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40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第六届国际急冷金属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8月3~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召开。会议由加拿大的 Montreal 大学和 MeGill 大学联合主办。参加会议的有490人左右,会议期间共有五家公司参加展出,展品有合金或仪器等等。会议录用文章448篇,包括14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快速凝固过程:31篇;非晶态合金的结构:46篇;磁性及磁性材料:50篇;准晶态合金:45篇;  相似文献   
32.
用蠕变法测量了PdCu_6Si_(16.5),PdNi_6Si_(16.5)和CuZr_(43)三种金属玻璃在玻璃转变温度附近的粘度-温度依赖关系。在Newtonian粘度范围内,三种玻璃的粘度-温度依赖关系均可用Fulcher-Vogel方程进行描述。方程中的常数由实验曲线所确定,并由此计算出这些玻璃的粘滞性流变的表观激活能。同时用差热分析测定了金属玻璃PdNi_6Si_(16.5)和CuZr_(43)的热转变激活能。结果发现,PdNi_6Si_(16.5)合金的粘滞性流变激活能同热转变激活能的差别很小,而CuZr_(43)合金的差别则比较大。  相似文献   
33.
用拉伸法研究了六种Pd-Si基金属玻璃在等速升温过程中的均匀粘滞流变行为,并计算了快速流变区的动态粘度及粘滞性流变激活能。结果发现,加入第三组元Cu,Ag和Ni的Pd-Si金属玻璃在T_g以上30—35℃出现最大流变速率,并显示出较低的粘度值;处于共晶成分的Pd_(82)Si_(18)在相近的温度水平(T_g点以上10—20℃),其动态粘度明显低于另外两种二元金属玻璃。用粘滞流变的自由体积模型和熵模型对结果进行了解释,并认为粘滞流变行为与金属玻璃的稳定性及短程有序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4.
研究了Ag-LaNiO3-δ电接触材料在直流电弧作用下弧区的元素分布、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直流电弧作用前后的电极形貌以及电极表面的元素分布;探讨了Ag-LaNiO3-δ电接触材料在直流电弧作用下的转移和腐蚀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直流电弧引起阳极表面熔化、Ag离子向阴极转移及在阴极表面沉积;LaNiO3-δ复合金属氧化物在电弧高温作用下分解成单元素,吸收了电弧能,有利于灭弧;同时LaNiO3-δ颗粒悬浮在阳极Ag微小熔池中,增加了熔融Ag的粘度,有利于降低Ag熔滴的飞溅,减少了电弧烧损。Ag-LaNiO3-δ复合电接触材料显示出良好的综合电性能。  相似文献   
35.
Ag—10Ni合金的机械合金化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郑福前  谢明 《贵金属》1998,19(4):1-3
急冷雾化制得的Ag-Ni包覆粉末经机械合金化处理可以生成Ag-Ni亚稳固溶体,再经过粉末冶金过程得到的Ag-10Ni合金,其强化相粒子Ni在Ag基体中细小而弥散分布,明显地提高了合金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和电接触性能。  相似文献   
36.
高纯超细氧化铝粉制备方法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纯超细氧化铝粉体是纯度在99.99%以上的超微细粉体材料,具有广泛的用途.文章介绍了多种高纯超细氧化铝的制备方法,从成本、纯度控制、工艺过程复杂程度和污染环境等方面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其中,重点分析了高纯铝直接水解法制备高纯超细乳化铝粉体的方法,指出该方法克服了成本高、工艺复杂和污染环境的缺点,通过查新,该方法为国内外首创.笔者认为该方法为现阶段高纯超细氧化铝粉体制备方法中最有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喷射成形棒坯中沉积距离和回缩速度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采用平均质量流率法建立了喷射成形空间质量流率分布和棒坯生长模型,通过讨论喷射成形空间质量流率分布得出沉积器的最佳位置hm和最佳回缩速度vo并计算了不同喷射参数对沉积坯端面形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热机械分析法(TMA),对从熔体经水淬和转鼓冷却装置在不同淬火速率下得到的Pd_(77.5)Cu_6Si_(16.5);Pd(77.5)Ni_6Si_(16.5)金属玻璃在恒定加热速率(20度/分)下进行了一系列测量。实验结果发现在淬火速率约为10~3—10~6度/秒范围内,上述各种金属玻璃的玻璃转变起始温度T_~-随淬火速率的增加而提高;随着玻璃转变过程的进行,到达玻璃转变终了温度T_~+时,便观察不出淬火速率对它的影响。整个实验结果可从自由体积理论用驰豫过程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39.
Ag-10Ni-RE合金电接触材料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利用快速凝固制粉和挤压技术研究Ag-10Ni-RE合金,金相分析、机械性能和电性能检测表明,新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抗熔焊、耐磨损和耐电弧烧损。在中等功率(10~30A)继电器、接触器和开关中使用,质量达到所要求的技术指标,可代替传统的Ag-10Ni和其他银基合金,是新一代的电接触材料。  相似文献   
40.
铝粉银粉急冷雾化制备过程分析和冷却速率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福前  谢明 《贵金属》1996,17(1):28-32
用自行设计和制造的高压气体离心旋转雾化制粉装置成功地制备出铝粉、银粉和其它金属粉末,以及多种非晶、准晶和微晶粉末。制得粉末的平均粒径为5 ̄15μm,形态为球形或类球形。经过对实际雾化过程分析和计算证实设备的冷却速率为10^5 ̄10^7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