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工业技术   10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针对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点,将具有全局搜索能力的遗传算法引入到神经网络的权值优化中.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模型时,参数选取直接关系到模型优化的效率,在给出一种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对相关参数进行了研究分析.并采用Matlab软件编程实现算法,把该算法应用到XOR问题求解中,显示出GA-BP算法的优越性,并通过磨机故障诊断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从破碎矿岩中渗透气流场通用数学模型入手,结出了崩落法采矿场流场分布的Laplace方程。对该方程进行了有限元差分,讨论了差分方程的解法,编制了计算机数值模拟程序,举例说明了数值模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铀合金作为一种重要核燃料,其体心立方结构的高温稳定的γ-U合金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是合金设计所追求的目标。本文引入描述稳定固溶体结构的"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用于建立γ-U固溶体合金的结构模型和相应成分式,指出其结构单元为体心立方第一近邻配位多面体团簇加3个连接原子构成。进而利用该结构单元对现有合金成分进行了解析,能够稳定形成体心立方bcc结构的合金均满足上述模型,如[Mo-U14]Mo3(U-10.7Mo),[Zr-U14]Nb3(U-7.5Nb-2.5Zr,即不锈铀)等,这些合金实际上均在各自体系中具有最优良的结构稳定性,显示出优异的耐蚀性。本文证实,基于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的成分设计方法在预测γ-U合金成分与性能上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期,采出污水大量增加,除了满足地层注水外,部分污水需要外排,因此污水处理意义重大。河南油田对难以用常规处理方法的含聚合硫采油污水进行研究处理,最终采用生物膜水解酸化-生物膜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将双联多余的含油污水通过生化处理实现外排污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二级最高允许排放标准,对其它油田污水处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高能球磨方法制备了系列W-TaC混合粉末,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制备出弥散强化W-TaC样品,并对W-TaC样品的密度、硬度和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利用60 k W电子束材料测试平台(EMS-60)对烧结W-TaC的耐瞬态热冲击性能进行测试,分别模拟了等离子体破裂和边缘局域模2种热负荷。实验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样品加载区域的裂纹及熔化情况,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分析了材料的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W-TaC样品在热负荷作用下可以经受功率密度为740 MW/m~2、5 ms的热冲击而不产生裂纹,但在功率密度为550 MW/m~2、100次1 ms的热疲劳下会产生疲劳微裂纹。SEM和TEM分析表明,TaC颗粒在钨晶粒内和晶粒间都有存在,而且TaC会与W形成共格相界和半共格晶界从而增强钨合金的强度。  相似文献   
16.
利用团簇+连接原子模型设计Ni-Nb基三元块体非晶成分.首先,解析出二元共晶点Ni_(59.5)Nb_(40.5)的团簇式[(Ni_(0.5)Nb_(0.5))-Ni_6Nb_6]Ni_3,其中,(Ni_(0.5)Nb_(0.5))Ni_6Nb_6为源自Ni_6Nb_7(Fe_7W_6型)共晶相的以(Ni_(0.5)Nb_(0.5))为心的二十面体团簇.相应的,具有最大非晶形成能力的Ni-Nb二元成分Ni_(62)Nb_(38)可描述成团簇式[Ni-Ni_6Nb_6]Ni_3,此时,二十面体团簇的中心位置完全由Ni占据.以[Ni-Ni_6Nb_6]Ni_3二元非晶团簇式为基础,通过引入第3组元Zr,Ta或Ag,设计出具有更高非晶形成能力的Ni-Nb-(Zr,Ta,Ag)三元合金,利用水冷铜模吸铸方法获得临界直径为3 mm的块体非晶.热分析和力学测试表明这些三元块体非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其中[Ni-Ni_6Nb_5Ta]Ni_3具有最高的玻璃转变温度T_g(935 K)和晶化温度T_x(952 K);这些三元块体非晶具有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力(延伸率约为0.3%),[Ni-Ni_6Nb_5Zr]Ni_3和[Ni-...  相似文献   
17.
U-Co系具有较宽非晶成分区间,但其玻璃形成能力(GFA)较差。针对该体系的U_(69.2)Co_(30.8)合金,选择不同类型的元素M(M=Sn,Si,Be,Cu,Pd,Y,Zr)进行微合金化,采用铜辊甩带方法制备U_(69)Co_(30)M_1非晶合金条带样品,结合X射线衍射与差示扫描量热技术研究了微合金化对合金GFA的影响。结果表明,Sn添加对U-Co合金的GFA具有明显改善作用,Si次之,Be、Cu影响不大,Pd、Y、Zr起到恶化效果。结合合金熔化行为的改变和GFA与M元素的熔点、电负性、原子尺寸及M-C混合焓等参数的关联性分析,初步揭示出微合金化对U-Co合金GFA的影响机制,其本质应该与改变合金液体稳定性和晶化驱动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Ti-Zr-Ni系三元准晶的成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研究了两个等电子浓度线(e/a=1.20,1.25)上Ti-Zr-Ni铸态合金的组织与结构,发现吸铸法可在很宽的成分区间(TixZr100-x)100-yNiy,43.75%≤x≤81.25%,17%≤y≤20%)内获得Ti-Zr-Ni准晶,其中,Ti40Zr40Ni20为理想准晶成分,能形成长15mm、直径6mm的单相准晶棒.准晶成分特征研究表明:Ti-Zr-Ni准晶系也具有与Al基三元准晶系相似的相图特征.一方面,Ti-Zr-Ni准晶与其类似相一起构成准晶“等电子浓度线”现象;同时,三元准晶成分满足准晶“变电子浓度线”特征,形成准晶的理想成分TiaoZraoNi20位于准晶等电子浓度线与变电子浓度线交点处.  相似文献   
19.
含Fe和Mn的Ni_(30)Cu_(70)固溶体团簇模型与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个极限田溶体合金的团簇模型,在此基础上优化设计了添加Fe和Mn的Ni_(30)Cu_(70)(原子分数,%)固溶体合金成分.在该模型中,固溶的Fe和Mn以Ni为第一近邻形成12配位立方八面体原子团簇(Fe_(1-x)Mn_x)Ni_(12)而分散到Cu基体中,因此极限固溶体合金成分为[M_1/_(13)Ni_(12)/_(13)]30Cu_(70)=[(Fe_(1-x)Mn_xNi_(12)]Cua_(30.3),M=(Fe_(1-x)Mn_x).采用X射线衍射和电化学腐蚀测试等方法,研究了[(Fe_(1-x)Mn_x)Ni_(12)]Cu_(30.3)合金的微观组织与耐腐蚀性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对应于极限同溶体状念的[(Fe_(0.75)Mn_(0.25))Ni_(12)]Cua_(30.3)合金,在3.5%NaCl溶液中具有相对好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一个新Al-Cu相,具有正交结构,空间群Fddd,点阵常数为:a=0.8166nm,b=0.9995nm,c=1.4149nm,表达式为Al43.2Cu56.8,该相与Al-Cu-Fe准晶的价电子浓度相同,是一个由CsCl结构衍生的类似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