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数理化   1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研究了SiO_2涂层对BaSi_2O_2N_2∶Eu~(2+)蓝绿色荧光粉发光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_2包覆的BaSi_2O_2N_2∶Eu~(2+)蓝绿色荧光粉。实验结果表明,最佳镀膜量为6wt%,当镀膜量大于此值时,荧光粉亮度迅速降低。涂覆SiO_2后,在150℃下BaSi_2O_2N_2∶Eu~(2+)荧光粉的热猝灭性能提高了2. 4%,在500℃热降解后荧光粉的发光性能提高了15%。SiO_2涂层显著提高了BaSi_2O_2N_2∶Eu~(2+)荧光粉的热稳定性。SiO_2涂层的作用机理是在荧光粉表面和氧化气氛之间形成阻挡层,保护Eu~(2+)的发光中心在热加热过程中不被氧化。  相似文献   
22.
关于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有许多研究,其中硅衍生物涂层是一个重点,然而硅衍生物形成机理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以硅酸钠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作为硅衍生物的反应物,利用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NIR)和二维相关分析(2D-correlation analysis, 2DCorr)方法探讨硅衍生物的反应机理。首先,采用德国Bruker公司的MPA型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样品的光谱信息,分析了17 Wt%硅酸钠、 97 Wt%VTES以及两者1:5摩尔比混合体系的分子结构变化特征,结果发现:混合体系在5 176~4 250 cm^-1范围内出现了Si-O-H和Si-O-Si基团的吸收峰,说明溶液中两者混合后发生了水解缩合反应;并发现10 262 cm^-1处的游离羟基减少并向低频方向偏移, 8 905 cm^-1处以氢键缔合的羟基增加;含氢键的醇从7 203 cm^-1偏移到6 846 cm^-1。将硅酸钠和VTES按照7种不同摩尔比混合并搅拌成溶胶凝胶状,采集这些样品的光谱信息,并且对吸收峰进行归属,结果发现:随着VTES的比例增加,游离羟基以及含氢键的醇减少,结合羟基增加,含硅基团也在增加。最后,对不同摩尔比的混合体系的光谱数据进行基线校正,运用软件Matlab 6.5计算基于摩尔比例扰动的二维相关光谱,提高近红外光谱的分辨率和分析不同官能团之间的变化顺序。结果发现:10 262 cm^-1处吸收峰的变化先于8 905 cm^-1处吸收峰的变化, 7 026(6 846) cm^-1处吸收峰的变化晚于5 859 cm^-1处吸收峰的变化, 5 264(5 176) cm^-1处吸收峰的变化晚于4 397 cm^-1处吸收峰的变化, 4 667 cm^-1处吸收峰的变化晚于4 397 cm^-1处吸收峰的变化。不同波数的吸收峰变化顺序对应其归属的官能团的变化顺序,进而揭示了近红外光谱中基团变化的原因。硅酸钠和VTES两种溶液混合后形成的溶胶凝胶是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硅-聚合物,这种聚合物具有疏水性质能被广泛应用。研究结果将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硅酸钠和VTES混合体系水解缩合反应过程以及分子结构变化,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和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量子密钥分发实验中的符合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符合测量方法提高全光纤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数据采集速度,寻求更高的密钥生成率。主要论述了光路中的改进和符合测量的步骤、方法以及在密钥分发实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4.
W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the VUV excitation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Ca4 GdO(B03)3 :RE (RE=Eu^3 , Tb^3 )Ca4GdO(BO3)3:Eu3 and Ca4GdO(BO3)3:Tb^3 emitted bright red and green colour light, respectively, under 172 nm excitation, resulting from the favorable position of the host absorption band (186 nm) and efficient energy transfer from Gd^3 to activators (e.g. Eu^3 or Tb^3 ) by means of secondary absorption in the Ca4GdO(BO3)3 matrix. The f-d transitions of Eu^3 and Tb^3 in the host lattice are depicted.  相似文献   
25.
综观近几年各地中考数学试题 ,涌现出一批立意新 ,设计巧 ,个性独特 ,富有创意 ,发人深思的好题型 ,由于这类题型不仅有效地考查学生适应新问题 ,接受新知识 ,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且有利于改革教学、更新教学理论 .因此在中考中是一个命题热点 ,引起师生的广泛关注 .下面就以近几年各省市中考数学试题为例进行分类简析 ,以利对初三数学复习参考 .(一 )设计新情景的基础题 :例 1  ( 2 0 0 2年北京 )根据下图的程序计算函数值 ,若输入x的值为 32 ,则输出的结果为 (  ) .A .72    B .94   C .92    D .12…  相似文献   
26.
完成了19F+93Nb耗散反应产物激发函数的两次独立测量,入射束流的能量从102MeV到108MeV,步长250keV.实验结果在一些相同能量点两次测量的截面不能重复.分析表明:能量自关联函数的离散程度大约相当于随机计数率引起的离散程度的3倍;激发函数曲线相对于能量平均本底的几率分布,有大约21髎超出了标准高斯分布宽度的3倍;两次测量得到的截面之差的几率分布大约有18髎也超出了标准高斯分布宽度的3倍.可见,两次测量的19F+93Nb耗散反应产物激发函数的截面不重复性具有明确的统计意义,其来源不是计数率的随机涨落.  相似文献   
27.
本文研究了SiO2涂层对BaSi2O2N2∶ Eu2蓝绿色荧光粉发光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2包覆的BaSi2O2N2∶Eu2+蓝绿色荧光粉.实验结果表明,最佳镀膜量为6wt;,当镀膜量大于此值时,荧光粉亮度迅速降低.涂覆SiO2后,在150℃下BaSi2O2 N2∶Eu2荧光粉的热猝灭性能提高了2.4;,在500℃热降解后荧光粉的发光性能提高了15;.SiO2涂层显著提高了BaSi2O2N2∶Eu2+荧光粉的热稳定性.SiO2涂层的作用机理是在荧光粉表面和氧化气氛之间形成阻挡层,保护Eu2的发光中心在热加热过程中不被氧化.  相似文献   
28.
给出了一种考虑光源的强度分布后用两个变形镜头实现场共轭的算法,并对高斯光束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这种算法是有效的。变形镜平滑的表面可以剔除相位局部跳变,明显改善光强分布。对高斯光束,发射面相位面形状十分简单,易于用变形镜构造。本文还讨论了两变形镜之间距离的影响,最后指出如何改进现有算法。  相似文献   
29.
19F+93Nb耗散反应产物激发函数中截面测量的不重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成了19F+93Nb重离子耗散碰撞激发函数的两次独立测量.束流的入射能量为100—108MeV,步长250keV.两次测量的宏观条件几乎完全一样,惟一的差别是使用了厚度分别为70和71μg/cm2的两块93Nb同位素靶.实验结果表明:(1)两次测量所得到的耗散反应产物激发函数的涨落具有不可平滑的结构;(2)这种不平滑的涨落截面有不重复的迹象.着重从实验的角度对这一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0.
在这一工作中研究了动量为68±6亿电子伏/c的π介子与质子相互碰撞时产生∧~0(∑~0)超子及K~0介子的过程。得到了关于∧~0(∑~0)与K~0产生的截面,Y~0K与K~0K对的产生截面之比,荷电粒子的多重率,在产生时质量中心系统中∧~0与K~0的角布及动量谱与∧~0及K~0的横向动量分布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