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1篇
工业技术   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针对泥页岩基质型页岩油有效开发面临的问题,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沾化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典型含油泥页岩样品为例,开展了地层温度下密闭压裂改造后一定负压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在不同压力条件下吞吐萃取可动油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揭示:地层温度与一定负压下仅微量轻质组分(15)可流动;在相同地层温度与流体压力下,随着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吞吐作用时间增长,可动油主要组分的碳数呈现增高趋势;随着流体压力的增大,超临界二氧化碳吞吐萃取可动油量显著提高,不仅以游离态赋存的轻质油组分和中质油组分被有效萃取出来,而且部分以束缚态(吸附—互溶态)赋存的重质组分也被萃取出来。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在提高泥页岩基质型页岩油采收率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正实验室岩样孔隙度的确定,依赖于岩样总体积、骨架体积和孔隙体积3个参数的测定,只要获取其中2个参数,即可按照孔隙度定义计算岩样孔隙度。岩样总体积的测定,是岩样孔隙度测定的重要环节,现有岩样总体积测定主要有浮力法、丈量法、Hg置换法(GRI方法)等,在以往岩样孔隙度测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油气勘探开发进程的不断推进,孔隙度测定对象及测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测试对象由常规的砂岩、灰岩、火山岩向泥岩、盐岩  相似文献   
23.
短路过渡焊接焊丝干伸长传感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对波形控制短路过渡CO2 焊接焊丝干伸长传感器进行了研究。在对焊丝干伸长传热和电阻以及熔滴的几何形状和电阻特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一套基于MotorolaMC6 8HC11A1单片机的焊丝干伸长检测及处理系统。短路期间的焊丝干伸长近似为焊炬至工件的距离 ,因此焊丝干伸长可作为确定焊炬高度的传感器 ,进而实现焊缝跟踪。对检测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 ,在短路中期 ,焊接脉冲电流恒定 ,焊炬与工件间的电压信号与焊丝的干伸长度成正比。传感器的实际检测精度可以达到± 0 .4mm ,完全能够满足CO2 焊接的焊炬高度跟踪和焊丝能量补偿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24.
针对自行开发的基于ATMEGA128数字埋弧自动焊接中心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数字埋弧焊电源单片机控制技术、自动焊接中心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以及远端控制手操器、上位机等各控制部分的设计。通过采用AVR系列高档单片机ATMEGA128控制技术,多机串行通信技术、变频调速技术,使自动焊接中心的数字控制更灵活、人机界面操作更人性化、功能更强。  相似文献   
25.
针对目前油层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引入贴近度分析模型,建立了一种新的油层定量分析方法,可用于若干个油层之间定量地分析比较和优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产能预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深层气测录井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深层天然气是今后一个时期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录井气水层识别评价技术是气水层识别评价的主要手段之一。结合近年来深层天然气气、水层识别评价技术的现状,分析了深层天然气勘探气水层识别评价技术存在的问题,指出随钻气体检测处理技术发展滞后是导致气水层识别技术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关键问题,其中随钻气体检测是制约气水层识别评价技术发展的瓶颈因素。针对上述问题,初步探讨了声波检测法以及气水层识别评价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7.
鲍云杰  李力 《电焊机》2008,38(4):90-92
在2008年奥运相关的三大重点工程中,采用了建筑钢结构,焊接工艺成为重要的施工工艺.简要介绍了三个项目的基本情况以及时代焊机的应用情况,通过服务奥运工程的锻炼,时代焊机产品得到并经受住了考验.用节能的逆变焊机修建奥运设施,符合绿色奥运的环保理念.  相似文献   
28.
分析了现有岩石样品渗透率测定装置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气体示踪的渗透率自动测定方法和装置。通过检测示踪气体的浓度,自动判别气体流量范围,自动选择相应流程的流量计,实现了岩石样品渗透率自动检测,提高了测试分析的效率。  相似文献   
29.
建南气田飞三段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建43井为例,研究了建南气田三叠系飞三段储层的成岩作用及特点,其中白云岩化作用、溶蚀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对储层贡献较大。其成岩序列为藻粘结、泥晶化→一世代胶结→大气淡水溶蚀→二世代粒状胶结→新生变形→压实压溶→白云岩化→早期张裂缝及充填→构造挤压作用→埋藏溶蚀Ⅰ→进油→白云石、萤石充填、石英充填交代→油演化为沥青→埋藏溶蚀Ⅱ→晚期张裂缝→进气;主要经历了海底(潮间)环境、大气淡水环境、浅埋藏和深埋藏环境。白云石晶体、二世代粒状胶结物、萤石被溶蚀、压性裂缝发育以及孔隙无明显变形是埋藏溶蚀的主要识别标志。   相似文献   
30.
游离烃含量是页岩油资源评价中最关键参数之一,但由于烃类散失的影响,实验测得的游离烃含量往往与真实含量差异较大,从而导致含油性评价结果“失真”。为研究含油泥页岩烃类散失过程,获取烃类散失量及校正系数,本文利用成熟度相近、不同岩相的新鲜含油岩心样品,对不同放置时间后样品的烃类残留量及残留组分开展实验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为,页岩样品烃类散失分早期快速散失和后期缓慢散失2个过程,挥发组分主要为C13—C15以前的低碳数烃类,中质—重质组分受影响较小;储集物性条件及原始含油量共同控制了烃类散失量及散失过程。原始含油量越高、储集物性越好的泥页岩样品烃类散失量越大,因此,在评价储集物性好的高含油的页岩油“甜点”段时,更需要注意原始烃含量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