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20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交流电导法,对经过不同时间N2O快速热处理(RTP)的MOS电容进行界面特性和辐照特性研究。通过电导电压曲线,分析N2O RTP对Si-SiO2界面陷阱电荷和氧化物陷阱电荷造成的影响。结论表明,MOS电容的Si-SiO2界面陷阱密度随N2O快速热处理时间先增加再降低;零偏压总剂量辐照使氧化层陷阱电荷显著增加,而Si-SiO2界面陷阱电荷轻微减少。  相似文献   
22.
张耀  肖超  钟鑫  张赫然 《矿产勘查》2020,11(12):2791-2796
三维可视化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再现现实世界各类物体的可视化技术,并传达三维物体的复杂信息,使其具有实时交互的功能,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再现。在计算机软件、无人机飞速发展的时代,无人机的发展可以清楚地还原矿山破坏区的现状,而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可以还原治理后的三维可视化矿山形态,直观地给人呈现治理后的矿山环境状态。本文以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矿山环境治理为例,针对三维可视化软件在矿山中的表现难点与创新点加以分析解决,为今后的矿山环境治理项目景观效果的呈现提供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3.
纳勐金矿区位于北北西向长山—邦美蜀海西印支复式褶皱带东南端,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原为砂金采集地,通过化探、地质填图、槽探、钻探等勘查手段,初步查明了西部含矿构造蚀变带(F1)和东部含矿构造蚀变带(F2),在东部含矿构造蚀变带发现原生金矿,原生金矿与硅化、钠长石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等关系密切,属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文章通过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探讨该区的金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4.
缅甸D区块地层属高陡高压地层、断层多,地层水敏性强且裂缝发育,钻井过程中多井发生井壁坍塌,其中,P-1-1井最具代表性,该井由于井塌造成的卡钻高达32次,井径扩大率达100%。使用常规的KCl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及套管封隔技术等均不能解决井塌难题。为此,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优选出以微米级乳化沥青为防塌剂、以KCl和聚合醇为主抑制剂、以聚阴离子纤维素为降滤失剂、以磺化聚合物为高温稳定剂的微米乳液防塌钻井液体系。该体系与优化前的钻井液相比,页岩膨胀率降低15%,页岩回收率提高50%。结合提高钻井液密度,优化钻井液流变性能,降低钻井液API滤失量等配套技术措施,在D区块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防塌效果,易塌井段井径扩大率由100%降低到20%,钻井时效提高了35%,钻井成本降低20%。该套钻井液技术解决了缅甸D区块高陡构造、高压地层井壁坍塌问题。   相似文献   
25.
交直流混联电网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均衡电力系统运行时的潮流,有利于提升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的接入容量及接入范围,是现代电网发展的重要趋势。为分析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结构脆弱性,避免电网大停电事故的发生,提出一种基于秩和比(RSR)法的电网结构脆弱性分析方法。首先,基于复杂网络结构特性建立脆弱性指标集,其次选用RSR法结合主、客观评价法得到节点脆弱性综合权重值,最后,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以EPRI-36节点交直流混联系统为基础算例进行节点脆弱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6.
低品位钨渣处理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以硫酸为浸出试剂,磷酸为添加剂的全湿法处理低品位钨渣的新工艺。试验研究了硫酸用量、浸出液固比、温度、浸出时间、添加剂种类与加入量等条件对浸出的影响。以本试验处理的钨渣料(WO3为1.78%,Mo为0.52%)为例,在优化条件下钨、钼的浸出率分别为69.7%与31.6%,达到了高效浸出钨钼的目的。  相似文献   
27.
石煤钒矿焙砂加压碱浸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采用"焙烧—碱浸提钒"工艺从石煤钒矿中提取钒存在碱消耗大、浸出时间长和浸出液杂质含量高等问题,研究采用高压碱浸法浸出石煤钒矿焙砂。试验考察碱用量、液固比、浸出时间、循环浸出等因素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OH用量为矿重的3.5%,液固比为1.5∶1,180℃下,2 h浸出,钒的浸出率达到86%,浸出液中钒硅质量浓度比为0.65,浸出液pH值约为12.1。高压碱性浸出具有钒浸出率高,杂质浸出率低等优点,为石煤提钒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8.
肖超  辛征  张培青 《硅酸盐通报》2013,32(3):506-511
本文以工业水玻璃为原料,对合成超细NaY分子筛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添加吐温-20、乙酸及二者混合物对合成NaY分子筛的影响,采用XRD、SEM、TEM等技术对所合成的分子筛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加入吐温20、乙酸及二者混合物均能降低分子筛的粒径,且添加二者混合物对于降低分子筛的晶粒尺寸和提高分散度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二者混合物组成为吐温20含量为合成体系Al2O3含量的0.1%,乙酸含量是合成体系Al2 O3含量的150%时,可以得到粒径分布较窄、晶粒大小为180 nm左右及分散度较好的NaY分子筛.  相似文献   
29.
提出了一种新型PURU+RR+S球面并联人形机器人踝关节机构,根据机构的几何约束关系和速度合成定理,建立包括各个构件位姿、速度的机构运动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各构件惯性力的影响,基于虚功原理和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机构动力学模型。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一组人体踝关节的运动学数据,利用傅里叶公式进行拟合,得到人体踝关节的位姿函数。将此位姿函数分别作为理论模型、踝关节虚拟样机的输出,得到踝关节机构输入的数值解、仿真数据,验证了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为该人形机器人踝关节机构在工程中的结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动力学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30.
除铬是含铬电镀污泥湿法冶金过程重要步骤.针对磷酸盐沉淀法从溶液中净化除铬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绘制了25 ℃时Me-P-H2O(Me: Cr(III), Zn(II), Cu(II), Fe(II), Fe(III), Ni(II))系组浓度对数-pH图,利用热力学平衡图对磷酸盐沉淀法从含铁等金属元素中净化除铁和磷酸铬碱分解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pH值为1.0 ~ 5.0磷酸盐形成由易至难依次为Cr(III)>Fe(III) >Fe(II)>Ni(II)>Cu(II)>Zn(II); 磷酸盐沉淀法难以有效地将Cr(III)与Fe(III)分离,而可分离Cr(III)和Fe(II),且较优pH约为2;整个pH值范围Me-P-H2O系可以分为难溶磷酸盐稳定区、Me(OH)n稳定区; 高pH区磷酸盐中的Me转变为稳定的Me(OH)n,实现磷酸盐碱分解.验证实验表明,加入1.1倍理论量的磷酸钠,控制沉淀pH值为2.0,铬、铁、锌、铜、镍沉淀率分别为94.12 %、5.51 %、0.33 %、0.22 %、0.34 %; 氢氧化钠分解磷酸铬时,磷、铬浸出率分别为90.63 %、5.10 %,实现磷铬有效分离.实验与理论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