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0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含锆超高强铝合金的研究及发展概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年来,含锆超高强铝合金蓬勃发展,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回顾了含锆超高强铝合金的历史及发展过程,重点讨论了锆元素在合金中的形式及作用机理,并就当前工作的重点及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烟雾颗粒沉降速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影响烟幕粒子沉降的因素,论述了烟幕材料沉降理论的新进展和计算模型,测试了几种不同粒度、密度的微球和鳞片烟幕粒子材料在静止大气中的沉降速度。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热暴露对8090合金挤压型材力学性能及腐蚀性能的影响。发现8090合金的显微组织经热暴露后发生了变化,合金δm'相粗化,δm'相粒子的间距增大,SΔ'相在晶内的分布密度增大。合金的力学性能随热暴露温度的提高呈现峰(谷)值的变化,强度在150℃热暴露后达到最高,塑性在100℃、125℃热暴露后最低。合金的晶间腐蚀深度随热暴露温度的提高略有增大的倾向。但在175℃以下50h以内热暴露后,其性能仍  相似文献   
14.
Co-Cr-Mo合金是一种耐腐蚀性能很好的可植入人体的金属材料.根据人工关节的技术条件要求,确定了其精密模锻的工艺方案.在16000 kN曲柄压力机上利用机械压力机恒载荷精锻方法成功地实现了Co-Cr-Mo合金人工关节的精密锻造,经试验验证,采用机械压力机恒载荷精密模锻技术生产的锻件尺寸精度高、表面粗糙度低、锻造流线不外露,符合YY0117.3-93与ISO 5832-4:1996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满足结构舱段用高强高韧铝合金宽幅薄壁高筋整体成形壁板挤压制备需求,在保证组织与性能均匀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铸锭利用率。方法 采用万能力学性能试验机测试力学性能,结合金相显微镜与扫描电镜完成组织与断口形貌观察。结果 7A85半连续铸锭在300 ℃砧板模具温度下拔长与4.0长径比镦粗时,铸锭整体应力分布最为均衡。晶界处残存的耐热高温相由连续线状转变为分散点状与折线状,铸锭显微组织和性能一致性较高,利于后续挤压制备。结论 利用DEFORM–3D数值模拟软件,可对7A85大规格半连续铸锭拔长与镦粗过程的流变应力与等效应变分布进行有效预测,结合铸锭不同区域的受力分析与整体全速度矢量分布,可以准确判断工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砧板模具温度与铸锭长径比,对7A85半连续铸锭400 ℃拔长镦粗过程流变应力分布影响明显,可有效改善晶界处残存耐热高温相的分布形态,提高材料的组织均匀性与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利用喷射共沉积、热挤压、轧制工艺制备了SiC_p/2024铝基复合材料轧板,通过OM、SEM、TEM及XRD等手段研究了该复合材料轧制态和热处理态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SiC_p/2024复合材料坯经热挤压及轧制变形后,组织细小均匀,晶粒尺寸为2~3μm,SiC颗粒均匀地分布于基体中,原尺寸较大的SiC颗粒发生破碎,呈钝化形貌;经490℃固溶1 h及170 ℃时效8 h处理后,该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480 MPa,358 MPa和6.4%;基体合金中弥散分布的S′(Al_2CuMg)相为其固溶时效处理后的主要沉淀强化相。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Al-Zn-Mg-Cu-Zr合金的变形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动态镦粗压缩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一种新型Al-Zn-Mg-Cu-Zr合金的变形行为。结果表明:Al-Zn-Mg-Cu-Zr合金在350℃以下变形时,由于变形温度较低,在变形过程中发生动态析出行为,合金晶内析出细小沉淀相,对合金的进一步变形不利;当变形温度高于400℃时,合金没有出现动态析出行为;当变形温度继续升高到450℃时,合金出现了动态再结晶和晶粒长大现象。所以,该Al-Zn-Mg-Cu-Zr合金的最佳变形温度为400~420℃,极限变形量为60%。  相似文献   
18.
2A97铝锂合金双级时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TEM分析和常规力学性能测试,研究双级时效工艺对2A97铝锂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以优化合金强度和塑性匹配。结果表明:随预时效温度升高,双级时效基体由形成θ′/θ″相和δ′相为主的组织转变为形成T1相、θ″/θ′和δ′相为主的组织。135℃预时效、双级时效基体形成大量细小的θ′/θ″相和δ′相,T1数量少。晶界和亚晶界T1数量多,尺寸小,晶界和亚晶界θ′/θ″无析出带宽度窄。155℃预时效、双级时效可在基体形成以T1相为主的组织,且数量多,尺寸大,均匀分布,T1相、θ″/θ′和δ′相的联合强化作用使合金具有高的强度。  相似文献   
19.
采用SEM、EBSD、TEM和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不同道次多轴锻造及T852热处理对Al-Cu-Li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Cu-Li合金经多道次多轴锻造后晶粒被显著细化,晶粒尺寸由均匀化退火态的450 μm减小至6道次的5 μm,晶粒细化机制以连续动态再结晶为主,且伴随不连续动态再结晶;6道次锻造合金经T852热处理后,晶界析出相呈不连续分布,晶内析出大量板条状T1相及少量θ′相,与均匀化退火态粗化T1相相比,时效析出T1相发生了明显细化;6道次锻造且T852热处理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及伸长率分别高达544 MPa、462 MPa和8.6%,依次为均匀化退火态的2.0、2.4及4.1倍,而且相应的断裂模式由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20.
2A97铝锂合金时效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DSC、XRD、TEM、硬度测试和拉伸测试等手段,研究了2A97铝锂合金时效组织和性能变化.结果表明:2A97合金淬火后在165℃时效18 h的显微组织以θ″/θ′和δ′相为主,出现了大量分布不均匀T1相.在165℃时效,随时间延长,T1数量密度增加,平均长度减小,δ′数量密度增加,θ′数量密度和长度增加.在165℃时效18 h得到较高的强度和塑性.淬火变形后于135℃时效的组织以细小θ″/θ′、T1和δ′为主,T1和θ″/θ′数量明显高于未变形时效组织.淬火变形后于135℃时效36 h的强度明显提高,σ0.2,σb和δ5分别为441 MPa,519 MPa和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