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39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为了提高锌铝合金在干摩擦条件下的耐磨性以进一步拓宽其应用范围,在Zn-27Al合金中加入3%~4%Si,并通过钠盐变质及振动处理,制得Zn-27Al-Si合金.利用显微镜和电镜观察分析了试验合金中硅相形貌,并对合金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钠吸附在硅晶体的生长台阶上使初晶硅产生大量分枝,最终生长成为球团状;振动一方面改变了结晶的温度场,抑制了共晶硅的析出,另一方面产生的"扰动"作用使硅球表面辐射生长的杆状共晶硅机械碎断,从而减少了硅相对基体的割裂作用,使试验合金在其他性能不变的情况下耐磨性提高3~4倍.  相似文献   
102.
Plasma tungstening followed by carburization (W-C duplex treatment) was performed on the Ti2AlNb-based (O phase) alloy by using the double glow plasma process to enhance its wear resistance. The microstructure and high-temperature tribological behaviors of the un-treated and W-C duplex-treated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uplex-treated layer is mainly composed of W2C or W6C2.54 phases and the contents of W and C elements in the alloyed layer change gradually along the depth by surface plasma duplex treatment. The diffusion depth of W is about 12 μm, while the carbon atoms most exist in the depth more than 12 μm. High temperature tribometer tests indicate that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W-C duplex-treated layer is approximately 1/6 that of substrate. The wear rate of the duplex-treated layer is about 28% that of the untreated one. So, plasma surface W-C duplex treatment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high-temperature tribological resistance of Ti2AlNb-based alloy. The tribological mechanism of the duplex-treated layer is discussed by dividing the friction process of the duplex-treated layer into three fluctuate stages. The first stage is the formation of oxide film between W-C duplex-treated layer and counterface. The second stage is the detachment of oxide film, acting as “the third body”. The last stage is the period that the friction and wear occur between the compact particle layer and counterface.  相似文献   
103.
试验研究了Mn含量对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在工业纯镁中加入2%~6%的Mn形成镁锰系列合金。Mn含量为6%的合金中脆硬相增多,所以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有所较低。拉伸实验表明,过多的锰会降低镁锰合金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4.
利用自生复合法生成的硅相增强Zn-25Al合金,并用自制钠盐对其进行变质处理.经观察发现,Zn-25Al合金的断裂主要是韧性断裂,断裂表面存在大量的撕裂棱和韧窝;随着含Si量的增大,合金的断裂由韧性断裂变为混合型断裂,Si作为脆性相造成了合金的沿晶断裂;变质剂改变了硅相的形貌,初生硅由块状变为球团状或杆状,使合金沿晶断裂消耗能量增加,断口上的韧性断裂面增大,而脆性断裂面减少.合金的铸造缺陷进一步加大了合金的断裂.  相似文献   
105.
本文研究了废陶瓷回用抗原子氧和紫外线磁性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原子氧和紫外辐射都会影响有机聚合物的性能。但是废旧陶瓷和铁氧体在化学上非常稳定,既不与原子氧发生反应,也能阻挡其与有机织物的接触,所以保证了基体的强度。  相似文献   
106.
讨论了国内外镁合金压铸设备的现状及发展,进而从工艺上对这些设备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7.
分析了陶瓷纤维或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出现的主要界面反应产物即MgAl2O4的形成规律、形成条件及对材料的作用,并提出了抑制该反应的途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108.
金属基复合材料液态成型中液流在预制型浸渗过程的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近年来关于液态成型液流在预制型浸渗过程中行为的研究 ;在描述金属液流在预制型孔隙内的流动时 ,讨论液流在预制型的浸渗速度、最小浸渗压力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讨论结果表明 ,液态金属在纤维中的浸渗充填过程是各种阻力与浸渗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增强体的体积分数愈大 ,直径愈小 ,需要施加的浸渗压力就愈大。  相似文献   
109.
介绍了压铸镁合金材料及其应用的发展概况以及镁合金压铸件的生产现状,并对压铸镁合金耐腐蚀性研究、高湿性能研究以及半固态压力铸造新技术的发展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0.
碳酸钙在铁水脱硫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浩峰  王玲 《上海金属》1993,15(1):7-10
本文分析了碳酸钙在小高炉铁水炉外脱硫中的作用特点,并通过正交试验的结果讨论了添加剂在改善碳酸钙脱硫效果中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碳酸钙基复合脱硫剂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及脱硫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