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7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研究了不同载荷、不同滑动速度下ZA27—0.2Si合金的干摩擦磨损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磨损表面形貌和亚表面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高速度时,随着的载荷的增大,其磨损量增加比较明显;而在低速度时,随着载荷的增大,其磨损量增加比较小,表现了良好的耐磨性能。而且在不同的载荷和速度下,其磨损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42.
采用半固态等温处理法研究了细化剂Zr加入量对ZA27合金在半固态等温热处理中组织的影响。 结果表明,只要达到0.04%Zr时,就能获得触变成形组织,随Zr量的增加,初生相由发达的树枝晶逐渐演变为细化的短轴晶和等轴晶,但Zr含量不宜超过0.2%;在半固态等温处理后发现初生相细化得愈好,所得到的组织粒度愈小,圆整度愈好。  相似文献   
43.
镁合金半固态成形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从非枝晶组织的制备、二次加热、半固态成形方法等3方面介绍了镁合金半固态成形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4.
金属的半固态成形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19  
陈体军  郝远 《铸造》2001,50(11):645-649
本文从半固态成形技术的背景、半固态金属的特性、成形工艺、非枝晶锭料的制备及其机理、二次加热、应用等方面论述了金属半固态成形技术的发展史及研究现状,并叙述了我国半固态成形技术的研究状况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5.
研究了SiCp/2024p冷压块在部分重熔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并与基体合金进行了对比,探讨了温度对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压块在部分重熔过程中可分为3个阶段:初期晶粒的快速粗化、组织分离与球状化以及后期初生相颗粒的粗化;基体组织的分离快于复合材料,且基体的初生相颗粒尺寸小于复合材料的;重熔温度太高时,半固态浆料品质变差。  相似文献   
46.
通过对两种不同加工工艺(金属型铸造、触变成形)AZ91D镁合金在完全相同电解液中进行的两组相同的微弧氧化实验,研究基材对微弧氧化过程的影响,探索电流-处理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证明,基体对微弧氧化过程的起弧电压及电流-时间变化曲线有明显影响,但对膜层厚度、孔隙率及电流-时间变化曲线的影响不大。电流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呈波浪形减小,并最终伴随二次起弧的发生。短时间、大电流的方法可以生成一定厚度的致密陶瓷层(20~30μm),表面光洁度较高,而且有利于节能。两组实验的实验现象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7.
采用离心铸造法,用TiO2粉末与纯铝熔液原位反应生成Al3Ti颗粒增强相,获得了组织和性能在径向上呈梯度分布的Al3Ti/Al功能梯度复合材料。考察了材料的显微组织和硬度,Al3Ti颗粒和材料硬度在径向上由外向内呈梯度分布。研究分析了离心和转速、TiO2加入量和激冷强度对复合材料组织和硬度的分布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分布梯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8.
铸造GrP?SiCP/ZA27混杂复合材料磨损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5vo l%GrP 和10vo l%SiCP 混合增强ZA 27复合材料滑动磨损行为。分折了在不同载荷(3~ 8kg)、不同滑动速度(0. 1~ 1m/s) 下的磨损机制, 并与SiCP/ ZA 27复合材料和ZA 27基体合金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混杂复合材料的耐磨性优于其它两种材料。这是因为GrP 的加入提高了材料抗粘着和层离能力; 随着载荷或滑动速度的增大, 材质的磨面形貌和磨层结构发生变化, 由此得出其磨损机制也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49.
研究了触变成形AZ91D镁合金的组织和磨损性能.结果表明,触变成形AZ91D合金长方体零件的组织并不均匀:在纵向远离内浇道的区域和在横向远离中心的部位初生相颗粒分数略有减小;在往复式磨损实验中,随着往复次数的增加,磨损率先急剧增加,最后趋于常数,随着载荷和往复频率的增加,磨损率则一直呈增大趋势;与金属型铸造相比,触变成形能显著提高耐磨性.  相似文献   
50.
采用金属型铸造工艺制备高性能导热Al-Si合金,并用单项试验法研究热处理工艺(固溶温度)对合金显微组织、热导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激光导热分析仪、拉伸试验等手段测试并分析了热处理前后合金显微组织、抗拉强度、伸长率和热导率等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铸态时合金的热导率为153.1 W/(m·K),随着固溶温度升高,初生α-Al相形状变得规则,共晶Si由不规则的层片状开始断裂和球化,合金的热导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540℃时达到最大,为190.8 W/(m·K),较铸态时提高了24.6%,而560℃时急剧降低。抗拉强度由铸态时的188.35MPa提高到540℃时的255.74MPa,伸长率由铸态时的4.5%提升到540℃时的14.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