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数理化   4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概括介绍了铁电薄膜的发展过程,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在制备中需要考虑的主婴问题,给出了铁电薄膜基本参数、物化结构性能、物理性质等的表征方法,讨论了铁电薄膜在热释电探测、光开关、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方面的应用,最后简单介绍了我国有关单位铁电薄膜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32.
镧对水稻磷吸收及其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分根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镧对水稻生长, 根、茎、籽粒磷含量, 磷吸收及体内磷形态的影响. 结果表明低浓度镧(0.05~1.5 mg·L-1)提高水稻产量;高浓度镧 (9 mg·L-1~30 mg·L-1) 降低水稻产量. 当镧浓度为0.05~0.75 mg·L-1时, La对水稻茎杆和根干重没有显著促进作用. 在La浓度为6~30 mg·L-1时, 水稻根重显著降低. 镧显著增加根中磷的含量, 降低茎和籽粒中磷的含量, 显著增加根对磷的吸收. 低浓度镧 (0.05~3 mg·L-1) 促进籽粒磷吸收, 而高浓度镧 (6~30 mg·L-1) 减少籽粒磷吸收. 镧显著增加茎和根中络合态磷(EDTA-P)和无机态磷(inorganic-P)含量, 且根中络合态磷和无机态磷的增加占根中总磷增加的80%以上. 当镧浓度为0.05~0.75 mg·L-1, La增加根中核磷(nucleic-P)含量, 而当镧浓度为30 mg·L-1, La降低根中核磷和酯磷(ester-P)含量; La增加根和茎中残渣态磷(residue-P)含量. 文中还讨论了磷的形态与作物磷吸收的关系.  相似文献   
33.
变形载体包括光栅、散斑和标记点等,是光学变形测量时的重要载体,关系到测试的成败.基于聚焦离子束(FIB)微加工平台和技术,介绍了微观变形载体的设计、制作方法、程序等要点,并且利用FIB刻蚀微型孔、槽等实现材料表面微观残余应力的测量.分析和讨论了FIB制作变形载体对原有结构的影响和由此引起的残余应力测试误差.结果表明,FIB刻蚀作为一种新型的直写微纳米加工技术,结合高倍显微镜对视场的切换,可以在关键微区准确定位,并制作变形载体和实现变形测量,尤其对残余应力的测量特别有效.  相似文献   
34.
该研究采用掺杂的方式对SnO2的导电性能进行改良,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运用CASTEP软件对单掺杂Ni-SnO2、S-SnO2和共掺杂Ni-S-SnO2的晶格参数、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进行了计算,并对其电荷布居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单掺杂时,晶胞体积略微增大;Ni单掺杂时,晶胞体积略微减小;而Ni-S共掺杂时,晶胞体积略微增大但增大幅度小于S单掺杂时的晶胞体积.与未掺杂相比,掺杂使得晶胞禁带减小、杂质能级增多、电子跃迁能减小,使其导电性增强,同时,掺杂使得费米能级附近峰值减小,局域性下降,原子间成键更强,材料更稳定.  相似文献   
35.
N pollution sources and denitrification in waterbodies in Taihu Lake region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Herein presented are the researches of the past few years related to characteristics of N pollution of waterbodies and N transport from croplands to the waterbodies in Suzhou and Wuxi regions, the center of the Taihu Lake valley. Based on the types of waterbodies, concentrations of inorganic N of different forms, concentrations of PO_4~(3-), δ15NH4 values in river and lake waterbodies, the pollution sources of N in the river, lake and well waters are distinguished, and comparisons are made of trend of variation and amplitude of concentration between years, seasons and N pollutants in waterbodies. The increase in N2O concentration in different waterbodies and high δ15NO_3~(-) value in different waterbodies are deemed as an evidence of the existence of denitrification in the river, lake and well waters. Moreover, the role of denitrification in the waterbodies plays in stabilizing chronically concentration of N as pollutant in the waterbodies and mitigating N load in the waterbodies.  相似文献   
36.
 本文围绕新型对称双阴极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单元在不同集流位置下热应力分布情况和优化集流方式,建立了一个基于电-化-热-力多场耦合理论的三维SOFC 电堆单元数值模型.引入固体力学热-力学理论,结合Weibull 失效概率分析方法,讨论了不同集流方式对SOFC 内部应力分布及失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侧阴极同时开展电子集流方式下的电解质平均电流密度比单侧单一集流方式下高,改变阳极集流位置会改变电极高温区的分布;SOFC 电堆单元上电极结构处的最大主应力明显大于其他组件上的最大主应力;阳极集流位置设置在阳极气体入口处时电极结构上的最大主应力和失效概率大于集流位置设置在阳极气体出口处的最大主应力和失效概率.  相似文献   
37.
DAP增强梁结构形状控制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称粘贴在梁结构上下表面上的压电元件在外部电场的作用下能使梁结构发生弯曲变形,通过分析驱动构件与结构中的应变分布,采用定向固定的压电元件(DAP,即directional attached piezoelectric)来代替传统的压电元件(CAP,即conventional attached piezoelectric),减小了驱动构件的横向效应,提高了压电驱动的效率,并进行了实验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38.
郭红力  杨焕银  唐焕芳  侯海军  郑勇林  朱建国 《物理学报》2013,62(13):130704-130704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LaNiO3/SiO2/Si(100)基底上制备了厚 度约为250 nm的0.65PMN-0.35PT(PMN-PT)薄膜. 研究高压氧氛围退火方式对PMN-PT薄膜晶体结构、形貌以及电学性能的影响. 经过XRD测试发现,在高压氧气氛围中, 温度为400℃下退火后的PMN-PT薄膜具有纯的钙钛矿相结构, 具有完全的(100)择优取向, 且衍射峰尖锐, 表明经过高压退火后的薄膜结晶极为充分. SEM表面形貌测试结果显示, 经高压退火处理的PMN-PT薄膜表面呈现出棒状或泡状的形貌. 铁电性能测试表明: 氧气氛围压强4 MPa, 退火时间4h的PMN-PT薄膜样品具有较好的铁电性能, 其剩余极化强度Pr达到10.544 μC/cm2, 且电滞回线形状较好, 但漏电流较大, 这可能是由于其微结构所导致.同时介电测试发现: PMN-PT薄膜样品具有极好的介电性能, 其在1 kHz下测试的介电常数εr达到913, 介电损耗tgδ 较小, 仅为0.065. 关键词: 射频磁控溅射 高压退火 0.65PMN-0.35PT 介电  相似文献   
39.
镧对油菜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La对与油菜抗病性相关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酶活性以及对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0.3mg·kg-1的La3+油菜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POD,CAT,SOD和PPO活性增高,MDA含量降低,但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可见La具有诱导植株产生抗病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热障涂层力学性能的实验测试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涂层-基体体系作为高温热障防护结构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反应堆等涡轮发动机叶片上, 主要作用是抵抗高温燃气, 保护基体材料. 在服役过程中, 涂层过早出现开裂、脱粘等失效行为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长期以来, 热障涂层力学性能的实验测试方法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首先分析了导致热障涂层失效的失配应力的来源, 重点介绍了热障涂层力学性能研究的实验测试方法、仪器和针对界面脱粘检测的红外热像技术, 接着概述了热障涂层寿命预测方法, 最后分析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未来的发展的一些方向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