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226篇
数理化   99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赵扬  王键吉  轩小朋  卓克垒 《化学学报》2006,64(21):2145-2150
利用13C NMR光谱技术研究了Li在碳酸丙烯酯(PC)+N,N-二甲基甲酰胺(DMF)混合溶剂中的优先溶剂化现象. 根据溶剂分子中碳原子的化学位移随锂盐浓度的变化关系, 确定了与Li发生配位的原子. 碳原子的配位位移值随混合溶剂组成的变化关系表明, 在LiClO4+PC+DMF混合物中, DMF分子对Li的溶剂化作用较PC分子强. 定量计算得到, 在n(PC)∶n(DMF)=1∶1(摩尔比)的混合溶剂中, PC与DMF分子数在Li第一溶剂化层中的比率为0.12, 说明Li优先被DMF分子溶剂化.  相似文献   
32.
十八烷基取代吲哚啉螺吡喃衍生物的合成及光谱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合成了十种新的十八烷基取代的吲哚螺吡喃衍生物,拟进一步研究这类化合物在LB膜中的光致变色性质.  相似文献   
33.
二芳杂环基乙烯的合成及其光致变色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2,3-双 (1,2-二甲基-3-吲哚基)-2-丁烯 (DF1),2,3-双 (1,4-二苯基-2-甲基-3-吡咯基)-2-丁烯 (DF2), 2,3-双(1-对甲苯基-4-苯基-2-甲基-3-吡咯基)-2-丁烯 (DF3), 2,3-双(1-对溴苯基-4-苯基-2-甲基-3-吡咯基)-2-丁烯 (DF4) 和2,3-双 (1-对甲氧苯基-5-苯基-2-甲基-3-吡咯基)-2-丁烯 (DF5) 的合成,以及它们的光致变色行为的研究。特别是DF1和DF5的光呈色和光消色过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34.
醇酸树脂热炼过程中分子量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涂料工业中醇酸树脂基料分子量分布的研究,通常采用萃取分级法和沉淀分级法,近年来发展了高速凝胶色谱法。我们曾报道了高效GPC法测定醇酸树脂的分子量分布的方法。本文就醇酸树脂热炼过程产物作了物性表征和研究。 实验所测试样系取自5吨反应釜热炼生产中酯化过程各阶段和反应终点的产物。各品种醇酸树脂的配方见表1。  相似文献   
35.
36.
采用软模板法,通过调变碳源甲醛和间苯二酚的摩尔比,制备了3种不同有序度的介孔碳;并以其为载体,采用超声辅助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u Co Ce/介孔碳催化剂;考察了孔道结构有序度对其催化合成气制低碳醇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N2吸附-脱附实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介孔碳有序度的提高,催化活性呈增加趋势.以高度有序的介孔碳作为载体时,低碳醇的时空收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849.96 mg·g-1cat·h-1和50.48%,醇产物中C2+OH比例达到90.31%.研究表明,孔道结构影响了活性金属在载体上的分布及存在状态.规整有序的二维六方直通孔结构有利于活性组分Cu Co的均匀分散并使其紧密结合,促进了二者之间的电子转移,进而有效抑制了碳链的持续增长,使催化剂的活性明显提高,并缩窄了醇产物的分布.  相似文献   
37.
38.
张珑慧  由长福 《计算物理》2019,36(3):291-297
为提高计算效率,提出有限体积法离散下的虚拟区域颗粒两相流动直接模拟方法.在控制方程中加入相应的虚拟区域源项,保证了颗粒内部的刚体运动特性.该源项中含有颗粒信息部分及流体信息部分.在每次迭代后,对源项中的流体信息部分进行更新,从而更好地保证颗粒内速度的刚体分布.计算静止颗粒圆柱绕流及单个颗粒的沉降过程,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9.
采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GH-4169高温合金基体上沉积氧化铬薄膜,并对薄膜进行了不同温度的退火处理,系统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500、600、700和800 ℃)对薄膜形貌、薄膜结构、薄膜力学性能及薄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升高,薄膜表面缺陷减少,氧化铬晶化趋于完善,薄膜硬度下降. 高温摩擦学性能方面薄膜经500和600 ℃退火后,在环境温度从室温到800 ℃宽温域范围内摩擦系数较退火前均有所增加;经800 ℃退火后的薄膜在环境温度为400~600 ℃时的摩擦系数均明显下降,但室温摩擦系数明显升高,宽温域内摩擦系数波动较大;700 ℃退火后薄膜宽温域内摩擦系数在0.21~0.33之间,波动较小.   相似文献   
40.
以4-(2-(4-咪唑)苯乙烯基)吡啶(ISPE)为配体,分别与间苯二甲酸(1,3-H2BDC)、4,4′-联苯二甲酸(4,4′-H2BPDC)和4,4′-二苯乙烯二甲酸(4,4′-H2STDC)及过渡金属盐Cd(NO32·4H2O通过溶剂热自组装形成了3种配位聚合物晶体{[Cd2(ISPE)2(1,3-BDC)2]·DMF}n1)、[Cd(ISPE)(4,4′-BPDC)]n2)和[Cd(ISPE)2(4,4′-STDC)(H2O)2]n3)。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PXRD、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解析结果表明:配位聚合物1是二维层状网格结构,配位聚合物2是一个六重穿插的类金刚烷三维网格结构,配位聚合物3是由一维网格结构通过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堆积形成的三维网格结构。另外还研究了它们的室温固态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