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GH3230作为一种塑性较好的固溶强化型合金,力学性能参数是工程应用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的拉伸曲线,结果表明,在500℃、600℃拉伸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声发射现象,拉伸曲线出现力值抖动、锯齿型形状.700℃、800℃的拉伸过程中声发射局部发生,拉伸曲线局部出现锯齿状;900℃、950℃的拉伸过程中声发射消失,拉伸曲线变得平滑.从GH3230不同温度下的微观组织变化角度对声发射现象进行了原因探讨,声发射现象与GH3230的碳化物在晶界上的存在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12.
GH230合金的热疲劳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开有V形缺口的平板试样,研究了GH230合金在试验最高温度分别为700、800、900和1000℃,最低温度为20℃的热循环下的热疲劳行为.研究表明,随着热疲劳试验最高温度的增加,GH230合金热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增加,但合金在不同循环温度条件下裂纹扩展长度与循环周次基本满足线性关系.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试...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长期时效对低碳Ni-Cr-W-Mo耐热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时效后低碳Ni-Cr-W-Mo耐热合金存在3种析出相:M6C型初生碳化物相、二次M23C6型碳化物相和μ相;其中M6C型初生碳化物相存在于供应态和时效态。因为合金含碳量低,所以合金在750℃时效超过200h和在900℃时效超过100h时,就析出μ相。合金在750℃时效至1000h时,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合金硬度值不断增加;而合金在900℃时效至1000h时,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合金硬度值首先增加至最大值,随后合金硬度值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这是因为二次M23C6型碳化物析出形态在时效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合金时效前后的室温拉伸性能数据证实微量μ相对合金室温拉伸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La含量对GH230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合金La含量达到0.048%(Wt%,下同)时,合金中析出新相-富镧相;而且合金含La量还影响晶界二次M23C6型碳化物析出形态,即晶界二次M23C6型碳化物形态逐渐由胞状(0%La试验合金)向片状(0.026%La,0.048%La试验合金)、链状(0.087%La试验合金)转变。但是合金含La量对一次M6C型碳化物相数量、尺寸、分布以及合金基体的晶粒尺寸影响较小。La通过改变合金组织而影响其室温力学性能、927℃/62Mpa条件下的持久寿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500~650 ℃回火对36NiCrMo16 合金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于580 ℃回火时,该钢强度、塑性和韧性随着回火温度升高而呈缓慢的线性变化;在高于580 ℃回火时,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合金屈服强度快速下降,韧性迅速升高.在540~620 ℃范围内回火后,该钢都能获得满足技术条件要求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固溶态GH3230合金在800~1100 ℃时效不同时间下的碳化物析出行为。结果表明:GH3230合金固溶态组织主要为γ相+初生粒状碳化物M6C+少量晶界粒状碳化物M23C6。试验合金在800~1100 ℃短时时效后,晶界和晶内析出的碳化物主要为M23C6型。其中晶界粒状M23C6型碳化物有沿着晶内长大的倾向,并逐渐变成胞状碳化物。在同一时效温度下,晶内碳化物析出数量会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此后会逐渐回溶,回溶开始的时间会随着时效温度的提高而逐渐提前。  相似文献   
17.
分析测试了GH3230合金氩弧焊接后经不同焊后热处理制度处理后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拉伸性能。试验结果表明:GH3230合金焊接板材经1140~1180 ℃保温10 min焊后热处理,既能使焊后残余应力得到充分释放,又能保证组织稳定,满足合金力学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8.
内生氮化物弥散强化高温合金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燃烧室用高温合金,首先介绍了该合金的研制背景和进展。在此基础上,以典型的内生氮化物弥散强化合金NS163为目标合金,研究了该合金在氮化前热处理过程中组织性能演变。结果表明:合金在900~1 250℃温度范围内组织构成简单,为奥氏体基体+MC碳化物。对实验条件下冷轧态板材的再结晶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合金成品固溶温度以1 200℃为宜,在1 200℃固溶后基体平均晶粒度为5级,并表现出优异的冷加工性能和较低的高温抗拉强度。上述结果有助于优化氮化前NS163合金板材的组织状态,同时为合金内生氮化处理后的强化效果评估提供一个基点。  相似文献   
19.
在K403合金基础上通过铸锻工艺制备出连续挤压机用新型堵头模具材料——GH403合金,然后对GH403合金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观察分析,并在TLJ400型连续挤压机上采用GH403合金堵头进行了应用实验.结果表明:GH403合金组织均匀,具有良好的强韧综合性能,可以满足铜镁合金的连续挤压需要;在连续挤压高强度铜镁合金过程中,其挤压寿命比H13高出17倍,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20.
试验测定了GH3230合金超温至1200 ℃循环氧化动力学,采用SEM、XRD和EPMA观察分析氧化行为及其对近表面层成分、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 ℃循环热暴露使合金持续产生氧化失重,失重速率由高变低再逐渐增加,但100次超温产生的减薄量小于板材厚度波动的控制限度;热暴露后表面残留氧化物主要是Cr2O3和MnCr2O4;碳氧化产生的气体形成的法向压力、氧化物生长应力的增大以及大温差冷却产生的热应力的叠加作用导致外层氧化膜的不断开裂、剥离。同时,沿晶界发生明显内氧化,但氧化脱碳形成的Ni基固溶体层远大于内氧化的深度,可抑制内氧化物的致脆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