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90篇
  免费   1387篇
  国内免费   958篇
工业技术   13235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480篇
  2021年   636篇
  2020年   417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278篇
  2017年   372篇
  2016年   333篇
  2015年   521篇
  2014年   642篇
  2013年   752篇
  2012年   983篇
  2011年   961篇
  2010年   942篇
  2009年   814篇
  2008年   834篇
  2007年   846篇
  2006年   716篇
  2005年   583篇
  2004年   434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改进型时间触发嵌入式系统编程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成本敏感的嵌入式系统,通常因为资源有限而难以采用抢先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传统的基于超级循环的前后台编程方法和基于时间触发的合作式多任务编程方法对任务的划分需要较高的技巧。本文通过对基于时间触发合作式调度器的改进,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小型嵌入式系统的通用编程模式,使这类系统的编程变得清晰、简单。  相似文献   
42.
In group decision making (GDM) using linguistic preference relations to obtain the maximum degree of agreement, it is desirable to develop a consensus process prior to the selection process. This paper proposes two consensus models with linguistic information to support the GDM consensus reaching process. Two different distance functions between linguistic preference relations are introduced to measure both individual consistency and group consensus. Based on these measures, the consensus reaching models are developed. The two models presented have the same concept that the expert whose preference is farthest from the group preference needs to update their opinion according to the group preference relation. In addition, the convergence of the models is proved. After achieving the predefined consensus level, each expert’s consistency indexes are still acceptable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initial preference relations are of satisfactory consistency. Finally, an example is given to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s and to verify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相似文献   
43.
聂韶华 《计算机仿真》2012,29(9):220-223,227
研究粮食准确预测问题,由于粮食产量受到多种高维非线性、随机性和有限样本等因素的影响,单一模型不能全面描述其变化趋势,预测精度较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将灰色关联支持向量机的粮食产量预测模型。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确定粮食产量变化主要影响因子,然后通过支持向量机学习建立粮食产量与因子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最后为避免人为选择参数的盲目性,采用遗传算法确定支持向量机参数并对将来粮食产量进行预测。利用1978-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进行仿真,并将预测结果与单一机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灰色关联支持向量机提高了粮食产量的预测精度,可以较好地应用于粮食产量预测中。  相似文献   
44.
对基于构件结构复杂度较高的Web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时,基于状态或基于路径的软件可靠性评估模型计算复杂度较高,鲁棒性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计算复杂度低、鲁棒性强的基于构件的前馈神经网络可靠性模型CBPRM。CBPRM将Web系统中各构件的可靠性作为前馈神经网络输入,并基于构件可靠性敏感度对神经元进行动态优化,Web系统可靠性评估由前馈神经网络输出实现。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在基于构件结构复杂度较高的Web系统可靠性评估中,CBPRM的计算复杂度低于对比模型,并可确保可靠性评估精度。  相似文献   
45.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提升小波变换和仿射不变特征点的零水印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3级提升小波变换,然后在低频部分,利用Harris-Affine算子提取出图像的仿射不变特征点和仿射协变特征区域,利用这些特征区域来构造零水印信息。实验证明,该算法不仅对常规信号处理攻击和简单的几何攻击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对于剪切、纵横比改变、行列去除,局部扭曲等较复杂的几何攻击也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46.
张志斌  魏强 《电气技术》2021,22(6):60-65,113
发电机转子角控制不仅可以参与有功调节,实现无调度干预的频率无差恢复,还可以提供阻尼转矩抑制区域间的低频振荡.现有的转子角控制使用汽轮机提供阻尼转矩,导致调门频繁动作,汽轮机寿命缩短.本文利用并联储能系统通过充放电控制可以改变发电机输出电气转矩的原理,给出一种同时控制汽轮机和储能的发电机转子角控制模式.其中,汽轮机负责跟踪负荷,储能则负责在提供阻尼转矩的同时应对小的负荷波动.仿真表明,该模式不仅具有现有转子角控制的优点,还可以明显减少汽轮机调门在负荷跟踪及扰动中的动作次数.  相似文献   
47.
为了实现对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谐波传递模型的定量分析,文章提出了一种CVT等效电路参数的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CVT频率响应,建立起了关于CVT等效电路参数的非线性方程,并利用高斯-牛顿法实现了非线性方程的求解.根据CVT的实际参数,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了CVT等效电路,并设计了验证该方法性能的实验方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克服测量误差的影响,具有可行性和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针对液力忆惯容器装置已有数学模型忽略因素过多的问题,考虑油液的惯性、动力学黏度以及装置内部的干摩擦,建立符合工程实际的非线性数学模型. 试制液力忆惯容器装置样机,并进行台架试验. 结果表明,当位移激励的频率较低时,液力忆惯容器装置提供的惯性力、黏滞阻尼力较小,可以近似等效为干摩擦阻尼器;当激励的频率较高时,装置等效为理想忆惯容器、非线性黏滞阻尼器、干摩擦阻尼器三元件并联. 装置的输出合力、惯性力、阻尼力试验值与仿真值最大偏差分别为5.70%、9.15%、5.47%,惯质特性曲线和寄生阻尼特性曲线的试验值与仿真值最大偏差分别为4.23%和8.50%,表明数学模型准确可靠,能够满足工程需要,为液力忆惯容器装置在减振系统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
基于三自由度智能客车简化模型,考虑了智能客车易发生侧翻稳定性问题,采用轨迹跟踪与侧倾稳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多点预瞄的LQR(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最优控制算法,提出了智能客车轨迹跟踪控制策略.本策略采用增益调度方法,以实现变化车速工况的客车轨迹跟踪控制,搭建了Matlab/Simulink软件与Trucksim软件联合仿真平台,进行智能客车轨迹跟踪控制策略软件在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适应了智能客车轨迹跟踪过程中的车速动态变化,实现了轨迹位移和航向角平滑稳定良好地跟踪,最大侧向位移误差率和最大航向角峰值误差率分别为1.56%和2.14%,保证了轨迹跟踪过程中智能客车横摆侧倾稳定性.  相似文献   
50.
为了降低轮胎制造加工中所需氮气的价格,设计了一套氮气循环纯化系统.该系统利用专用管道把动力中心供出的硫化氮气在完成硫化后排出的气体连接到动力中心,运用PID控制技术手段实现全自动净化、纯化、增压后循环利用.实现氮气用于硫化及定型的使用成本从0.47元/m3降至0.171元/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