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5篇
工业技术   33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31.
低温热解提质是实现褐煤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半焦作为提质后的固体产物在工业和民用清洁燃料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以来自中国内蒙古(SHM)、印度尼西亚(YN)和蒙古国(WM)的3个褐煤及其550℃下热解半焦为样本,采用溶剂萃取结合GC/MS分析的方法研究其可溶多环芳烃(PAHs)含量及组成特征。结果显示,3个褐煤的PAHs总量(∑PAHs)、US EPA规定的优控16种PAHs质量分数(∑16PAHs)及对应烷基取代PAHs质量分数(∑aPAHs)分别在4 362~125 635、1 871~35 039和1 723~61 757 ng/g,揭示了不同来源褐煤的PAHs含量差异显著且aPAHs含量丰富的特征。3个褐煤对应热解半焦的∑PAHs、∑16PAHs和∑aPAHs质量分数分别在4 679~10 289、1 831~6 354和744~2 737 ng/g。不同来源褐煤产出半焦的PAHs含量变化不同,SHM半焦的PAHs含量显著低于原煤,YN半焦的PAHs含量高于原煤,WM半焦中PAHs总量与其原煤相近,但其16PAHs含量较原煤相比有所增加。半焦的∑aPAHs含量均低于对应母体∑...  相似文献   
332.
在模拟原始地层温度、应力条件下开展储集层应力敏感测试,评价碳酸盐岩岩心的应力敏感特征;在毛管压力曲线标定下,引入变分形维数建立了弛豫时间与孔径的转换公式,基于核磁共振定量分析了不同尺度孔喉条件下因应力敏感造成的孔隙体积损失,厘清了碳酸盐岩气藏应力敏感的微观机理。研究发现,裂缝会显著改变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应力敏感特征,随着初始渗透率的增加,孔隙型储集层的应力敏感系数先减小后增大,裂缝-孔隙型储集层则单调增大;应力敏感造成的孔隙体积损失主要来源于中孔尺度(0.02~0.50μm)孔隙,贡献率超过50%,单条高角度裂缝对应力敏感、不可逆伤害的贡献率分别为9.6%和15.7%;碳酸盐岩气藏应力敏感的微观机理主要为裂缝闭合、孔隙弹性收缩和骨架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333.
姬塬地区长4+5 油层组发育交错叠置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其内部接触关系复杂,严重影响该区油藏分布规律及水驱开发效果。开展长4+5 油藏单砂体界面识别划分、剖析砂体接触关系及其对油藏水驱开发效果影响的精细研究,有利于姬塬地区长4+5 油藏的持续稳产及高效开发。基于单砂体界面的识别划分标志,综合应用岩心分析、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精细刻画 砂体内部接触关系,进而厘清砂体横向交错与垂向叠置关系对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姬塬地区长4+5 油藏砂体垂向叠置关系有切叠式、叠加式和分离式3 类,其中切叠式砂体较均质,含油性好,水驱动用程度高,其次是叠加式砂体;单砂体的侧向接触关系可分为侧切式、对接式和孤立式3 类,不同接触关系反映了河道砂体井间连通程度的差异,进而影响油井注水见效周期,其中侧切式接触关系对应的油井注水见效时间短,其次为对接式、孤立式单砂体所对应的油井见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334.
装配式建筑是提升农房品质、保障农房质量的重要方式。为推动甘肃省装配式农房产业发展,通过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采用SWOT-AHP分析方法,从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遇、外部威胁4个方面归纳出17个评价指标,对甘肃省装配式农房发展影响因素和战略选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装配式农房发展内部优势>外部机遇>内部劣势>外部威胁;战略方位角θ=31.340°,战略强度系数ρ=0.892;应采取积极的开拓型战略。该研究结论可为甘肃省和其他省市装配式农房发展与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