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9篇
  免费   754篇
  国内免费   319篇
工业技术   5062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466篇
  2020年   318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248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针对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池放电电流过大导致的电池容量衰减问题,构建了由锂离子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和多端口DC/DC变换器构成的全主动式混合储能系统,其中电流环控制器和电压环控制器分别控制输出电流和直流母线电压。结合超级电容SOC、整车需求功率和车速情况,根据建立的45条模糊控制规则,模糊逻辑控制器调节锂离子动力电池和超级电容的充放电功率,在车辆峰值功率需求较高时避免了高频电流波动对动力电池寿命的影响。同时在功率需求较低时,动力电池给超级电容充电。在HWFET工况下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全主动式双能量源混合储能系统和基于模糊逻辑的能量管理策略能够有效保护锂离子动力电池免受大电流波动影响,从而达到延长电池寿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为明确浮子淹没深度对三自由度浮子装置获能的影响,提出漂浮式与淹没式两种浮子模型,计算并比较在不同淹没深度和波浪条件下浮子的获能特性。浮子模型具有纵荡、垂荡与纵摇3个运动自由度。浮子选用直立圆柱体浮子。淹没深度分别设置为其高度的0.5、1.0、1.5与2.0倍,质量相同。漂浮式浮子模型作为对照,基于线性势流理论与边界元方法,建立浮子水动力学模型,计算浮子水动力学参数及运动响应,并采用线性能量转换(power take-off, PTO)系统阻尼,计算并对比浮子在最优PTO阻尼下的平均输出功率,分析淹没深度对浮子获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淹没深度可以减小浮子的波浪激励力和平均输出功率。对于三自由度浮子,漂浮浮子在低频波浪下获能特性较好,而具有较小淹没深度的浮子在高频波浪下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23.
为了更好指导复合绝缘横担的应用,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了方管复合绝缘横担及方棒复合绝缘横担的雷电冲击电压、湿工频闪络电压、污秽闪络电压及污秽覆雪闪络电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0 kV方管复合绝缘横担的50%干雷电闪络电压为388.3 kV,高于方棒复合绝缘横担的370.0 kV,但方管复合绝缘横担的湿工频耐受电压、污秽工频耐受电压及污秽覆雪闪络电压均低于方棒复合绝缘横担,最后提出了不同运行环境下复合绝缘横担差异化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24.
无功补偿技术是一项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电路损耗,从而改善供电环境的技术,其在如今的电力供电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针对无功率补偿技术的应用特点与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并分析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5.
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努力实现"30·60目标",对电煤供应链碳排放进行分析及预测,对指导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Petri网理论分析电煤供应链的运行模式,并结合TOPSIS法寻找关键链节点,为后续求取碳排放量打下基础;然后,对各个关键链节点碳排放来源及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计算出实际碳排放量;最后,将实际碳排放量及其他影响因素数据输入到GA-BP神经网络,得出预测值,并比较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说明其准确性.GA-BP神经网络引入遗传算法,克服了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26.
高比例风电的接入和需求响应技术的应用对分布式架构下的多微电网系统有功功率动态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充分利用灵活性资源对系统进行协调调控.提出一种新颖的灵活性电池储备模型对多微电网系统灵活性备用容量进行评估,定义虚拟灵活性电池储备模型对风电场备用与需求响应负荷备用进行评估,充分挖掘其调频的潜在能力.在此基础上,基于一致性算法求解该模型下各微电网的功率分配,提出计及灵活性储备的含风电多微电网系统分布式协调调控策略,实现分布式架构下灵活性资源的协调优化.通过华东某地区实际数据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算例结果表明,协调优化源-荷灵活性储备资源在保障风电消纳的同时,实现了分布式架构下系统的动态功率平衡.  相似文献   
27.
提出了一种高风电渗透率下考虑电网频率支撑需求的储能系统配置方法.以频率变化率和频率偏差为限制条件,建立新能源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增量与等效惯性常数、调差系数以及风电渗透率等已知参数的联系.通过对3阶虚拟同步机控制策略下的储能系统容量与控制参数进行量化配置,提高不同风电渗透率系统对不平衡功率的消纳能力.以储能配置在频率支撑中贡献的等效单位调节功率为参考,对不同功率增量下储能系统的频率响应贡献、调频出力占比以及输出功率特性进行刻画与分析.仿真验证了该配置方法下的储能系统可控性强,能够较为精准地提供电网所需的有功调节量,有效改善风电并网环境.  相似文献   
28.
石墨化率不同的自焙炭块的热膨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精密垂直拉杆膨胀仪在14~1000℃范围内测量了具有不同石墨化率的自焙炭块的相对热伸长量,并由此获得了热线膨胀系数α。结果表明:石墨化率一定时,α值在较低温度下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较高温度下,α值随温度变化不明显;恒温时,石墨化率越高,α值越低。讨论了单位热应力下的弹性模量概念  相似文献   
29.
Summary The surface reactivity of poly(methylphenylphosphazene), PMPP, and its derivatives containing silane, PMPP-SiH, and alcohol, PMPP-OH, substituents was investigated. These polymers were fabricated into films by casting from THF solutions and reactions were carried out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solid film samples and solutions. The surface of PMPP was successfully modified by deprotonation under dilute conditions followed by reactions with RMe2SiCl [where R = CH=CH2, and H]. While surfaces of PMPP-OH were not readily modified, those containing Si-H groups reacted with oxygen when heated and with carbon tetrachloride. The polymer surfaces were examined by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s,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 infrared spectroscopy (ATR-IR),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We dedicate the paper to Christopher W. Allen in recognition of hi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inorganic ring and polymer chemistry.  相似文献   
30.
为提高监测资料有缺失的大坝变形预测模型精度,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一种具有小样本、高维、非线性的预测模型,并结合对其重要组成部分核函数的分析应用,提出一种根据结构风险最小化的TW-SVM预测模型。以某堆石坝为例进行研究,利用坝坡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的监测数据,分别采用TW-SVM方法和BP神经网络(NET)方法建立相应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TW-SVM方法和NET方法预测的垂直位移最大绝对误差分别为0.58 mm和6.18 mm,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270.00%和1 286.22%;采用TW-SVM方法和NET方法预测的水平位移最大绝对误差分别为0.25 mm和14.91 mm,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31.25%和1 189.85%;TW-SVM预测模型比NET预测模型更适合于影响因素为时间、水位的小样本预测分析。研究结果为堆石坝变形预测与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