合关系;设计了基于交叉口内各交通流向竞争力的分布式信号配时决策算法,并通过仿真试验平台比较了群体决策协同控制方法与传统协同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相较于传统协同控制方法,群体决策协同控制方法可动态适应路网交通需求,在交通效率和稳定性上具有显著优势,在不同饱和度的交通需求水平下可降低车均延误15%以上;在路网交通饱和度较高的情况下, 群体决策协同控制方法延误降低幅度可达19.2%,控制优势更加明显;由于群体决策协同控制方法可在下游交叉口进口道车辆排队过长时减少上游车辆流出,可降低路网最大排队长度超40%,有效规避路网溢流风险;通过对群体决策协同控制模型的分布式求解,可实现单次决策过程计算时间小于0.01 s,具有应用于大规模复杂路网的实时信号配时决策的潜力。   相似文献   
265.
在疫情轻度蔓延的防疫关键期,公共交通系统为城市出行提供基本的保障。为平衡防疫关键期公交运营绩效与服务品质,从服务供需匹配的角度,研究公交供给与乘客需求的动态博弈关系。针对供需双方6种策略构成的冲突状态,构建公交供需冲突图模型。利用优序图法分析冲突双方策略状态的相对偏好,获得偏好排序。面向不同类型的冲突稳定性,分析公交供需稳态。围绕苏州公交展开实例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确立公交供需双方对不同策略的偏好。发现公交供需的纳什稳态是供给方采取削减所有线路一半班次并停运隔离区公交的策略,需求方则采取非必要不使用公交的策略。研究可为防疫关键期公交服务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特殊事件下公交供需冲突与供需平衡态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