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数理化   2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1.
为了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舵机系统实际飞行时所受的气动载荷,实现舵机部件和整机的动静态测试,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的舵机综合测试系统。针对舵机测试系统自动化化和综合化需求,基于PXI架构和LabWindows/CVI平台,完成了测试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采用异步定时器实现了实时数据采集,采用tdms数据流实现了大容量高速数据的记录,运用多线程实现了良好的人机交互与流畅的曲线显示,采用ActiveX技术调用Excel实现了测试报表的自动生成。使用和测试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显著提高了舵机测试的效率和精确度以及自动化水平,使用方便,性能稳定,为舵机性能测试和设计优化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2.
以镍渣及粉煤灰为主要原料,使用熔融法制备了复合渣微晶玻璃,渣的综合利用率达到62;,依据DSC曲线确定基础玻璃的热处理制度,并利用修正的JMA方程,对其进行了析晶动力学分析.借助极差分析、XRD、SEM等测试方法探讨了热处理制度对该系统微晶玻璃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渣微晶玻璃析晶活化能E=91.4 kJ/mol,动力学参数k(Tp)=0.277,n=3.04,该微晶玻璃以体析晶的方式析晶且析晶能力较强,主晶相为普通辉石和透辉石;热处理制度对玻璃体系的微观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均有较大影响,且温度因素大于时间因素;经730℃保温1.5h微晶化热处理后能获得晶粒细小均匀、力学性能良好的复合渣微晶玻璃.  相似文献   
13.
光合细菌的抗氧化作用机理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俞吉安  张承康  陈峰  王斐 《发光学报》2000,21(3):219-223
活性光合细菌1号株的培养离心得到菌体和上清液两个组分。这两种组分在两个重要离体系统中{牛血清蛋白-亚麻油酸 -Fe^2 (Ⅰ系统)和脑组织匀浆-Fe^2 (Ⅱ系统)}具有明显抗指质过氧化作用。止清液作用较弱,在两个系统中其抑制作用为10.2%-13.4%。而在Ⅰ系统中菌体浓度为5mg/L时,抑制率为56.9%,在Ⅱ系统中菌体浓度仅5ug/L时,抑制率就达到74.1%。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碱性条件下,连苯三酚会产生超氧队离子,并由它引发连锁反应而发生氧化。自由氧化进程曲线的斜率K值代表了它自氧化速率的大小。在空白对照情况下K1值为1.33,而添加菌体悬液达250mg/L,K5值下降至0.47,说明光合细菌有显著抑制连苯三酚自氧化作用,其原因是光合细菌中有效成分对超氧阴离子有很好的猝灭作用。  相似文献   
14.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s,SDN)通过逻辑集中的网络控制,提高了网络编程的灵活性,但由此引入的安全威胁若被攻击者利用将会直接危及整个网络架构。针对SDN的特性,将安全威胁分类汇总为入侵攻击、异常攻击、DDoS和DoS攻击、欺骗攻击4类。鉴于DDoS和DoS攻击在SDN环境下比在传统网络环境下更具针对性且危害性更大,因此着重从攻击原理、手段和效果方面进行系统论述。最后根据攻击类型对现有对抗方案进行了介绍,并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SN2取代反应制备了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采用层层组装法将其成功修饰在Fe3O4磁性纳米粒子表面(MNPs),得到了CM-β-CD功能化的磁性纳米复合物(CM-β-CD-MNP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技术手段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对染料罗丹明B(RhB)的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CM-β-CD-MNPs呈球形,分散均匀,平均粒径为16 nm,饱和磁化率为54 emu/g,呈超顺磁性。 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吸附1 h达到平衡。 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最大吸附量为135.1 mg/g。  相似文献   
16.
