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交通运输   2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为确保浮动车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度,首先以RTMS数据作为真值来验证当前样本量条件下浮动车数据的有效性;然后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来逐步减少浮动车的样本量,并计算、比较不同样本量下的浮动车数据与RTMS数据的相关系数;最后得出确保浮动车数据有效所需的最小样本量. 经验证,本文研究范围内的二、三环快速路5 min时间间隔内每千米路段上需要的浮动车最小样本量为7~9个,而当前样本量条件下的浮动车数据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能达到最小样本量要求的分别占73%和87%以上.  相似文献   
12.
京通快速路公交专用车道建设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京通快速路公交专用车道的建设效果,在介绍公交专用车道建设背景与方案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公交专用车道开通前后京通快速路及其周边路网的交通运行状况,并对乘客满意度进行了调查。评估结果显示,京通快速路公交专用车道开通后,交通走廊的公交吸引力明显增强,早高峰公交专用车道内公交运行速度超过50 km.h-1,公交客流量增长0.8万人次,整体交通运行效率和道路资源利用率有所提升,保障了大多数居民的出行利益。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目前大部分停车诱导系统所存在的提供信息有限,无法考虑不同驾驶者个性化需求,无法实现系统与使用者之间互通的缺憾,本论文主要从车载停车路径诱导的角度,提出基于停车场选择的停车诱导路径优化技术,研究了基于停车场诱导路径优化技术的理论思想、模型的标定与检验以及算法步骤。最后结合长春市国联停车场的实际数据进行了验证,效果良好。本文研究的基于停车场选择的停车诱导路径优化方法能很好地弥补上述停车诱导系统存在的不足,从而能为驾驶员提供最优停车场和到达该停车场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14.
15.
公交路权优先是提升地面公交吸引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公交都市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近年来北京市公交专用道进入大规模建设期。本研究基于目前公交专用道建设缺少科学决策方法的现状,通过分析专用道建设的影响因素,建立专用道建设时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专用道建设重要度排序模型,并进行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16.
针对快速公交在我国大中城市的逐步推广应用,通过运行环境、服务水平、对走廊内公共交通的影响、乘客满意度等方面的调查,对北京市快速公交二号线(BRT2号线)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与沿线常规公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要改善BRT2号线的运行效果,必须将其与沿线常规公交进行整合,实施线路调整、换乘接驳等统筹规划,并采取设置信号优先、开设“大站快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接驳公交线路设计与运营方案优化是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协同发展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分析其在模型构建、规划方法及模型算法等研究方面的不足。以问题为导向,构建基于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的接驳公交协同优化模型,通过对模型重构进行求解。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发现:第一,以往研究中将线路设计与运营方案协同优化模型较少,本文统筹考虑接驳公交线路设计和发车频率优化构建模型;第二,以往研究中大多考虑多条接驳公交线路与1个轨道站点连接的单一目的地模式,本文通过增加“多对多”约束条件,使模型更加符合现实需求分配;第三,针对混合整数非线性模型求解困难的问题,本文通过模型重构,降低了计算 复杂度;第四,研究实例基于2个轨道站点和17个接驳公交需求点,得到2条接驳线路和相应发车频率,并通过与相同拓扑路网下应用深度优先搜索算法(DFS)求解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所建协同优化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中的路段行程时间间接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阐述综合路段行程时间间接预测模型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排队论及基于交通模拟的行程时间间接预测模型,并按照人工调查数据验证模型的精度,给出了相对误差图,以说明模型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浮动车信息采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由于交通流数据采集的连续性,形成了海量的数据信息,所以建立一个历史数据库,可以为交通状态预测提供参考数据,同时有利于减少冗余信息. 本文基于交通信息的相关性和相似性特性,提出了根据浮动车采集的历史数据建立历史标准数据库的方法,包括数据存储的时间粒度划分方法和两种用于计算基本数据序列的算法,即直接求和判断法和综合评价判断法. 最后利用北京快速路实测浮动车数据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是有效的. 由于直接求和判断法具有简单、快速的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建议采用直接求和判断法.  相似文献   
20.
以大型活动交通组织工作最为关心的观众交通方式为研究对象. 对奥运会期间六个不同场馆之间的交通方式差异,以及同一场馆在奥运会前后交通方式的演变历程进行了调查(包括奥运公园“好运北京”测试赛、彩排、开闭幕式、比赛日等一系列调查),调查数据反映了场馆所处的位置、交通设施条件对交通方式的影响;以及,在同等交通设施条件下,采用需求管理措施和严格的交通管制措施能够大幅降低私家车、出租车的出行比例. 文中的数据及结论可为大型活动交通组织工作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