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5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8 毫秒
11.
为了拓展铝及铝合金的应用范围,采用二次浸锌+碱性化学镀镍+酸性化学镀镍+化学浸镀仿金的组合工艺,开发了一种新的铝及铝合金化学浸镀仿金工艺,探讨了主要成分和工艺条件对仿金镀层质量的影响,确定工艺条件如下:SnSO48~10 g/L,CuSO41.2~1.5 g/L,配位剂(酒石酸或柠檬酸)10~15 g/L,H2SO410~20 mL/L,XT-08B稳定剂10~12 mL/L,氢氟酸40~50 mL/L,氟化铵1~2 g/L,温度15~35°C,时间10~15 min。所得仿金镀层色泽典雅纯正,结合力好,工艺操作简便,对环境污染小,耐蚀性可与电镀仿金层媲美,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理念的改变,紧张工作之余,人们越来越不愿再囿于一室,公共娱乐等人员集中场所越来越多,顾客也迅猛增加。这也许是现代社会的一种体现,但,这也给火魔造成了可乘之机。河南焦作、洛阳大火,数百条生命香消玉殒,令人扼腕。防火应抓紧,但人们是不是也应学学逃生呢?急中生智,这个“智”可不会凭空而降。  相似文献   
13.
采用热台偏光显微镜观察以ACRT+ Bridgman法获得、经过金相抛光处理的弛豫铁电PMN-32PT单晶[100]cub切型电畴组态,考察了未退火状态下[100]cub切型单晶的消光行为及连续升温对本征电畴与由抛光机械应力诱导非本征电畴组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升温过程中,PMN-32PT单晶非本征电畴在三方-四方铁电相变后消失;本征电畴组态的变化表现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畴先细化后宽化,第二阶段进行铁电-顺电相变,相变过程缓慢,持续范围为168~177℃,且与三方-四方相变出现次序相反.  相似文献   
14.
多语言混合编程是互联网开发中经常运用到的一种技术手段。多语言本身具有简单易掌握、开发成本低、效率高等多种特点,它在web开发中的应用非常普遍。多语言混合编程在web开发应用中的代表是AJAX。本文就主要围绕多语言混合编程在web开发中的相关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辽宁西部干旱地区大凌河流域暴雨特性、雨洪关系及多年来水规律进行分析,白石水库调度人员利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降雨预报精度的提高,同时发挥底、表孔泄洪能力大的特点,实现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明显减少水库弃水,有效拦蓄洪水资源。  相似文献   
16.
17.
罗海龙  陈炳志 《山西建筑》2014,(14):268-270
从实际案例入手,针对当前彩钢板建筑的现状,对彩钢板的类型、基本性质、火灾危险性以及消防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相应的火灾预防对策,为消防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价Zr与Fe之间的焊接性能,对焊缝中可能存在的金属间化合物的种类、分布以及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钨极氩弧焊(TIG)方法对Q345低合金试板进行了以纯Zr作为填充金属的熔焊连接试验,并采用纳米压痕技术建立了焊缝典型组织和力学性能之间的依存关系。结果显示,Zr焊缝与Q345基体相连处主要由层片状共晶组织组成(α-Fe+Fe2Zr),该区域中Fe元素含量较高;焊缝中部区域主要由Fe2Zr胞状树枝晶组成,少量FeZr2组织分布在Fe2Zr胞状枝晶间;在Fe2Zr富集区域出现了裂纹。纳米压痕测试结果表明,Fe2Zr金属间化合物的硬度较高,平均硬度值达到20.1 GPa;层片状共晶组织(α-Fe+Fe2Zr)的硬度值相对较低,平均硬度值为6.8 GPa;FeZr2化合物的平均硬度值为8.9 GPa。Zr焊缝断口呈现出明显的枝晶形貌,EDS结果表明,这些枝晶主要由Fe2Zr金属间化合物组成。  相似文献   
19.
金湖凹陷位于苏北盆地西部,是呈北东向长务状展布的中新生代断陷一坳陷型盆地。在郯庐断裂构造活动影响下先后经过多次应力作用,断裂系统复杂,构造十分破碎。利用连片三维地震资料开展了大量的综合解释研究,通过对金湖凹陷构造几何形态、形成演化及其控制机理进行分析认为:金湖凹陷第三系的构造活动主要分为吴堡运动期和三垛期,吴堡期的地质运动主要表现为地层的抬升与沉降,应力以拉张为主;三垛期苏北盆地受郯庐断裂带的右行走滑作用影响明显增强,应力场开始复杂化,剪切、挤压和拉张都有发生,使得金湖凹陷发生了剧烈的后期地质改造,并形成了以伸展构造为主,走滑构造、挤压构造和反转构造共存的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20.
金湖凹陷位于苏北盆地西部,是呈北东向长务状展布的中新生代断陷一坳陷型盆地。在郯庐断裂构造活动影响下先后经过多次应力作用,断裂系统复杂,构造十分破碎。利用连片三维地震资料开展了大量的综合解释研究,通过对金湖凹陷构造几何形态、形成演化及其控制机理进行分析认为:金湖凹陷第三系的构造活动主要分为吴堡运动期和三垛期,吴堡期的地质运动主要表现为地层的抬升与沉降,应力以拉张为主;三垛期苏北盆地受郯庐断裂带的右行走滑作用影响明显增强,应力场开始复杂化,剪切、挤压和拉张都有发生,使得金湖凹陷发生了剧烈的后期地质改造,并形成了以伸展构造为主,走滑构造、挤压构造和反转构造共存的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