采用UMT-2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和电化学工作站(CHI614E)考察了锻造Co Cr Mo合金在25%小牛血清溶液条件下的摩擦腐蚀性能,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摩擦腐蚀的形貌特征,对腐蚀损失量、机械磨损损失量及腐蚀和磨损的协同损失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锻造Co Cr Mo合金的腐蚀电位(Ecorr)约-820 m V,在0.5~0.75 V区间出现二次钝化.不同载荷条件下,摩擦腐蚀的摩擦系数均大于纯摩擦系数,且随载荷的增加而减小,摩擦腐蚀电流则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大.随载荷的增加,机械磨损损失量所占比例增大,腐蚀损失量所占比例降低.摩擦腐蚀的协同损失量占到总损失量的30%以上,且随载荷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建立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模型,用于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厂家的快速鉴别。采用Antaris Ⅱ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和Micro NIR1700型微型近红外光谱仪两种仪器对来自四个生产厂家的66个批次的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进行近红外光谱的采集,选用随机(random sampling,RS)法进行样品集的划分,得到校正集样品44个、验证集样品22个,选择一阶导数Savitzky-Golay15(SG15)点平滑、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作为预处理方法,根据不同类样本间光谱的差异结合谱带特征吸收的方法分别选择6 468~7 104和6 468~7 156 cm-1作为建模光谱区间,建立两种采样仪器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模型的混淆矩阵结果显示两种仪器采集的近红外光谱建立的定性分析模型能够快速、有效的鉴别不同厂家的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模型的准确率和否定率均达到100%。该研究有效证实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用于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厂家定性鉴别的可行性,另外,该研究中采用了目前商业化最小、便于携带的Micro NIR1700型微型光谱仪,为药品的快速现场筛查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植物的水分和能量代谢在其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用热红外成像技术研究此类功能已有报道,直接用于林木生长状态检测的研究为数不多。本研究通过创建温差指数缩小了观测间的热温波动,提高了热像温度观测的精度,增加了被测对象间的可比性。在此基础上,用热红外成像技术检测了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伐根面以及生长锥木芯之边材与心材的差异和变化,研究了侧柏树干和鳞叶的水分和能量代谢的关系。结果发现随活力状态的变化侧柏林木边材与心材树液(sap)比值不同,而且不同活力状态的侧柏其鳞叶同样表现出热温的差异。相对于叶面积与边材面积的比值而言,热红外光谱更多地反映了树液的状态而不是木材的比例。边材和心材的树液比反映在热红外成像设备中的则是边材与心材的热温比值,该指标有潜力早期反映侧柏树木健康。柏肤小蠹(Phloeosinus aubei Perris)和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ulsky)等蛀干害虫是常见的侧柏衰弱木、濒死木、枯立木、伐倒木和新栽幼树上寄生的害虫。经过大量的热红外成像观测,侧柏衰弱木和蛀干害虫受害木边材和心材热温比明显地增大。因此,该技术有潜力成为检测侧柏林木活力和确定受害状况的重要指标,成为侧柏生态公益林抚育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FeCl3、Zn(Ac)2、NH3· H2O等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三维花状Fe3O4-ZnO磁性复合材料.通过SEM、XRD、XPS、ICP、UV-Vis DRS及VSM等对样品组成、结构等进行了表征,并以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不同Fe/Zn摩尔比复合材料在紫外光照下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n(Fe/Zn)为0.36时,Fe 3O4-ZnO复合材料表现出较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在180 min内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99.3;.SEM分析表明Fe3 O4-ZnO复合材料由六棱柱纳米棒自组装而成,与纯ZnO相比,该Fe3O4-ZnO复合材料紫外线吸收发生红移,拓展了ZnO的可见光响应.此外,该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是24.91 emu/g),可通过外加磁场将其分离回收,重复使用四次后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仍达到95.5;.  相似文献   
20.
霍山石斛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商品价值和药用价值。不同种的霍山石斛具有不同的商品价格和药效作用,因此需要建立一种快速且绝对无损的方法来鉴别不同种的霍山石斛。该实验,采用微型近红外光谱仪MicroNIR 1700实现对来自于三个不同种的五个不同商品等级的霍山石斛鉴别研究。经光谱预处理、波段选择及主成分数优化后所建最佳SIMCA模型结果的识别率和拒绝率均达到100%,表明微型近红外光谱仪MicroNIR 1700能够成功实现对五类霍山石斛的快速及绝对无损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