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9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432篇
数理化   167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1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1948年   3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在矢势与标势相等的情况下,对Hartmann势加新环型势的Klein-Gordon方程精确求解.给出了归一化的角向和径向波函数,同时获得了能谱方程.  相似文献   
82.
与多光束干涉的理论推导不同,本文基于无源腔的Q值定义,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对连续波腔衰荡技术测量原理进行了新的推导.根据推导结果,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就入射光开、关时间对腔出射光功率变化线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重点对衰荡腔充光不足情况下的衰荡线形进行了仿真和数据拟合.结果表明,衰荡腔充光不足会给测量带来误差,但进一步缩短入射光关断时间能减小这种误差.  相似文献   
83.
探索了聚马来松香己二醇酯(PMHE 树脂)和马来松香乙二醇丙烯酯-丙烯酸共聚物poly(MGAE-AA)对盐酸小檗碱的分离提纯.实验结果表明,马来松香乙二醇丙烯酯-丙烯酸共聚物吸附分离盐酸小檗碱的效果较好,最佳条件是T=80℃,pH=6.00,振荡频率为150r/min;静态吸附量为62.47mg/g,动态吸附量为3.54mg/g.使用马来松香乙二醇丙烯酯-丙烯酸共聚物吸附盐酸小檗碱,初产品中盐酸小檗碱固含量由37.53%上升到68.91%;聚马来松香己二醇酯对盐酸小檗碱的静态吸附量为8.59mg/g,动态吸附量为0.68mg/g.  相似文献   
84.
85.
使用回旋管系统产生的电子回旋波段的大功率微波在托卡马克中得到无电流等离子体。其电子密度达8×1012cm-3,电子温度达50eV,粒子约束时间约为0.5ms,加热效率达25%以上。研究了对环向击穿的影响及加热机制。  相似文献   
86.
交流电桥的示波器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交流电桥教学采用毫伏表,本文给出了一种采用示波器的电桥教学与测量方法,能更直观展示电桥的幅、相关系,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7.
88.
通过GPS-RTK测量中高程拟合精度估算理论和实践数据分析,来论述GPS-RTK高程代替等外水准的可行性、精度指标保证和应用以及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89.
热传导型半导体瞬态问题的特征有限体积方法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这篇文章中,将特征线方法与有限体积方法相结合,构造了热传导型半导体瞬态问题的全离散特征有限体积方法(CFVM).在一般的条件下进行理论分析,得到了次优阶L2误差估计结果.  相似文献   
90.
Ce~(3+)在YGG中的光谱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导并讨论Y_3Ga_5O_(12)石榴石中Ce~(3+)离子的漫反射吸收光谱,激发光谱及荧光性质。发现无论在紫外辐射,可见蓝光或电子束激发下,Ce~(3+)激活的YGG均呈现Ce~(3+)的5d-4f充许跃迁吸收和荧光性质。从440nm扩展到680nm附近的宽发射带是由于Ce~(3+)的最低的5d态跃迁到2FJ(J=5/2和7/2)终态结果。和YAG:Ce石榴石相比,YGG中Ce~(3+)的吸收带和发射带的位置向短波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