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88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与单旋轮旋压机相比,双旋轮旋压机具有效率高、稳定性好等特点。根据双旋轮旋压机的工作特点以及相关的技术要求对双旋轮旋压机的机械部分进行了设计,主要包括总体结构设计、床身设计、纵向及横向传动机构设计。采用左右旋丝杠来实现单个伺服电机同时带动两个旋轮完成同步径向运动;选用直线导轨来实现机床的导向以保证机床的导向精度;床身采用焊接结构,通过合理布置内部加强筋来提高强度和刚度。设计计算表明,该旋压机床的床身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纵向移动机构和横向移动机构分别能够提供30和20 kN的旋压力。  相似文献   
62.
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是影响低碳钢旋压件再结晶退火后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对不同减薄率的旋压件采取变温恒时和恒温变时的方法,研究退火温度及退火时间对20钢经强力错距旋压后的变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560℃~600℃区间,旋压件硬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急剧减小,退火时间对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变得更明显;在580℃时保温1h退火后,铁素体均转变成等轴状细晶,晶粒尺寸约0.6μm,尺寸更细小的渗碳体颗粒大部分弥散在铁素体晶界上。  相似文献   
63.
在微孔精密加工工艺中,常规的电机运动轨迹已经很难满足产品的工艺标准。通过运动控制系统搭建,采用直线缓冲与圆弧过渡两种主要方式,改变激光加工轨迹,以减少电机速度较慢时烧蚀严重所造成的孔径不规则现象,并克服了首脉冲带来的热影响。实验证明,该方法有效的改善了激光加工的工艺效果。  相似文献   
64.
飞机腐蚀损伤构件喷丸强化后的表面残余应力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喷丸方式、飞机构件腐蚀损伤表面形状参数对受喷表面残余应力场的影响。方法以7075铝合金腐蚀损伤飞机构件为研究对象,采用玻璃弹丸作为喷丸介质,通过 Abaqus 软件建立随机多弹丸有限元模型,获得固定方向喷丸和固定角度喷丸两种喷丸方式下以及不同损伤表面几何形状参数下的表面残余应力场,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结果采用固定角度喷丸能够获得比较均匀的表面残余应力场,而固定方向喷丸时,损伤构件表面不同部位的残余应力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弹丸入射角越小,残余压应力越大。应尽量采用垂直撞击方式进行喷丸处理,喷丸处理前清理腐蚀产物时,应形成较为平缓的损伤面过渡区域。  相似文献   
65.
非轴对称管件缩径旋压的数值模拟与参数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具有两个回转轴线的三维非轴对称薄壁空心管件,通过数值模拟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主要成形工艺参数(偏移量、倾斜角、名义压下量、进给比、旋轮圆角半径、旋轮直径)对成形尺寸精度(壁厚偏差、椭圆度和直线度)的影响显著性的主次顺序;根据影响规律给出了几组较好的工艺参数组合,然后利用灰色决策理论进行了效果测度,分别得到了偏心类和倾斜类管件缩径旋压成形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明镁合金带内筋筒形件热强旋成形质量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并获得优化后的内筋数量及工艺参数.方法 设计了五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案,开展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及极差分析,研究了内筋数量及工艺参数对旋压件直线度、圆度、筋背凹陷率、内筋饱和度、筋高不均匀度等成形质量指标影响的主次顺序,获得了最优的参数组合.结果 各参数对旋...  相似文献   
67.
针对模具电极加工生产线设备在加工过程中无法进行信息共享以及人工管理效率过低的问题,基于模具电极加工生产线的业务流程,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性需求进行了分析。使用B/S架构模式对系统进行总体架构设计,提出并设计了用户登录模块、信息查询模块、信息编辑模块和设备监控模块4个系统功能模块。选择SQL Server作为系统数据库对其进行了逻辑设计;选取Java作为系统后端开发语言,对系统各功能模块进行开发,并利用HTML、CSS和JavaScript前端技术开发系统前端界面。最后,对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运行测试,完成企业对设备信息管理的需求。该系统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模具电极加工生产效率以及设备和原材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68.
针对30CrMnSiA杯形件的电流辅助拉深旋压成形工艺,提出以旋压件的内径偏差和倒锥角作为成形质量指标;基于响应面法进行了30CrMnSiA杯形件电流辅助拉深旋压成形实验研究,分析了电流参数及旋压工艺参数对旋压件倒锥角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电流大小、预热时间与进给比对旋压件倒锥角具有显著的影响,旋轮与芯模相对间隙对倒锥角影响较小。电流大小与进给比对倒锥角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预热时间与进给比对倒锥角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30CrMnSiA杯形件电流辅助拉深旋压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电流I=1200 A,预热时间th0=52 s,进给比f=0. 36 mm·r^-1,旋轮与芯模相对间隙δ=-38%。  相似文献   
69.
旋压件的成形质量及其控制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讨论了旋压件成形质量的影响因素,工艺选择以及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得到质量良好的旋压件,除了要控制好减薄率、主轴转速、芯模和旋轮之间的间隙,迸给比、旋轮安装角、旋轮圆角半径等关键参数外,还必须要注意旋压湿度、毛坯厚度、旋压道次与热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70.
成形工艺参数对三维非轴对称零件旋压成形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铝合金旋压件旋压前后的金相组织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不同非轴对称旋压方式(偏心和倾斜)下旋压件的硬度变化。结果表明,旋压后变形部分金属晶粒细化,并沿着轴向方向变形拉长,旋压件强度指标提高,维氏硬度明显提高;旋压件的硬度随着名义压下量的增加而增加;成形时毛坯向0°域偏心或倾斜,在0°域处硬度最大,在180°域处硬度最小,在90°域与270°域处硬度相当;随着偏心量及倾斜角的增加,其硬度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