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5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针对传统三相电压源逆变器驱动电机系统存在较高共模电压的问题,提出了抑制共模电压的模型预测控制(SCMV-MPC)方法,只利用非零电压矢量来抑制共模电压同时控制负载电流。在SCMV-MPC方法中,每个周期内通过评价函数选出两个非零矢量,并且对两个矢量的作用时间进行优化配置,以达到负载电流和参考电流值之间误差最小的目的;而不像传统的调制方法在一个周期只选择一个包括零矢量在内的控制矢量。因此,与传统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相比,SCMV-MPC方法可以将共模电压限制在±V_(dc)/6的同时减小负载电流波动,使负载电流具有快速的瞬态响应和较好的纹波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SCMV-MPC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2.
目的 细化β-γ TiAl合金的显微组织。方法 通过水冷铜坩埚熔炼制备纳米SiC颗粒添加的TiAl合金,合金成分为Ti-43Al-2Mo-0.4SiC,并对其进行热处理实验。研究SiC颗粒对晶粒细化情况,以及Mo元素对合金凝固路径的影响。结果 炉冷条件下,合金显微组织为全片层组织,空冷或水冷条件,合金将保留高温β相,说明Mo元素的加入扩大了β相相区。结论 SiC颗粒的添加可以有效细化晶粒。  相似文献   
53.
以Ti-Al-M三元合金(M为V,Mo强β相稳定元素)为对象,研究了合金元素V、Mo对铸态组织以及不同热处理条件下显微组织的影响。V、Mo元素可以改变传统TiAl合金的凝固路径,避开包晶反应,还能将β相保留至室温。在合金淬火组织中,增加V、Mo元素含量可以发生马氏体转变。在两步热处理过程中,增加Mo元素含量,合金更倾向于发生α→β+γ及β→β+γ相变。  相似文献   
54.
基于热压缩试验,研究变形温度和预变形对(TiB+Y2O3)双增强相近α钛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变形时析出的硅化物的尺寸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其析出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预变形使硅化物的析出位置由α/β界面或β块扩散到整个基体组织。动态再结晶是复合材料晶粒细化的主要原因,由预变形引入的位错加速连续动态再结晶的进程。在变形时,位错在断裂的TiBw和富集的Y2O3增强相周围大量增殖和聚集,推动局部晶粒的细化。不同于TiBw和Y2O3对晶粒细化的影响,根据其分布位置的不同,纳米硅化物分别通过钉扎晶界和阻碍位错运动促进α晶粒的动态再结晶。  相似文献   
55.
以Ti-Al-M三元合金(M为V、Mo强β相稳定元素)为对象,研究了合金元素V、Mo、Al对其铸态组织以及不同热处理条件下显微组织的影响。增加β相稳定元素可以将β相保留在室温,但是仅通过降低Al含量而获得β相凝固合金(Ti-38Al),铸态组织中不含β/B2相。Al含量较高时,添加β相稳定元素仍不能消除枝晶偏析。在合金淬火组织中,增加V、Mo元素或者降低Al元素含量可以发生马氏体转变。在双步热处理过程中,由于1320℃淬火的过饱和作用,Ti-Al-Mo合金经过1200℃随炉冷却后,组织内将会同时析出β相和γ相,形成β+γ的混合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